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故事
林则徐的故事
林则徐不仅是一位热切的爱国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林则徐的故事,欢迎阅读!
林则徐(1785-1850)清朝官员。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嘉庆进士,入翰林院。
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一年(1806)赴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次年应福建巡抚张师诚招入幕府。十六年(1811)中进士,选庶吉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后历任编修、协修等京官,两度外放江西、云南乡试考官。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任职,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由道台迁升至巡抚。
道光十年(1830)任湖北、河南布政使,次年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其间,不辞劳苦,不避怨嫌,积极铲除弊端,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十二年授江苏巡抚,曾奉命驱逐在吴淞口外刺探情报的英国胡夏米商船,又协助两江总督陶澍,采取许多利国便民的经济改革措施。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不顾朝廷斥责,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疏浚白茆、刘河、徒阳运河等河道。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这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十五年和十六年(1836),两署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积极推行淮北“票盐”制度。
道光十七年(1837),升任湖广总督。当时时**片已成为危及中国国计民生的严重弊害。十八年(1837),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着。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九月应召进京,在连续八次召见中,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在查禁**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抵广州。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片。采取撤买办工役、封索商馆等正义措施,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烟贩的狡赖,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片。四月二十二(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他坚信民心可用,组织地方团练,从沿海渔民、村户中招募水勇,操练教习。七月因义律拒不交出杀害中国村民的英国水手,又不肯具结保证不再夹带**片,他下令断绝澳门英商接济。义律诉诸武力,挑起九龙炮战和穿鼻洋海战。林则徐亲赴虎门布防,督师数败英军。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十九年十二月实授两广总督。此时他已觉察英国正蓄意发动侵华战争,以所得西方消息五次奏请令沿海各省备战。
1840年初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因广州防守严密,遂被上攻占定海,陈兵大沽;因投降派乘机诬陷,旋被革职。次年5月,复受命往镇海军营帮办军务,又遭谗害,不久被流放新疆。
曾在该地屯田,兴办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1845年起,被起用为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1849年,因病退职返乡时英国侵略者强占福州城地筑房,他联合士绅上书闽浙总督刘韵珂,力主将侵略者驱逐出城。
1850年,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病死于广东普宁县。赠太傅,谥文忠。
他对沙俄蓄谋侵略中国中国的野心有所觉察,晚年曾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林则徐日记》等。
林则徐不仅是一位热切的爱国者。他一生最光荣的业绩,是在**片战争时期。其主要功绩在于:
一、厉行禁烟。林则徐早年在江苏巡抚任上,就认真执行清政府禁烟法令,取得初步成效。广总督任上,又在汉口、长沙等地设禁烟局,用自己的薪俸配制戒烟药丸,督率部下收缴烟土烟具,命令吸食者定期戒绝,成效卓着。1838年底辩论黄爵滋的禁烟主张时,道光帝举棋不定。林则徐痛感**片流毒中华的危害,上书支持黄爵滋,力主禁烟。他指出:“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促使道光帝下禁烟的决心。林则徐遂命赴粤查禁**片,成为清朝统治阶级中严禁派的代表和禁烟运动的实际领导者。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州,与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si烟贩,惩处收人贿赂官吏。他向外商严正声明:“若**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最后迫令英美烟贩交出**片230多万斤,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给了英国侵略者沉重打击,揭开了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光辉篇章。
二、林则徐相信“民心可用”,积极组织群众坚决抵抗外来侵略。在广州,他逐渐认识到禁烟的艰巨和西方侵略势力的战争威胁,所以大力整顿海防,编练水勇,加强战备。他认为要抵御侵略,不仅要“器良、技熟、胆壮、心齐”,而且还应用“民”之“众”去抵“夷”之“强”。因此他敢于公开晓谕和鼓励民众“英夷兵船一进内许以人人持刀痛杀。”在他领导下,多次挫败英军的武装挑衅和进犯。即使在革职留粤期间,仍坚持与侵略者和卖国者琦善的斗争。遣戌途中,还积极研究“恢复之策”、总结抗英经验。在新疆三年,觉察到沙俄蓄谋侵略中国的野心,临终前几个月,犹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林则徐忧国忧时,不仅反侵略的立场始终如一,而且就其对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形势认识来看,也是极有眼光的'。林则徐当之无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三、主张向西方学习。林则徐到广州后的斗争实践,使他迅速摆脱了闭关锁国的传统偏见。他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主张。因而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着作,组织编译《四洲志》,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此外,在对外贸易方面,他还提出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正确原则。总之,在当时的条件下,林则徐能“实事求是,不涉时趋”,没有“天朝大国”的虚骄,也不为千百年来视外国为“化外之民”的陈腐观念氤囿,“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就向后人昭示着林则徐不朽的历史功绩和地位。林则徐的抗英斗争是悲壮的。林则徐的精神和品格,是中华数千年文化优秀传统的体现。但林则徐的个人遭遇却是不幸的,在一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斗争中迭遭打击。这是贪腐的政治和落后的经济状况下,民族的精英们往往不可避免的命运。这也是整个民族的大不幸。后人对此,能不深思!
