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成功励志故事
古今中外有很多流芳百世的名人,他们的成功故事也激励着人们前进,坚强。以下是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古今中外名人成功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卡莉·菲奥里纳
从母亲那里受益匪浅。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菲奥里纳曾是男性主导的硅谷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精明强干、坚忍不拔的卡莉曾两度荣登财富“最有权威的女企业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从小就受母亲影响,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坚强、博学和热爱生活,并受益一生。
卡莉出生于美国得州一个带有欧洲血统的家庭。父亲是联邦法院的.法官,母亲则是一位艺术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亲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母亲热爱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卡莉童年时代随父母游历了不少国家,不仅开拓了眼界,更培养了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对她成为一个有勇气、有魄力、自信并热爱生活的人也不无影响。
欧阳修
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约翰逊
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不远处有个节目,大家都去赶集,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亲想要约翰博士分一部份书籍,运到赶集的地方去贩卖。他的父亲接连呼唤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约翰逊博士这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亲自去了。这时候,约翰逊博士年十八岁。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这时约翰逊博士业已成名,大家都来看他,他对大家说: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不听父亲的话,现在我跪在这里忏悔!
牛顿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卓别林
卓别林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苍蝇。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让苍蝇飞走。旁边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这位谐星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
一、司马光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中外名人被鼓励的故事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中外名人被鼓励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外名人被鼓励的故事篇一:卡耐基与继母的故事
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戴尔·卡耐基,被誉为“成人教育之父”。早在20世纪上半叶,当经济不景气、不平等、战争等恶魔正在磨灭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灵时,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著作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辉煌的成功。
卡耐基小时候是个大家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在他9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是居住在维吉尼州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较好的家庭。
他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
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她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而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因为在她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是继母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的生命。
卡耐基14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她相信他会成为一位作家。他接受了她的想法,并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纸投稿。他了解继母的热忱,也很欣赏她的那股热忱,他亲眼看到她用她的热忱如何改善他们的家庭。
来自继母的这股力量,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激励了他的创造力,帮助他和无穷智慧发生联系,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中外名人被鼓励的故事篇二:耳朵上的茧子很励志
美国著名的激励大师莱斯·布朗的左耳上结有厚厚的茧子。
布朗不是个幸运儿,他一出生就遭父母遗弃,稍大一点又被列为“尚可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他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自暴自弃。然而,他在中学阶段遇到了“贵人”——一位爱他的老师。老师告诉他:“不要因为人家说你怎样你就以为自己真的怎样。”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彻底改变了布朗的命运。
布朗决定加入演讲会,为每一个像他一样被“瞎了眼的命运女神”无情捉弄的不幸者呐喊,让每一颗怯懦的心都滋生出进取的勇气,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迸发出向上的力量。他咬定青山不放松。
布朗很有自知之明,他想自己没有过人的资质,没有个人魅力,也没有经验,要获得演讲的机会,只有一天到晚给人打电话,有时一天打一百多个电话,请求别人给他机会,让他去演讲。就这样,日久天长,布朗的左耳硬是被话筒磨出了茧子。
现在,布朗成了美国最受欢迎的励志演说家,他的演讲酬金每小时高达2万美元。一切都如期而至:掌声、鲜花、荣誉、金钱……
布朗笑了,他摸着左耳上的茧子不无得意地说:“这个老茧值几百万美元哩!”
我想,那茧子本身就是一篇撼人心魄的励志演说!把粗暴的拒绝记下来,把冷漠的推挡记下来,把所有泼进生命的冷水都记下来。然后,让它们沉积,凝结,最终开出了一朵离聪明和成功最近的惊世之花。
手上有茧,那是辛苦劳作的明证;脚上有茧,那是艰难跋涉的印痕;耳上有茧,那是征服命运的戳记啊!
