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资讯 > 正文

优秀人物专访的新闻稿(采访稿的开场白和结尾)

作者:淘名人 时间:2023-03-18 12:31 来源:淘名人 阅读:

人物采访新闻稿怎么写?

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人物专访的新闻稿开头和结尾怎么写

人物专访的写作方法,是一个技巧问题。一般说来,人物专访(或者叫人物通讯),要高度而准确的概括一个人的最主要的亮点。譬如,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他,二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人生的春华秋实;

他,桃李满天下,被某某部门连续多年命名为先进工作者;

他,辛勤耕耘,被某某领导的亲切的誉为“某某某”,

他,就是某校特级教师某某某......

(然后引出正文。)

人物通讯的开头,要略微讲究一些文采,充分利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在写作方法上,可以描写,可以抒情。从写作角度上,可以写某一个侧面,然后引起读者兴趣。例如:

在某某地的表彰大会上,一位身材消瘦的年轻人从某某领导手中接过了某某奖章,这位年轻人恬淡而自信的微笑,让所有的现场的人为之折服。

他,就是某某某,某某单位某某(职务、工种)。

(引出正文)

当然,也可以开门见山,例如,可以这样写:

他的履历,渗透着他辛勤的汗水,是他人生中流畅的轨迹,某某年为某某工人,某某年入党,某某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某某年担任某某职务。他创造了一些列的深化,填补了某某空白,某项工作得到了最高奖励或者荣誉等等。

他就是某某某。

(引出正文)

关于人物通讯的结尾,可以是对某某人物的感叹类的语言、赞美类语言,或者寄托希望类的语言等等。

例如:他朴实无华的语言,实践着高尚者的情操,这难道,不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吗?等等。

根据个人采写经验的一点浅见,希望能帮助到您。

新闻采访稿件怎么写

问题一:新闻采访稿格式 你先进行采访的前提交代,再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然后可以分三大部分,列出小标题。

正文的对话中可以描写人物的神态,揭示人物的心理。

敬上范文一篇:

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部。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两千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剜膑”切入。

一、荒凉的枯泪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来没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

(哽咽)我太相信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相信的庞涓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相信,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

二、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是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将他逼死?

孙膑(沉默不语)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两次大战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膑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点评:

这是200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满分卷。

本文取自“孙膑与庞涓”的故事,这个材料在常人眼里是比较陈旧的。但作者却选用了较为新颖的访谈记形式,通过变换角度,结合“感情亲疏与认识事物的正误深浅”话题,对庞孙两人的恩怨进行重新梳理和审视,将孙膑对庞涓前后不同抚感情与结果作深度思考,提出了“惟我独有”的评价:感情亲反被害(“灾萌于不疑”),感情疏却获胜(“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荒凉的枯泪”“冰冷的铁血”两个小标题,与结尾“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呼应,既留给读者无限悲凉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人性的反思:无论胜败都是痛苦――被害是荒凉,获胜是冰冷。敏捷、灵活、深刻、创新、批判的思维品质,使全文流畅自如,闪烁着智慧和灵气。

问题二:新闻采访稿怎么写?有关于校园生活的好题材没? 标题:一般分为引题、正题及副题,亦有只写一个标题

导言:扼要描述新闻的整体轮廓,撮述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使人得悉全篇梗概

正文:将导言所述具体化,仔细地交代新闻事件,内容要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及如何六大要素