林则徐着作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林则徐集》等。
书文和纪念场所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扞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着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等着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通用8篇)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啊片商人交出啊片,并将没收啊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啊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我精心为你整理了林则徐的英雄事迹,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 篇1
清朝名臣林则徐,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的成长与父亲林宾日的家教很有关,无论林则徐做官到哪里,在他的房间总是挂着父亲亲笔题写的对联:
粗茶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这副对联,之后成了林家的家训,不仅仅林则徐的儿孙铭记不忘,而且林家的儿女亲家子弟也视作传家宝,摹仿誊写悬挂于中堂之上。林则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至其父已衰败,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林父因家境贫寒,中途放下举业,做了私塾先生,半饥半寒,将就度日。林则徐出生后,林父寄厚望于他,历尽艰辛,发誓要将儿子培养成人。
林则徐刚满四岁,林父就开始实施启蒙教育,每一天上私塾课,便带上儿子入塾识字读书。尽管父亲望子成龙心切,但却十分注意施教方法,从不压抑孩子的天性,总是让儿子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孩子淘气,林父从不打骂,在授完课后,让孩子放任地玩耍一阵,然后把儿子抱在膝上,一字一句地教他诵读文章和诗词。至七岁时,林则徐已经能熟练地背诵许多文章和诗词,而且明白不少道理。于是林父便开始教他写文章。当时有人劝林父不要这样早教林则徐作文,林父说:“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由于林父耐心教诲,循循善诱,林则徐的智力得到开发,很快便以童年擅文名于乡里,被人们视为“神童”。
事实上,林则徐的智力得到较早开发,是林父教育方法适当的结果。林则徐在《先考行状》中回忆:“府君之教,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讲授书史,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己之道,罕譬曲喻,务使领悟而已,然未尝加之笞挞,即呵斥亦绝少。”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讲授义理时注意以具体可见的事情来举例说明,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点燃孩子的智慧,这样智力自然日增。
制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和耐心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办法。但是,这不等于对孩子教育不严加约束。林父要求孩子读书要刻苦勤奋,规定每一天读书到深夜,而且寒暑不怠懈。每一天夜晚,林父让儿子在一盏小油灯下,由他亲自督促辅导学习。家中他人亦在灯下忙碌做事。据林则徐回忆:“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女红于斯,肤粟手皲,恒至漏尽。”父子勤读,母女苦织,清苦家庭的勤劳家风,对林则徐的道德品质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林家生活十分清贫,平时难保温饱,每到除夕之夜才能吃上一顿素炒豆腐。尽管如此,林父即使典当衣物,也要保证儿子学习。一年春夏,青黄不接,林父将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借给了人家,自家人却饿着肚子,就是这样,林父母挖回野菜让儿子充饥后仍不放松他的学习。
由于林父很有学问,加上教导有方,在地方上颇有声望。正在林家度日如年的困境中,当地的一个富豪恶霸来到林家,要以高于他人数倍的聘金,请林父上他家坐馆教书。林父一来疾恶如仇,二来不愿抛下儿子,让儿子荒疏学业,遂坚决辞却。与此同时,他教育儿子要学习古人的德操,越是艰难困苦,越要磨炼意志,越要坚定信念,越要正直做人。
林则徐在父亲的精心教导下,知识学问根基扎实,德行高洁,从小立下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并养成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20岁那年,他乡试中举。然而命运多舛,初次入京会试落榜,他回乡后仍不改匡时济世的凌云之志,勤学不辍。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再试举进士,入翰林。由此开始他的政治生涯。他曾先后在浙江、江苏、陕西、湖北、河南、河东、两江等地任地方官,颇有政绩,以至有“林青天”之誉。他在为官任上始终以国计民生为头等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拯世救民的品德写照。