中外名人被鼓励的故事篇三:好言一句贵千金
一个喜爱足球的女孩,考了许多年都没有被足球队录取。按照身体条件,她真的不是很优越。但是体校教练总是鼓励她:“下次肯定能成功。”后来,她终于进入了足球队。多年后,她成为中国女子足球队的队长。她就是孙雯。
一个身材矮小的女孩,喜欢上了乒乓球,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她。但是她的父亲对她说:“你很优秀,真的。”她后来成为乒乓球国手,她的名字叫邓亚萍。
也许没有人会说她们的成功就是那几句温馨的话的结果,但是她们却说,那些话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他的自传中说自己的成功也许要归功于他英格兰籍的母亲。他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那是一件多么糟糕又让人自卑的事。但是他的母亲对他说:“孩子,这是因为你的嘴巴无法跟上你聪明的脑袋之故。”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他听到过的最妙的一句话。
一位年轻作曲家参加一个贵族聚会,他遭受了一位公爵的嘲笑,作曲家对此自卑不已。他的朋友对他说:“这个世上的公爵有很多,而贝多芬只有一个。”对了,年轻人就叫贝多芬,他后来写出了流芳百世的辉煌的音乐篇章。
真的别疏忽了你的语言,好言一句贵千金啊。它可以救起一个人的自信、尊严和灵魂,也可以救起它背后的一个大世界。
中外名人被鼓励的故事篇四:善于鼓励他人的能力
福特,这位近代美国汽车工业的巨擘,曾经多次感慨地表述过这样一句话:善于鼓励他人的能力,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财富。
在福特汽车工业刚起步时,年轻的福特历经辛苦绘制出一幅新型发动机的草图,因为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业内人士都认为,电气车辆才是未来车辆的发展潮流。为此,福特这幅企图改良汽车发动机的蓝图遭受了许多白眼和嘲讽。
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的福特为此烦恼不已,几欲放弃。但一次晚宴上的幸遇,给福特以巨大的鼓舞,使他以坚定的信心坚持下来,并最终成为引领汽车行业的带头人。
在那次晚宴上,大名鼎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也应邀参加了。福特在餐桌上向距离他最近的一位先生苦口婆心地讲解自己的发动机设想,福特注意到,距离几把椅子以外的爱迪生也在侧耳倾听,并不断挪动椅子向福特这边靠近,最后,这位大发明家索性直接走到福特身边,请他画出发动机的草图。
福特既紧张又兴奋,匆匆几笔就画出了简略的草图,爱迪生全神贯注地研究着这张草图。突然,爱迪生将拳头在餐桌上重重一击,“年轻人”,大发明家显得非常兴奋:“就是它了,你已经得到它了!”
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精选
生存是人类第一要务,而快乐却是生存的唯一原则。快乐是一个人心灵和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是最最纯洁和高尚的享受。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篇一:人要有信于已
画家李苦禅年轻时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画艺精湛,而且人格质朴。他长于画鹰、竹、莲、梅等题材。鹰是阳刚的倾向,竹是刚正不阿的象征,莲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画品如人品,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他常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李苦禅心地宽厚,待人诚挚,尤重信义,言出必行,不计得失。
有一次,李苦禅在家中正忙著作画,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突然来访,他赶紧放下画笔,请老友入座,命家人端上一杯清茶,俩人天南海北地聊起了故人旧事,甚是欢娱。末了,老友将要起身告辞,才不好意思地说:“不瞒你说,今天我是来求画的,不过我看你作画辛苦,想是相求的人太多,实在难以启齿……”不待老友说完,李苦禅爽朗地笑了起来,“老兄何必这样客气呢?凭你我的交情,一幅画算得了什么?不日即可奉上,还请老兄多多指教!”老友高兴得连声道谢,揖手而别。
可是随着李苦禅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应酬也越来越多,因为事务缠身,老友所求之事也一拖再拖。有一天,老友的儿子突然登门,臂戴黑纱,泪流满面地告之其父已于目前病故的噩耗。李苦禅惊得跌坐在椅中,想起老友所托之事尚未如愿,悲伤之中又禁不住满怀愧疚。应人之事未了,而所应之人已去,如何能让自己心安呢?
夜深人静之时,李苦禅在书房里神情凝重,他缓缓地铺展开一张洁白的宣纸,细细地研好墨,然后挥毫作画,时而运笔如风,时而精雕细琢,整整画了一百枝卓尔不俗的莲花。画罢,他又郑重地题上了老友慧鉴的跋款,并盖上了平时自己最喜爱的印章。之后,李苦禅携画来到后院中,满上两杯水酒,点燃一支高香,洒一杯酒在地,双手举画。对天遥祭道:“吾友见谅,苦禅疏懒,未得一了心愿却惊闻老兄仙去,追悔莫及。今作《百莲图》,焚之以追偿所愿,老兄在天有知,苦禅岂敢无信?”拜完后,划着火柴,将精心制作的画作,化作了一团鲜红的火焰。
李苦禅的奇怪举止惊动了他的儿子,他跑出来问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李苦禅叹了口气,详述了事情的经过。儿子听后有些不解地问:“您这又何必呢?又不是故意不给他画。再说,您的朋友已然亡故,你画了画给他,他也无从知晓了啊?”听儿子这样说,李苦禅抬起头,正色道:“过去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应人之事,岂可食言?老友无知,而我心有知。”
事后,李苦禅一再嘱咐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在苦禅大师看来,“诚信”二字,之所以要在“信”字前加一“诚”字,就是强调对信的遵守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这种诚信能够超越时空与生死的界限,应之于心,遵之于心,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追求自己内心的释然。