问题三:如何写新闻稿件 范文 新闻稿,也就是通讯,是报纸、电台常用的文体。因此,通讯也应该满足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局或造成的影响),在写作手法上,也就可以用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但通讯和文学作品又有所不同,文学作品可以虚构,而通讯不可以。这就涉及到了通讯的三个基本特点: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也就是说,通讯必须客观真实,而且要及时广播出去。不真实,就是假新闻,不及时就是旧闻,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亲临现场,写自己亲眼所见、真是所感,绝不可以道听途说妄加揣测。 分类和写作 1通讯一般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和工作通讯。 2主题要明确。就是说你到底想要向读者广播个什么东西,有什么意图。 3材料要适当。有了主题后,就要围绕主题去组织材料。往往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被访者常常会给你提供许多素材,在这许多素材当中,实际上有许多材料是你所不需要的,所以,你就要从一地鸡毛中,逐一甄别,合理取舍,最后遴选出你所需要的材料。 4角度要新颖。有了材料,就要选择成文的角度。一件事情发生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都知道,老调重弹的东西是没有人要看的。这就要求写作者要选择一个即合理又新颖的角度去写。比如,2005年,周家湾居委有一名归侨摔伤了,由于老归侨家庭经济很困难,老婆和女儿全有精神疾病,所以也没人照顾。这种情况下,街道侨联就发动大家捐款,并且把这件事报到区侨办,区侨办又报到市侨办,结果,上级部门也捐款了。当时街道要我去写一篇报道,本意是想写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如何捐款帮助老归侨度过难关。我去了以后,发现了另外一个细节,就是老归侨的家人都送进了精神科医院,家里很乱。老归侨住院期间也没人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居委干部轮流去服侍老归侨一家。我认为,从捐款的角度写太普遍,没有新意,于是我就选了居委干部这一角度,再在写的时候,把大家捐款的事一并写进去,结果被新民晚报刊登了,而且被评为当年上海市社会新闻三等奖。 5标题要别致。通讯稿写好了,未必有人看。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信息量太大了,没有人有时间有耐心一篇篇新闻看过去,都是挑着看。所以你写的新闻要想脱颖而出,吸人眼球就非常重要。所以就必须要有一个别致的标题,使你的文字被读者的法眼选中。当然,一个好的标题对文章来说,有时候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画家拿了一幅画来给《龙华社区》报投稿,那幅画是一幅风景画,但没有主题。大家知道,没有主题的画,对普通居民来说一般是很难看懂的。我仔细看了以后,发现,画面中有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在铺满落叶的小道上。所以,在刊登的时候就想给他添一个主题,起初的时候想用“搀扶”为标题,用了以后觉得没有诗情画意,就改为了“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结果,画家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说,这样一来把画的主题就体现出来了。还有一次,是世博会前夕,妇联搞了一次摄影比赛,一位居民送了一幅摄影作品给我看,照片上是一位电工正在中国馆前安装路灯,我灵机一动,给照片取了一个主题,“我为世博增光”,增光用引号引起来,实际上就是谐音,结果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闻标题的制作 1要题文一致。有很多人的标题和文章是不对应的,就是说标题是标题,文章是文章,两者毫无关系。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人人都想把标题设置的更好,而在设置标题的时候,脱离了文章的主题。比如说,街道曾经有这么一篇通讯,是写街道市政管理方面的。文章内容是写街道拆了多少违章,种了多少绿化等等。结果他的标题是“传承千......

问题四:采访内容怎么写 怎样写好采访稿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恭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回答者: trueno_ae86- 经理 四级 10-3 10:14

查看用户评论(1)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个人评价

0% (0) 不好

100% (4)

相关内容

怎么写采访稿

对人物的采访稿怎么写啊?我是六年级的 急需

新闻稿采访稿怎么写

怎么写通讯稿,新闻稿和采访稿?这三种分别有哪些不同...

怎么写人物采访稿?

其他回答 共 3条

我知道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问题五:给我写一篇,采访类的新闻,自己写题目,谢谢,我不知该怎么写新闻 10分 老实说,我在学校上学那会儿,新闻采访的书根本没看,直接跑去两篇稿件,过的考试。其实这东西没啥好多说的。就是文笔、格式、构思,还有你对于事态的了解情况。你要真按着书写的来,估计你就死在路上了。 写稿这门功课是活的,最好的老师不是书本,而是刊载在报纸、杂志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好的记者编辑,只要一看样稿就知道需要把文章写成什么样。我觉得这个是必须得有的基本工。 我这里只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写人物稿,那不访参考一下《南方人物周刊》,多看看人家写的东西,多研究研究用了什么要素,你自然就知道一篇稿件如何去写了。

问题六:人物专访稿子要怎么写? 人物 类 专 访稿 件

校园人物采访通讯稿

校园人物采访通讯稿

校园人物采访通讯稿,采访是新闻里的必备事,就是需要记者去访问,调查,拍摄,备案所要获得的新闻材料等等,那么新闻专业的朋友一定是会写访谈稿的,所以下面分享校园人物采访通讯稿。

校园人物采访通讯稿1

校园采访新闻稿1

正值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恰又迎来了锦城文传系宿舍文化建设月活动。在此活动之前,我系率先举行了一次例行查寝活动,突袭检查我系学生的寝室风貌,就本次宿舍检查活动,我宣传部记者特别采访了此次查寝活动的监督老师——我系学生科副科长曾瑜老师。请她就本次活动为我们谈谈她一些看法和观点。

宣传部记者 :曾老师,我系以前已进行过多次的查寝活动了,都已形成了一种规章制度。今年,又是我系10级新生的第一次查寝,由您担任了本次宿舍查寝活动的负责人。您觉得今年我们10级新生寝室建设与往年相比在质量上和寝室整理上是否有所提高?