他一生抱定父亲对他“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的教训,用自己的知识、学问、才能和品德,为国家的兴盛和富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风范彪炳千秋。林则徐成为一代伟人,林父的家教之法亦为世人垂范。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 篇2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中国买卖毒品啊片他们的目的,一是掠夺中国的财富;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於他们侵略。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啊片。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他说:再不禁烟,中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
为了国家的尊严,务必禁烟。皇帝就让他去广州查禁啊片。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啊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啊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政府的代表义律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啊片。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啊片。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 篇3
林则徐(1785—1850)清朝官员。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嘉庆进士,入翰林院。
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一年(1806)赴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次年应福建巡抚张师诚招入幕府。十六年(1811)中进士,选庶吉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后历任编修、协修等京官,两度外放江西、云南乡试考官。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任职,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由道台迁升至巡抚。
道光十年(1830)任湖北、河南布政使,次年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其间,不辞劳苦,不避怨嫌,用心铲除弊端,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十二年授江苏巡抚,曾奉命驱逐在吴淞口外刺探情报的英国胡夏米商船,又协助两江总督陶澍,采取许多利国便民的经济改革措施。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不顾朝廷斥责,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疏浚白茆、刘河、徒阳运河等河道。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这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十五年和十六年(1836),两署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用心推行淮北“票盐”制度。
道光十七年(1837),升任湖广总督。当时时啊片已成为危及中国国计民生的严重弊害。十八年(1837),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着。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能够御敌之兵,且无能够充饷之银。”九月应召进京,在连续八次召见中,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在查禁啊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务必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抵广州。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啊片。采取撤买办工役、封索商馆等正义措施,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烟贩的狡赖,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啊片。四月二十二(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啊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状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用心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他坚信民心可用,组织地方团练,从沿海渔民、村户中招募水勇,操练教习。七月因义律拒不交出杀害中国村民的英国水手,又不肯具结保证不再夹带啊片,他下令断绝澳门英商接济。义律诉诸武力,挑起九龙炮战和穿鼻洋海战。林则徐亲赴虎门布防,督师数败英军。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十九年十二月实授两广总督。此时他已觉察英国正蓄意发动侵华战争,以所得西方消息五次奏请令沿海各省备战。
