成都名流故事咋样
成都名流故事之一:
一位叫李洪的成都本地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就对学习充满了热情,他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考入了一所大学,在大学里他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李洪投身商业,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他很快就成为了成都最著名的商业大佬,并且创立了自己的企业,慷慨激昂的慈善活动也让他在成都人民中享有盛誉。李洪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慈善家,他用自己的成功和智慧为成都带来了许多福祉,赢得了成都人民的尊重和敬佩。
关于成都的诗句、历史故事、文化名人有哪些?
杜甫在战乱流离成都期间,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居住。他在这里居住了的4年期间成为其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写下240多首诗篇。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等就是在这里写的。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迳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写成都草堂前的春景的《绝句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其他人比较有名的诗句:
李商隐在成都所作的《杜工部蜀中离席》诗中的这两句:“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全诗为: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锦里多佳人,当垆自沽酒。”
“春晚,风暧,锦城花满。翠娥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元代人费著所云:“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
杜甫诗云:“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清代学者纪晓岚在为元人费著的《岁华纪丽谱》撰写“提要”时,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成都至唐代号为繁庶,甲于西南。其时为帅者,大抵以宰臣出镇。富贵悠闲,寝相沿习。其侈丽繁华,虽不可训,而民物殷阜,歌咏风流,亦往往传为佳话。”
杜甫也用了不少的诗篇描写和赞叹成都的繁荣富庶、风情乐舞和美酒佳人。诸如,“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陆游《文君井》诗曰:“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
“十年裘马锦江滨。酒隐红尘。”
“世上悲欢亦偶然,何时烂醉锦江边?”
金圣叹写过一首思念成都的诗《病中无端极思成都忆得旧作录出自吟》。全诗为:卜肆垂帘新雨霁,酒垆眠客乱花飞。余生得至成都去,肯为妻儿一洒衣。
唐人韦庄的名篇《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成都曲
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 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 游人爱向谁家宿?
在成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众多的风流人物,请你简要写一个他们留下的传颂千古的故事的名称(必须包括人
成都名人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17)西汉辞赋家。字长卿,小名犬子。成都人。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曾为梁孝王门客,与邹阳、枚乘、严忌等辞赋家交游。所作《子虚赋》、《上林赋》,为武帝所赏,拜为中郎将,奉命出使西南有功,后为孝文园令。病卒于家。作品还有散文《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凡将篇》,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 【扬雄】(前53~18)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成都人。自幼深爱屈原、司马相如之赋。他的《甘泉》、《羽猎》、《长林》、《河东》四赋系讽成帝广宫室、溺游猎而作,大体依仿《子虚》、《上林》而具讽谕之义。另有《蜀都赋》与《逐贫赋》等作,前者为现存最早的以都邑为题材的作品,后者自述家贫之状、安贫之志,在汉赋中均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晚年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 常璩 【常璩】(?~361)东晋史学家。字道将。成都崇州人。出生世家大族,且治学艺,擅文辞。少年时,遍读先世遗书,颇负才名。成汉李期、李势时,任史官,曾依据官方文献资料,撰《梁益二州地志》、《巴汉志》、《蜀志》、《南中志》等书多种。成汉灭亡后,桓温在成都招揽贤才,常璩被授予参军职位,随即到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在收藏保管档案图书的秘阁任职。他鉴于史籍中记述西南地区社会历史的著作较少,且东晋朝廷重中原故族,歧视蜀人,遂广泛搜集资料,结合自身见闻,写成《华阳国志》,因资料新颖可靠,叙述得法,文词典雅,而成为名闻中外、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志"为名的地方志专著。 薛涛 【薛涛】(768~831)唐代女诗人。字洪度。祖籍长安,幼年随父入蜀,后为乐妓。自幼才华过人,能书善诗,与当时的诗人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均有唱和。有诗集,已佚。后人辑有《薛涛诗》行世。她身世凄凉,悲愤终生,后人缅怀她,同情她的不幸,就在她家旧址盖起了一些亭台楼阁,称"望江楼"。 欧阳炯 【欧阳炯】(896~971)五代后蜀词人。成都市双流人。前蜀王衍时任中书舍人,后又仕孟蜀。其词现存40余首,见于《花间集》、《尊前集》等书。所作《花间集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影响。 黄筌 【黄筌】(903~965)宋初画家。字要叔。成都人。少时即以绘画得名,尤善画鸟,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可看出两人画风之不同,从而形成五代花鸟两大派别。黄筌在前、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除花鸟以外,还擅长人物、山水、墨竹、龙水等画。其子黄居采承继父亲画风,尤擅花鸟画,存世作品有《山鹧棘雀图》,其画形象逼真,富丽堂皇,故在宋初的翰林图画院中,黄氏父子的画风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并以他们的体制作为优劣取舍的标准。 王郒 【王郒】(1019~1087)北宋大臣、学者。字禹王。成都市双流人。进士出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进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英宗时,兼端明殿学士。神宗时,迁学士承旨。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自参知政事至宰相,无所建树,唯忌神宗用司马光。善文章,朝廷大典多出其手。著有《华阳集》。 吴缜 【吴缜】生卒年待考。北宋史学家。字廷珍。成都人。曾知蜀州(今崇庆县)。著有《新唐书纠谬》、《五代史纂谬》。其《新唐书纠谬》20卷,对《新唐书》指证错误多达400余条,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费著 【费著】生卒年待考。元代史学家。成都市双流人。进士出身,授国子助教,曾任汉中廉访使,后调重庆府任总管。著有《民族谱》、《器物谱》、《楮币谱》、《岁华纪丽谱》、《成都志》等。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学者。字用修,号升庵,明朝大臣杨廷和之子。成都市新都人。正德状元,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被贬云南。