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被十八路联军打败后,以袁绍为首的各路军都不愿追击,原因是什么...
第二追击董卓没有利益,或者说在袁绍等人的眼光中胜了头上要顶个皇帝,败了身家性命不保,无利不起早,有这个功夫袁绍已经看中了韩馥的地盘,已经开始接触冀州人士,为后来袁绍反客为主兵不刃血拿下冀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盟主,袁绍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调兵遣将,乘胜追击,击败董卓,匡扶汉室,而是先考虑好了退路,如果不能战胜董卓,自己就去冀州打游击,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然后出来争夺天下。袁绍自以为是天下的领袖,就这气度还不服气。
首先纠正个错误,董卓并没有被关东联军打败,当时的局面是双方各有胜负,但谁也灭不了谁。
董卓在和十八路诸侯的交战当中其实并没有大败,毕竟董卓这一方是守城的这一方,所以如果要论伤亡,不管是《三国演义》当中还是正儿八经的历史当中,十八路诸侯的伤亡都要更加的大一些。
在对抗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联军失败后,董卓焚烧了洛阳城,把洛阳的文武百官和富户百姓都迁往了长安城。
董卓大权在握,袁绍哪里来的胆量和董卓拔刀相向?
这是因为,其一,董卓虽然强大,但是,袁绍的家族势力也非常强大,四世三公,有很多人支持袁绍家族,门多故吏,袁绍的叔父袁隗就是太傅,三公之一,地位很高。其二,袁绍当时是中军校尉,手里有一部分军队,掌握了一定的军权。
当时董卓挟持少帝,独霸朝纲,于是曹操、袁绍等人便联合抗董。袁绍因谋诛宦官被记一功,加之洛阳敢于与董卓拔刀相向,众人有心将其推为盟主。
董卓在世时是董卓势力大,但比较两人势力最高峰时,我个人认为是袁绍。理由:董卓权倾天下时,袁绍还连地盘都没有,到袁绍等联盟军攻董卓时,也没攻下袁绍,可见势力根本比不上董卓。
董卓进京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袁绍觉悟高,不齿与董卓为伍,故而离开。后来董卓所作所为人神共愤,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年轻时也不含糊。也许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许为了大汉王朝,所以欲杀董卓。
袁绍是东汉末年的群雄之一,他出身公族豪侠,是汝南袁氏的新一代领军人物。袁绍早年为大将军何进谋划,消灭了为祸天下的十常侍。董卓入京后,袁绍又当面反抗董卓暴政,敢和董卓拔刀相向。
袁绍为什么敢剑指董卓是真实吗袁绍对董卓
这是因为,其一,董卓虽然强大,但是,袁绍的家族势力也非常强大,四世三公,有很多人支持袁绍家族,门多故吏,袁绍的叔父袁隗就是太傅,三公之一,地位很高。其二,袁绍当时是中军校尉,手里有一部分军队,掌握了一定的军权。
袁绍敢如此有恃无恐向董卓亮剑,是因为他有两个条件可倚仗及最直接利益驱使。即其一,显赫的家世。袁绍虽是庶出又是嗣子,但毕竟是“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汝南袁家的子孙。父亲袁逢是司徒、叔叔袁隗是太傅,东汉第一世家。
这就是袁绍敢跟董卓叫板的第二个原因:袁氏家族的实力太强大。袁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开口自称四世三公。
董卓主政后,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当然,大家都爱惜性命,没几个人敢得罪董卓。第一个跳出来公开反对董卓的,是袁绍。董卓入京之后,想通过废立汉帝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袁绍的本钱一是家族力量,二是他本人多年营造的有才、有肚量的高等士族子弟人设。
那么,袁绍为何非要让董卓进京不可呢?直接的原因,或者说表面上的原因是:为了杀张让、毕岚、段珪等宦官,即三国演义里所谓的十常侍。但内里的原因并没有这么简单,而是另有隐情。
袁绍率十八路诸侯为何没能消灭董卓?
1、内部存在各种矛盾,孙坚作为先锋官打了胜仗,要求补给物资,但是袁术拒绝了,孙坚因此不再卖命。
2、第盟主袁绍个人能力不行 袁绍之所以能被众人推举成盟主,与他的身份背景脱离不离干系,可以这么说,他的地位确实是家族背景换来的。而他本人更是胜任不了这个位置,领导能力平庸,相关事件证明,袁绍无力指挥关东各诸侯。
3、第一:十八路诸侯虽然声势浩大但是没有一个详细的战略布局。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看起来很强大,各路诸侯都带着自己的部队过来了,袁绍作为他们的盟主没有一个详细的战略布局。
4、盟主袁绍无能也是十八路诸侯无功而返的一个重要原因。总的来说,董卓失败属于自己作死,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十八路诸侯为各自利益而结成同盟不齐心,加上盟主领导能力不够,几十万联军讨伐董卓不可能会成功。
5、从首次交战就可以看出袁绍召集十八诸侯并非表面的匡扶汉室。
6、再加上董卓手上的兵马充足,所以十八路诸侯杀不死他也是情理之中。
赌上袁氏安危与董卓为敌,袁绍为什么不依附董卓换取安宁?
1、说到底袁绍和袁术的行为就是个愚蠢透顶做法,正是他们的狂妄自大,使得自己的家族受到重创。因为袁氏家族还在董卓的管理范围之内,董卓让小皇帝随便找个理由发一个诏令。
2、绍与袁术扯起反对董卓的大旗时,绝对是没有顾及过袁氏一族在朝中的安危,完全顾及的是自已的利益,是自已如何才能夺取天下的利益,至于大家族的利益,袁绍和袁术早就抛到脑后去了。
3、因为袁氏家族虽然号称四世三公,但是在朝廷里面仍然不属于强势的一方,在乱世之中,更多体现在荣誉上的,而不是实权上。
4、朝中袁氏人员虽多,却并没有掌握什么实权,也起不到里应外合的作用。如果袁绍事成,驱走董卓,这些人能支持袁绍登上高位,但也会分散他的权力。毕竟,无论威望还是位份,袁绍还并不是一枝独秀。
5、所以虽然此时的袁绍看上去是败掉了,但袁绍等人其实还是非常忌惮董卓的。
6、他们的实力是在和董卓对抗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要说空手套白狼,此时的袁家兄弟袁绍、袁术就是,用“四世三公”汝南袁家的名称,去换取真正的实力。
无视西凉虎狼之师的袁绍背后有何玄机,才会敢向董卓亮剑?
1、当时的董卓,大权在握,手下西凉兵马,基本控住了京城,在这种情况下,袁绍为什么还敢公开和董卓叫板呢?袁绍难道不怕死吗?这件事,在正史中也有记载,但是,原话不是说宝剑锋利不锋利。
2、事实也是如此,董卓后来虽然诛杀了袁隗及所有在京的袁氏族人,可是失去关东豪门士族支持的他,被迫迁都,企图把政治中心,迁徙到离西凉集团更近的长安。可惜的是,西凉集团也不支持董卓,这就是董卓失败的根本原因。
3、袁绍非常的自信,所有就会认为董卓刚刚来到这里肯定得依靠他,换言之就算是董卓不投靠他,也不敢动他,毕竟袁绍手握重兵。总而言之,董卓能够成功也算是他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利成章。而袁绍没有第一时间出手也是错失良机。
4、可是奈何袁绍当时的军队人数不敌董卓,所以董卓完全可以选择杀掉袁绍。但是董卓并没有这样做,因为袁绍背后的势力太大,而且其门生故吏又遍布四海,这样就会遭到天下的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