1840年初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因广州防守严密,遂被上攻占定海,陈兵大沽;因投降派乘机诬陷,旋被革职。次年5月,复受命往镇海军营帮办军务,又遭谗害,不久被流放新疆。
曾在该地屯田,兴办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1845年起,被起用为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1849年,因病退职返乡时英国侵略者强占福州城地筑房,他联合士绅上书闽浙总督刘韵珂,力主将侵略者驱逐出城。
1850年,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病死于广东普宁县。赠太傅,谥文忠。
他对沙俄蓄谋侵略中国中国的野心有所觉察,晚年曾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林则徐日记》等。林则徐不仅仅是一位热切的爱国者。他一生最光荣的业绩,是在啊片战争时期。其主要功绩在于:
一、厉行禁烟。
二、林则徐相信“民心可用”,用心组织群众坚决抵抗外来侵略。
在广州,他逐渐认识到禁烟的艰巨和西方侵略势力的战争威胁,所以大力整顿海防,编练水勇,加强战备。他认为要抵御侵略,不仅仅要“器良、技熟、胆壮、心齐”,而且还应用“民”之“众”去抵“夷”之“强”。因此他敢于公开晓谕和鼓励民众“英夷兵船一进内许以人人持刀痛杀。”在他领导下,多次挫败英军的武装挑衅和进犯。即使在革职留粤期间,仍坚持与侵略者和卖国者琦善的斗争。遣戌途中,还用心研究“恢复之策”、总结抗英经验。在新疆三年,觉察到沙俄蓄谋侵略中国的野心,临终前几个月,犹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林则徐忧国忧时,不仅仅反侵略的立场始终如一,而且就其对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形势认识来看,也是极有眼光的。林则徐当之无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三、主张向西方学习。
林则徐到广州后的斗争实践,使他迅速摆脱了闭关锁国的传统偏见。他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主张。因而用心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状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着作,组织编译《四洲志》,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此外,在对外贸易方面,他还提出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正确原则。总之,在当时的条件下,林则徐能“实事求是,不涉时趋”,没有“天朝大国”的虚骄,也不为千百年来视外国为“化外之民”的陈腐观念氤囿,“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就向后人昭示着林则徐不朽的历史功绩和地位。林则徐的抗英斗争是悲壮的。林则徐的精神和品格,是中华数千年文化优秀传统的体现。但林则徐的个人遭遇却是不幸的,在一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斗争中迭遭打击。这是腐败的政治和落后的经济状况下,民族的精英们往往不可避免的命运。这也是整个民族的大不幸。后人对此,能不深思!林则徐着作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林则徐集》等。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 篇4
林则徐从小就很机灵聪明,但他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性子急,办事粗糙,经常因为这个原因做事而出些差错。他的父亲觉得如果再这样下去会养成他急躁的毛病,怕他以后做事的时候会出大错。
有一天,父亲给林则徐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判官,因为他自己对父母非常孝敬,所以每当遇到犯人不是很孝顺的话,他就会特别严厉的判决这个犯人。话说有一天,有两个人捆着一个年轻人来到县衙,禀告这个判官说这个年轻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大逆不道,并都请求这个判官加以严惩。判官一听,火冒三丈,就喊:“给我打这个不孝子狠狠五十大板。”这位年轻人想开口申辩几句,可是嘴巴早已经被一块棉布给堵住了,一句话也无处申诉,只好硬着头皮挨了五十大板,屁股是被打得开了花。
一会儿,有个老太婆拄着拐杖迈着小步急匆匆地走到县衙,向这个判官哭诉,说有两个盗贼偷了她家的耕牛,及时被发现,当场就被她的儿子逮住了,并把他们要押送到官府来,可是我儿子一个人不是对手,反而被那两个盗贼用绳子给捆走了,不知所踪,老妇接下来又向判官描述她儿子的长相,判官一听,心里暗想:这和刚才被捆起来的那个不孝子长相一样,该不会我判错人了吧,他忙叫手下把那两个押送那个不孝子的那两个人叫来,但他们早已经开溜了。这时,被打昏过去的那个年轻人挣扎着爬了起来,老太婆走过去仔细一瞅,是自己儿子,惊叫一声,昏倒在地,爬不起来了。
聪明的林则徐深深体会到了父亲的这个故事的用意,从此以后,他暗暗的记住这个故事,慢慢的改掉了办事毛躁的习惯,最终成为晚清的封疆重臣,成为人们铭记的民族大英雄。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 篇5
林则徐在广州要跟英国人打交道,当时是夏天,一次英国人请客,林则徐带着几个跟班去了。
英国佬拿了些雪糕招待林则徐。林则徐看着这东西冒气儿,以为很烫,就嘘嘘地吹,那些英国佬笑死了。林则徐虽然知道露丑了,郁闷,却也不好意思发作。
没过几天,林则徐请了上次的英国佬过来吃饭。林则徐这次也拿出了雪糕招待,英国佬立马开始啃了。没过两秒钟,全都叫了起来!