诚信的最高境界,不是简单地有信于人,更要有信于己。
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篇二:孤独使他获得了成就
小时候,他很孤独,因为没人陪他玩。他喜欢上画画,经常一个人在家涂鸦。稍大一点,他便用粉笔在灰墙上画小人、火车、还有房子。从上小学开始,他就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说,这个孩子清高。其实,我跟别人玩的时候,总觉得有两个我,一个在玩,一个在旁边冷静地看着。”他喜欢画画和看书,想着长大后做名画家。
高考完填志愿时,父母对他的艺术梦坚决反对。他不争,朝父母丢下一句:如果理工科能画画他就念。本来只是任性的推托,未曾想父母真找到了个可以画画的专业,叫“建筑系”。
建筑师是干嘛的?当时别说他不知道,全中国也没几个人知道。建筑系在1977 年恢复,他上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时是1981 年,不只是建筑系,“”结束大学复课,社会正处于一个如饥似渴的青春期氛围。他说,当时的校长是钱钟书堂弟钱钟韩,曾在欧洲游学六七年,辗转四五个学校, 没拿学位就回来了,钱钟韩曾对他说:“别迷信老师,要自学。如果你用功连读三天书,会发现老师根本没备课,直接问几个问题就能让老师下不来台。”
于是到了大二,他开始翘课,常常泡在图书馆里看书,中西哲学、艺术论、历史人文……看得昏天黑地。回想起那个时候,他说:“刚刚改革开放,大家都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毕业后,他进入浙江美院,本想做建筑教育一类的事情,但发现艺术界对建筑一无所知。为了混口饭吃,他在浙江美院下属的公司上班,二十七八岁结婚,生活静好。不过他总觉得不自由,另一个他又在那里观望着,目光冷洌。熬了几年,他终于选择辞职。
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周围的那些建筑师们都成了钜富,而他似乎与建筑设计绝缘了,过起了归隐生活,整天泡在工地上和工匠们一起从事体力劳动,在西湖边晃荡、喝茶、看书、访问朋友。
在孤独中,他没有放弃对建筑的思考。不鼓励拆迁、不愿意在老房子上“修旧如新”、不喜欢地标性建筑、几乎不做商业专案,在乡村快速城市化、建筑设计产业化的中国,他始终与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使他备受争议,更让他独树一帜,也让他的另类成为伟大。
虽然对传统建筑的偏爱曾让他一度曲高和寡,但他坚守自己的理想。“我要一个人默默行走,看看能够走多远。” 基于这种想法,过去八年,从五散房到宁波博物馆以及杭州南宋御街的改造,他都在“另类坚持”,“我的原则是改造后,建筑会对你微笑。”
他叫王澍,今年49岁,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2012年5月25日下午,普利兹克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王澍登上领奖台。这个分量等同于“诺贝尔”和“奥斯卡”的国际建筑奖项,第一次落在了中国人手中。
“我得谢谢那些年的孤独时光。”谈起成功的秘诀,王澍说,幼年时因为孤独,培养了画画的兴趣,以及对建筑的一种懵懂概念;毕业后因为孤独,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以后的很多设计灵感都来源于那个时期。
尽管张楚在歌中唱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生命像鲜花一样绽开,我们不能让自己枯萎。”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另外一句话:“真正优秀的人一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来源于一份孤独。”
王澍是孤独的,但中国地产第一品牌的形成应该感谢这份独守;张海迪是孤独的,这位轮椅上的作家以惊人的专注和坚守,完成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著作;阿甘和许三多是孤独的,却凭借特有的真诚和韧劲惊艳了世人。
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篇三:从零开始的勇气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不仅善于写作,还擅长绘画。他的书,居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而他的画,也频繁获奖。
有一年,他的画参加台湾当代名家画展,被邀展的作品有张大千、黄君壁等著名画家的作品,而能参加此次画展,也证明作品是很有实力的。
刘墉对此有些沾沾自喜,在展出过程中,有位关系极好的画家朋友,对他赞赏道:“你的画画得真不错,还是过去的样子。”只此一句,让刘墉很震撼。回家后,他不断地回味着朋友的话,“还是过去画的样子”,也就是说,自己的画没有新的突破,还是最初取得的成绩。
刘墉重新审视了自己画画的历程,虽然获过奖,但多少还是靠聪明得来的虚名,毕竟有不足的地方,而自己又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令作品没有提高,仍然在原地踏步。
是重新开始,还是继续撑下去?经过痛苦的抉择,刘墉果断辞去了中视的工作,离开台湾转去美国留学,决定从零开始。而之所以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就是为了离开掌声,从而能更好地学习。
无独有偶,台湾著名书法家曹秋圃,幼时即研习书法,小小年纪便已成名,18岁时,就开始教人写字,成名之早令人羡慕。因为他的盛名,前来学习书法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也从中学到了许多。
有一次,他的学生吴慈,在学习过程中,又将他的书法稍加润饰,写出来的字更加飘逸俊秀,引来众人赞赏。名师竟然不敌弟子,许多人并不敢承认这个事实,曹秋圃却坦诚相对。学生吴慈的精益求精,让曹秋圃从中悟出自己的不足,于是,果断放弃眼前的一切,重新研习书法,而那一年,他已经32岁了。
经过几年的不断研习和苦练,终成一代名师,并开办了著名的“澹庐书房”,门下学生众多,在台湾名噪一时。