其著述颇丰,有《升庵集》、《全蜀艺文志》、《陶情乐府》等,另有许多诗作流传于世。 谢朝恩 【谢朝恩】(?~1841)清朝将领。成都人。道光十四年(1834),任江苏狼山镇总兵,后从总督伊里布驻防镇海。1841年,英军进犯镇海,谢带兵英勇反击,但因据守城外的提督余步云不战而逃,遂失利,中炮牺牲。 卓秉恬 【卓秉恬】(1781~1855)清朝大臣。字静远,一字海帆。成都市双流人。嘉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内阁大学士,兵部、户部、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要职。任职长达50余年,在整顿吏治、水利建设、培育人才、改良政治等方面有不少建树。1840年任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时值鸦片战争开始,上疏要求严禁鸦片。1855年卒于任内,清廷赠太子太保衔。 伍肇龄 【伍肇龄】(1826~1915)教育家。字崧生。成都市大邑人。道光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侍讲及侍讲学士。长期从教,先后主讲邛州书院、成都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任山长多年,培育了不少人才,有"天下翰林皆后辈,蜀中名士半门生"之誉。工书法,善诗文。著有《石堂藏书》、《石堂诗钞》等,并与董贻清等合修《直隶绵竹志》。 张慎仪 【张慎仪】(1846~1921)语言文字学家。成都人。著有《续方言新校补》、《方言别录》、《蜀方言》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周达三 【周达三】(1856~1922)版本目录学家。名永德,字达三。成都人。其祖与父经营书铺,先后开有尚友堂、九思堂,后不幸毁于火,家道中落。遂在其父学徒王述斋的书铺习商,苦钻版本目录学,得名师缪荃荪指点,学识大进。后受王述斋之托,主持业务,历时50余年,以其经营有方,闻名全川。先后得张之洞资助校刻许慎《说文解字》、代吴棠刻《韩诗外传》、《杜诗镜铨》。校书100余种,在版本目录学上有较高造诣。晚年任成都总商会会长及公断处处长。谢世后,廖季平撰《周达三先生墓志铭》。 吴虞 【吴虞】(1872~1949)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成都市新都人。早年入成都尊经书院学习经学,戊戌变法后,转而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成都言新学之最先者"。1905年曾赴日本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1907年回国后,先后在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任教。曾任《西成报》等报纸主编。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与礼教》等文章,猛烈抨击封建旧文化、旧礼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去职退隐。著有《吴虞文录》、《秋水集》,编有《蜀十五家词》、《国文撰录》、《宋元学案粹语》等书。 昌圆 【昌圆】(1879~1943)高僧。俗姓伍,法号道静。成都市郫县人。1899年于郫县金龙寺披剃落发。1910年任金龙寺住持。1916、1927年两度任郫县佛教协会会长。倡议成立郫县佛学社、觉觉佛学社,创办成都爱道学校、成都地藏庵尼学校、温江爱道学校等。1930年任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委员,次年到南京参谒太虚法师,被举荐任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36年任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同年9月创办四川佛学院。初宗"华严"、"弥陀",晚年专修"净土",持戒精严,得戒弟子7000余人,为蜀中之冠。 彭家珍 【彭家珍】(1887~1912)辛亥革命烈士。字席儒。成都市金堂人。青年时毕业于成都陆军武备学堂,后去日本考察军事,参加同盟会,曾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1912年,在北京炸死清宗社党首领良弼时受伤牺牲。民国成立时,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陆军大将军。 蓝田 【蓝田】(1888~1966)铁路工程技术专家。字子玉。成都市郫县人。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工程系,长期从事铁路路线勘测工作,曾任铁道部第二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在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勘测设计中,提出了重大的改线方案和较好的选线方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投资。曾被评为西南铁路一等劳动模范和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光祈 【王光祈】(1891~1936)音乐家。字调琪,号若愚。成都市温江人。1927年考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1932年任波恩大学讲师,并获该校音乐博士学位,成为我国最早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家。著有音乐论著多篇,在整理中国古代音乐史料和介绍西洋音乐知识方面颇有贡献。《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著作,为我国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郔人 【李郔人】(1891~1962)作家、翻译家。原名家祥,笔名老懒、菱乐、懒心、抄公、云云等。成都人。早年毕业于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学习法文和文学。1949年前历任《四川群报》、《川报》、《星期日》周刊、巴黎《华工旬刊》等报刊主笔、主编,以及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常务理事等职。1949年后,历任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成都市副市长、西南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及中国文联委员等职。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与法国文学作品翻译、报刊编辑、文学教学等工作,著有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和《天魔舞》,中篇小说《梦痕》、《同情》等,译著有莫泊桑的《人心》、都德的《小东西》、福楼拜的《马丹波娃利》等10余种。 王良 【王良】(1891~1985)防痨及生物制品专家。字眉白。成都人。1912年毕业于越南河内医学院。1931年赴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在卡介苗发明者卡尔美和介林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33年首先将卡介苗引进中国接种婴儿,次年在重庆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卡介苗实验室。1949年后,历任西南卡介苗制造研究所所长,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兼卡介苗室主任,中国防痨协会四川分会名誉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一生为卡介苗的研究和我国防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卡介苗防痨的创始人之一。撰有《卡介苗之培养及制造》等论著20余篇。 李家钰 【李家钰】(1892~1944)抗日烈士。字其相。成都市蒲江人。历任川军第一师师长、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四川"剿匪"军第三路总指挥、川军第104师师长、第47军军长等职。抗战初期率部出川抗日,1939年冬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5月,在河南陕县秦家坡与日军作战时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举行国葬。