原来林则徐让厨师将芋头弄成糊糊,再做成类似于雪糕的样子,热乎乎的便也冒着气儿。于是那些老外没提防这个就都中了招。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 篇6
清道光年间的一个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刚吃过饭,夫人便埋怨他对女儿的婚事不过问。他想起自己被岳父选婿的经历,觉得可以借鉴一下。
当年,林则徐在长乐县衙内担任文书。一日,长乐县衙接到巡抚紧急公文,速押林则徐至巡抚署。县令知道林则徐肯定是遭人陷害,他拿出二十两银子,劝其远走高飞。林则徐拒绝了县令的好意,毫不畏惧地说:“我坐得正、行得端,不怕诬告。如果这样一走了之,无罪也变有罪了。”
被衙役押解到巡抚署后,巡抚张师诚问:“长乐县呈上的书牍,是不是都出自你手?”林则徐回答说是。张师诚大笑:“老夫见长乐县呈上的书牍字迹端正工整,从头到尾,一丝不苟。通过了解,得知出自你的手。为试一下你的胆识,特设虚文请你。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真是个人才!”于是在巡抚署委林则徐以重任,不久他成了张师诚的东床快婿。
受到岳父择婿的启发,林则徐也想用来为女儿择婿。该以什么标准选婿呢?好学、实干、亲民是必要的,勤俭、廉洁必不可少,顾全大局、老成持重十分重要……一阵鞭炮响起来,打断了林则徐的思路,他这才想到自己该到巡抚署内看看。
巡抚署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个房间还亮着灯。林则徐推门进去,见是年轻的秀才沈葆桢,便问:“今天是除夕,你怎么还在这里?”沈葆桢毕恭毕敬地回答:“公务未毕,不敢回家。”林则徐点点头。看到案上一本未看完的介绍西洋风土的画册,林则徐沉默片刻,忽然说:“我有一份奏章,今天必须誊发,你帮我誊完再走吧。”
直到三更时分,沈葆桢才把长达数千言的奏章誊抄完毕。林则徐看了几眼,不满地说:“字迹草率,重抄!”便把奏章丢到案上。沈葆桢本准备交差就回家了,却没想到要重抄,他一声不吭地退了出去。
天亮时分,巡抚署的属吏纷纷前来贺岁。这时,沈葆桢才把奏章重新抄好,恭恭敬敬地交给林则徐。林则徐看看奏章,他向来宾把事情的经过介绍了一遍,说:“公务未毕不回家过年,说明他能坚守岗位;字迹端正,墨色浓淡一致,说明他性格平和;遇冤不怒,顾全大局,说明他少年持重;奏章原稿上有明显的错字,誊抄两遍,都改正过来,说明他既尊敬上级,又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久他就招沈葆桢为婿。
沈葆桢被林则徐招为女婿后不久,考中进士,后曾任翰林编修、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等职,是洋务派里以前瞻、务实、廉洁著称的好官。他和夫人林普晴也琴瑟和谐,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 篇7
1804年秋,年仅19岁的林则徐参加福建乡试中举,春风得意。第二年,满怀信心的少年举子林则徐来到京城参加会试,没想到却名落孙山,他受到沉重打击。为了谋生,他和当年的父亲一样,当起了私塾先生。
不久,他接受好友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的聘请,担任房永清的书记官。于是,林则徐暂时告别科场,前往厦门,做起了师爷,走上了一条新的生活道路。由于林则徐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特别是所写文书非常严谨细致,书法功力深厚,加上好友房永清在福建官场对林则徐的宣扬,林则徐的名声很快就在官场传开了。
后来,林则徐为了照顾家里二老,经房永清介绍,回到离家近些的长乐县县衙担任幕僚。在担任县衙幕僚期间,林则徐工作同样非常认真,深得知县大人的赞赏,两人结为忘年交。
当时的福建巡抚张师诚,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经他提携的人才不在少数。一天,他阅读公文时,发现本省长乐县呈上的公文文书字迹端正工整,书法也颇具功力,而且从头到尾,没有一丝涂改,不禁大为赞赏。经询问,张师诚得知该文书文笔出自长乐县衙内一个叫林则徐的书生,不由暗暗点了点头。
不久之后,长乐县衙收到一封从巡抚府传下的紧急公文,命令知县迅速把林则徐押往巡抚府衙。长乐县令见到公文后大吃一惊,又好生纳闷,因为他十分了解林则徐的为人,想林则徐不会涉及违法之事,为什么要押解呢?