当你拥有了名和利,并被光环笼罩的时候,突然间发现还有不足的地方,那么,你是否拥有从零开始的勇气呢?在作家刘墉及书法家曹秋圃身上,我们感悟到,虽然已负盛名,他们却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果断放弃已拥有的一切,甘于淡泊,从零开始,那份精神与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每个人都应有“自觉不足”的谦虚品德,而后才能积聚起“从零开始”的勇气,退回到起点,重新来过,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启迪。
看过还: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500字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中外名人励志故事5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500字篇一:有志不在年高
豪塞是阿根廷著名是医学家,他曾在1947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小时候,豪塞的家在阿根廷首都的海边,放学后,他和小伙伴们常常到海边玩耍。
一次,海滩上围了好多人。“发生什么整改了?”一个小伙伴一面说,一面向那边张望。“我们过去看看吧。”另一个小伙伴提议。
于是大家跑过去,发现了悲惨的一幕:一个人在海难上病发,因为抢救无效,死在了那里。他在家人正在旁边痛哭,围观的人也感叹不已。
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小豪塞的心灵。他想要是医学再发达一点儿,那个叔叔就不会死了,他的家人也就不会伤心了。小豪塞暗暗地发誓:一定要学好医术,治病救人,决不要这样的惨事再发生。
小豪塞很聪明,在他9岁那年,著名的英吉利学院愿意免试招收他做学生。可是小豪塞想起了自己的志愿,要学医,而按照当时阿根廷的规定,学医必须参加统一考试。
轮到小豪塞考试了,考官们翻开他的成绩单,全是优。这么优秀的人啊!考官们感叹说,可是抬起头,眼前只是一个小孩子,脸上充满了稚气。
“你就是豪塞?”一个考官不敢相信地问。
“是的,我就是豪塞,我要考医学院。”小豪塞自信地大声回答。
考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觉得这事太悬了,要知道医生的一举一动可是关系着病人的生命。才9岁的孩子念完医学院也不过13岁,能放心他做大夫吗?
有个考官问:“你为什么非要考医学院呢?”
于是小豪塞讲述了他亲眼看见的一幕,然后说:“我要学好本事,我要救人。”
9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考官们都非常感动。他们又问了小豪塞许多专业问题,小豪塞都对答如流。随后的笔试,小豪塞更是以优异的成绩高居榜首,被录取成了医学院的学生。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500字篇二:思考影响创造力
思考是创造一个世界的首要工作。
加缪斐塞司博士有一天午饭后坐在门前晒太阳,看见一只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很是悠闲。时间一分一分地流走,每隔一段时间,猫都会随着阳光的转移而不停地变换睡觉的场地。这一切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司空见惯,可是却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猫为什么喜欢呆在阳光下呢?猫喜欢呆在阳光下,那么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这个一闪而过的想法,成为闻名世界的“日光疗法”的触发点。之后不久,日光疗法便在世界上诞生了。斐塞司博士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如果我们家的院里也有这么一只睡懒觉的猫,我们也看到它一次次地趋近阳光,我们是不是能像斐塞司博士那样去想问题呢?
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因病卧床休息。在闲得无聊的时间里,他茫然地看着墙上悬挂的一张世界地图。一天,他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好像是互补的,南美大陆东部亚马逊河流域地区突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刚果、几内亚陷入的部分正好对应,可以把它们完全拼合在一起。这个发现让魏格纳兴奋不已,这两个大陆是不是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是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分开了?魏格纳立即着手搜集大量的地质学、古生物学资料,终于推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大陆板块漂移说。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500字篇三:爱因期坦锯椅腿
爱因期坦大学毕业后,一年中几次失业,后来他才应聘到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做了一名技术审查员。
他每天上午步行到专利局,走上四楼,坐在他那狭长的办公室里,工作八小时。当时专利局使用的是一种长腿座椅,这种座椅让不少人养成一个习惯:把座椅往后一仰,双腿跷到桌上,悠闲地审查图纸。爱因斯坦不习惯这样,他宁可紧张、聚精会神地伏案工作。有一天,他从家里带来一把锯子,把椅腿锯掉了一截。他又可按自己的习惯,整个身子都埋在桌子上的图纸中工作了。每天,他把图纸审查完后,就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令他着迷的物理学研究。也正是在伯尔尼工作的这段日子里,爱因斯坦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他提出了光量子假设,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相对论也是在这段时间诞生的,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