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故事 > 正文

韦编三绝说的是哪位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蚂蚁庄园(韦编三绝说的是哪一位名人)

作者:淘名人 时间:2023-03-24 11:39 来源:淘名人 阅读:

韦编三绝韦编三绝说的是谁的故事

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说的是孔子在读《易经》时勤奋刻苦,韦指的是熟牛皮,所谓的韦编就是熟牛皮制成的用来穿竹简的细绳.韦编三绝指的是孔子看书次数很多,使得穿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很多次,三是虚指.

韦编三绝说的是谁-简短介绍

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韦编三绝是一个汉语成语,多用于比喻读书勤奋刻苦。韦编三绝一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讲述了孔子在攻读《易经》勤奋到三次让编联竹简的皮绳脱落的故事,后多用来比喻一个人勤奋到了一定的程度。

韦编三绝说的是

韦编三绝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字面意义为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断裂,引申意义为读书勤奋刻苦,现一般取其引申意义,比喻一个人读书勤奋到了一种程度,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含褒义,近义词还有牛角挂书、悬梁刺股等,反义词有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等。

韦编三绝一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讲述了孔子在攻读《易经》勤奋到三次让编联竹简的皮绳脱落的故事。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致力于攻读《易经》,将编联《易经》竹简的皮绳都磨断了许多次,直到基本了解易经的内容、精神、实质与要点。

韦编三绝讲述的主人公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名求、字仲尼,别名孔子、尼父、孔夫子等,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人之一,被誉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对后世中国乃至世界 都具有深远影响。

韦编三绝说的是哪位名人

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指多次。绝: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成语用法: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含褒义。

示例:

1、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序》:“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

2、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

3、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

韦编三绝说的是谁的故事

《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成语韦编三绝说的是哪位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成语韦编三绝讲的是谁

1、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叫“韦编三绝”,这个故事讲的是用牛皮带编串起来的这部竹间《易经》书,经孔子反复翻阅后把牛皮带都磨断了好几次,传说《易经》是我国古代几位圣人黄帝、文王、周公等相继写成的,虽然难于理解,但孔子非常用心学习,一遍一遍地翻阅,不但认真阅读而且动手写了好多心得。

2、通过勤奋学习,孔子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培养了自己的积极进取精神。这使他先得以两次做过小官。一次是当“委吏”(负责仓库中的会计工作),一次是当“乘田”(管理牛羊),由于认真负责,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后来在二十多岁时又得以设教于闾里,招收鲁国人曾点、颜无由、秦商、冉耕等弟子授业讲学,从此便开始了办私学的教书生涯。

赵振铎相关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