1984年5月,民政部追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王铭章 【王铭章】(1893~1938)抗日烈士。字之钟。成都市新都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1937年出川抗战。1938年初率部参加徐州会战,3月14日,在滕县保卫战中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周太玄 【周太玄】(1895~1968)生物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周焯,号朗宣,后改名周无,号太玄。成都人。1918年与李大钊、王光祈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次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曾创办"巴黎通信社"和《旅欧周刊》、《华工旬刊》。先后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后,历任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兼生物系系主任,西康经济研究所所长、《大公报》顾问。1949年后,相继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常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编译局副局长、局长,中国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1955年又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在腔肠动物尤其是对水母的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填补了我国水母研究的空白。一生著述颇丰,重要的有《Chrysaora生活史之研究》、《动物心理学》等7部生物学专著,《古动物学》等11部译著。 刘咸郕 【刘咸郕】(1896~1932)历史学家。字鉴泉,号宥斋。成都市双流人。历任成都敬业学院哲学系主任及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学术研究除史学外,还涉及经学、目录学、文学、书法等,见解独到,卓有成就。一生著述宏富,成书达200余部,总名《推十书》。 李一氓 【李一氓】(1903~1990)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成都彭州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北伐和南昌起义。1932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国家保卫局局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任中共陕甘省委、陕甘宁省委、陕西省委宣传部长。抗战爆发后,协助叶挺组建新四军,任新四军秘书长和东南分局秘书长。1942年后,又相继担任中共淮海区委副书记、中共苏北区委副书记和行署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苏北区委书记、华中分局宣传部长、苏皖边区政府主席。1947年,先后任中共旅大区委副书记、财委会书记,大连大学校长等职。1949年后,先后任保卫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及书记、中国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组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李一氓也是一位谙熟版本目录学的学者,收藏大量珍稀古籍,俱捐献国家。 艾芜 【艾芜】(1904~1992)作家。原名汤道耕。成都市新都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前历任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大公报.半月文艺》主编、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1949年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四川省作协名誉主席等职。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南行记》、《故乡》、《山野》、《百炼成钢》、《高高的山上》等。 罗南辉 【罗南辉】(1908~1936)红军高级将领。又名罗曼、罗敏。成都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四川长期从事地下工作。1933年春任红33军副军长,1935年参加红军长征。同年底任红5军副军长,次年10月22日在甘肃省定西县华家岭战斗中壮烈牺牲。
成都历史文化名人
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
躬耕南阳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弟在隆中务农。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他与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立即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隆中对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后来在一次拜访司马徽时听过他说:“儒生俗士,三顾茅庐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后又受徐庶推荐,想徐庶带他来引见,但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一说三次都见到了),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诸葛亮提问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你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君主懦弱,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即说明了此夺取二州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以后便被称为隆中对(隆中一地仍有争议,一说草庐对),而刘备听后更加大赞,于是诸葛亮开始仕于刘备)。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都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过江作说
当时,因刘琦后母影响,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的办法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在外却可得安吗?)”刘琦明白他的意思,正好黄祖被孙军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
208年8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徐庶之母被曹操军队捉住,徐庶只好投降曹操。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诸葛亮便和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果能以吴、越的大民众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北面”在这里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曹操当时在北方;其二是君臣见面时,臣子通常面向北方。)”
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诸葛亮便随军回到刘备处。11月,曹操在赤壁大败,回师北还。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战后,于12月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任免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等镇守荆州。至下年12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每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刘备提供资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逝世,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