县令是个厚道人,顾念友情,不忍心他遭受牢狱之灾,便悄悄找来林则徐,告诉了他公文的内容,并拿出二十两纹银,劝他连夜远走高飞。
林则徐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汉子,一方面觉得自己心底无私,没有做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情;一方面也不愿意连累知县大人,就拒绝了县令的好意。他毫无畏惧地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坐得正,行得端,有罪甘愿服刑,无罪一定会弄清,不能含糊了事!”于是任凭衙役押解到省里。
在省里,林则徐坦然的神态令巡抚张师诚心中暗暗称赞。等问明长乐县的文牍果然出自他之手时,张师诚哈哈大笑道:“老夫早闻林先生之贤,特设虚文,一试你的胆识,果然是有胆有识之人!”于是林则徐被留在巡抚府委以重用。
在张师诚的提携下,林则徐连番科场告捷。1811年春,林则徐参加会试,榜列第七十四名,复试一等,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赐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自此跻身官场。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 篇8
林则徐赴虎门禁烟时,一次英国领事设宴,邀请林则徐参加。宴会快结束时,送上来的最后一道点心,是冰淇淋。那时候,冰淇淋还很罕见。林则徐见冰淇淋冒着气,以为很烫,送到嘴边,还用嘴吹了吹。
这一来,在座的外国人便趁机哄笑起来。林则徐受到侮辱,心里非常生气,但是他压住怒火,似乎毫不在意地说:“这道点心,外面像在冒热气,其实是冷冰冰的。今天,我算是上了一次当。”
过些天,林则徐在总督府设宴请客,回请上次的外国人。宴席上,一道道中国名菜令那些外国人大快朵颐,好不痛快!
酒足饭饱之后,有个外国人说:“中国菜,好吃得没话可说,只可惜少了一道甜食。”
“有!”林则徐吩咐道:“上甜食!”话音刚落,一盆槟榔芋泥端上来了。外国人见是甜食,便举起汤匙,兴冲冲地往嘴里送。这一下,可够那些外国人尝的了。他们“啊——啊——”地叫成一片,一个个洋相出尽,狼狈不堪。
林则徐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说:“这是我家乡福建的名菜,叫槟榔芋泥。这甜食,看上去外面冰冷,内里却滚烫,正好和似热实冷的冰淇淋相反。吃的时候,性急不得,性急了就要烫了喉咙!”
外国人瞪圆了蓝眼睛,个个呆若木鸡。
;
林则徐的爱国故事
1、放眼世界
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 促使林则徐“ 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
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后,在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自己对西方知识的贫乏、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 的状况。
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
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他萌生出“师敌长技以制敌“的思想。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
我们从中国国际法学史角度看,他在鸦片战争中,不仅是维护国际法原则的中流砥柱,而且也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2、防卫新疆
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
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
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
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
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果不其然,六十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已被蚕食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是正确的!
3、虎门销烟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我国走私毒品鸦片 (俗称大烟) 。
他们的目的,一是用鸦片换取白银,掠夺我国的财富; 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於他们侵略。
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则徐在两湖总督任内向道光皇帝上书言事,痛陈西方国家对我国大量倾销鸦片的危害,道光读后深为所动, 即于同年12 月31 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使粤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
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 *** 的代表义律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
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 *** ,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
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
1839 年6 月3 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鸦片。
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扩展资料:
1、虎门销烟的背景-英国贸易入侵:
在中国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
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当时的中国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
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优势。
走投无路的鸦片贩子在中国受到热捧,沿海官兵甚至出动兵船在近海与毒贩交易,再由兵船运回内陆,开设烟馆倾销毒资全是国民所为。
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
毒贩如蝇群而来,除了英国,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
2、主要影响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
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
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
但是,“虎门销烟”并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原因在于,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 *** 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