托孤
222年8月,白帝托孤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逝去,否则必能阻止刘备东征之举。至223年2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的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和其他儿子视诸葛亮为父。
延至4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大败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南征
直至225年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成语:不毛为今天缅甸北境八莫)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详见诸葛亮南征)。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一定兵源补充后,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北伐
六出祁山
1、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张郃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228)冬,诸葛亮出散关(陕西宝鸡市西南)围陈仓(宝鸡市东),粮尽而退还汉中。魏将王双来追,被斩。
3、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甘肃省成县周边)、阴平(甘肃省文县周边)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肃省西和县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兴八年(230)秋,魏军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走西城(陕西省安康县西北),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诸葛亮驻军于城固(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时大雨三十余地,魏军撤退。同年(230),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当在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
5、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甘肃省天水县)。司马懿追亮至卤城(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五月,司马懿与诸葛亮交兵,魏延等将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亮还。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中箭身亡。此为二出祁山。
6、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司马懿据守不出。八月,诸葛亮卒于五丈原。杨仪等率军还,有“死诸葛走生仲达”事。
这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并未交战。
[编辑本段]【诸葛亮年表】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年 1岁 公元一八一年农历四月十四日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年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世。
初平3年 192年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去世。
兴平元年 194年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其兄诸葛瑾同继母赴江东。
兴平2年 195年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
建安2年 197年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
建安4年 199年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年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建安13年 208年 28岁 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吴主孙权抗曹。
建安14年 209年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年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年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分兵与刘备会师。刘备攻占成都,诸葛亮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建安20年 215年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年 38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年 41岁 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年 43岁 刘备兵败白帝城,永安托孤于诸葛亮。刘备死,刘禅即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年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
蜀建兴3年 225 年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南蛮。
蜀建兴5年 227年 47岁 诸葛亮上《出师表》,屯兵汉中,即日北伐。
蜀建兴6年 228年 48岁 北伐失街亭,诸葛亮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年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年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年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败魏军,在木门伏杀魏名将张郃。
蜀建兴11年 233年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年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因积劳成疾病故五丈
成都的革命英雄的故事
孙震:1892年出生,成都人。1935年担任国民革命军29军副军长,1937年担任22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参加了山西会战。1938年担任22集团军总司令,驻扎在山东临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之后,22集团军在湖北襄樊一带与日军周旋,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1947年孙震被升为国民党陆军上将。1949年底去台湾,1985年于台北去世,享年94岁。
罗昌举:经历了1938年的成都大轰炸。1940年在重庆就读于国民党国防部38技校。1942年考入空军11飞机修理厂,抗日战争中在凤凰山机场作为一名地勤人员做出过很多贡献。抗战胜利后调任77空军留守站任负责人。1949年担任西南空军司令部(原国民党西南航空站)第四中队的分队长。1954年后,一直在地方担任技术工作至2003年才退休,现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