曾老师 : 今年的宿舍查寝较以往看来,出现了一些新的亮点,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总体上说,比原来提高了一个层次。例如:本次女生寝室的整体打扫情况都与往年有所提高,而且形成了一种团队打扫的好习惯,因为我们学生寝室是四个人的寝室,不是哪一个人就能打扫完成,团队合作能培养同学们的集体感和荣誉感。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欠缺的地方,例如:极个别的寝室没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分工不明确。效率不突出等。这样的习惯不是好习惯,我希望极个别寝室同学也能像其他同学学习,能够养成团队合作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进而增强同学们的参与性。

同时,曾老师还告诫同学们:寝室是同学们即将生活四年的地方,干净整洁能够促使你的大学生活更加的快乐和充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希望同学们能牢牢记住这句警讯,在今后的寝室打扫中能更加的完善和完美。

宣传部记者 :曾老师,您对于即将来临的宿舍文化节的建设工作有什么初步的规划或者想法吗? 曾 老 师 :这一届的寝室文化节活动,我对活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学生宿舍,既是反映高校文明程度的窗口,更是一块重要的育人阵地。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系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其实,我系每年举办一次的宿舍文化建设月活动,是要以宿舍文化建设月活动拉动宿舍文化的发展,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提升学生们的宿舍文化品位,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是联系各系负责学生工作老师们的一个纽带,带动老师们也融入到公寓管理工作中来,进而促进我校学生管理的整体工作。所以,我对10级新生的宿舍文化节建设活动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同时我也相信,我们文传系的新生们一定会给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此外,我部记者还采访了寝室的同学们。同学们对于此次的查寝活动表示了极高的热情,踊跃发言,多数同学对于学校的寝室管理制度都有着极高的满意度,很多同学还表示整理寝室是军训养成的习惯,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军训的成功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谐友爱的学生宿舍新风貌。

后记 :通过与曾瑜老师短暂的谈话中,我们也学到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原地踏步,要不断的有所创新,才能有所发展。同时,在和同学们的交谈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于自己寝室的热爱,也深深渗透着博学于文,奋斗于传的文传精神。我们相信,今后的文传也一定会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大放异彩的。

文传系团总支宣传部

记者:***

校园人物采访通讯稿2

校园采访新闻稿2

采访报道基调:学校师生出入校园乘坐校车难是我校交通的一大难题,望通过采访,了解问题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采访时间:周五,师生出入校园高峰期

采访地点:校车站、学校正门口公交车站

采访报道对象:等车师生、公交车司机

报道规模:持续两周,跟踪报道

报道方式:转述式和联动式。与湘南在线联合采访报道。连续两期。首周报道后,第二周以回访的形再次到车站进行采访拍摄,了解问题的解决情况,并将反馈的结果公布。

力量配置:指挥者——新闻一班新闻小组二组

报道者——湘南在线

后期加工制作——湘南在线编辑部

采访程序及计划:

首先,在周五上午二节课后到达校车站进行采访(因为此时校内师生外出高峰期,受访对象多且集中),分别采访师生,询问他们等车、乘车的感受及以往的`具体经历,同时收集他们对改善这一问题的有关建议。在这过程中记者要对个别突出的例子进行重点采访。摄像师应及时捕捉现场等车的师生们焦急的神情,以及大量师生拥堵在车站的庞大场面。

接着,对现场的公交车司机进行采访,并将长期存在的学校校车乘坐难的问题和之前收集的师生建议和意见告知及转达,再听取他们的回答和解释。然后,前往公交车总站,把对师生和车队人员采访时所得到的信息,一并转达给工作人员,看他们会就此提出怎样的解决和协调方法。

最后,将所有采访获取的信息资料,包括影像资料等进行后期整理、制作,完成后在湘南在线上播出。

注意事项:

采访同时,摄像一定要随时跟进,抓住细节,尤其师师生发表意见的时候,以便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表情,突出等车的困难。

是公交车太少还是人太多?

导语:近日我们接到观众热线,反映湘南学院王仙岭校区学生坐车挤,出行难的问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请看记者发回的报道。

记者:各位观众朋友们,现在是下午五点整,我现在是在湘南学院王仙岭校区正门,大家可以看到,长长的队伍已经延续了几十米,记者粗略的算了一下大约有100多人,而一辆公交车的载客量只有不到50人,说到这个问题学生们群情激愤。

等车同学:半小时一班!

人不挤满还不走!

人太多太乱,小偷猖獗!

车太少了!根本做不上!

甲同学最:讨厌每个周末都要去挤27路公车!车子少得可怜!人却多得像蚂蚁!每趟车都挤得紧紧的!而且车还是旧旧的!想坏不坏的!27路是一条很长的路线,从湘南学院到火车站!气人的事情还不止这些!因为人多,贼给惦记上了!人多他好混水摸鱼嘛!今天去上班,27路公车照样是挤得满满的!站在我旁边的是一个瘦瘦的,穿着像一个村里人中年男子就挤到我旁边!从他东张西望的眼神中我发觉有点不太对劲!这不,他一直往我的包包靠!我怕他割我的包包就挪开了一点!谁知道她又往我的包包靠!我再挪!如此这搬来回了好几次!估计他知道我发觉了他想做什么!就转换目标--旁边有一个学生模样的女生,肩上挎着一个包包!那名男子就用手上塑料袋挡着他的手,然后趁人挤就伸手过去拉开女生包包的拉链!碰巧来了一个大刹车,女生好像发觉了什么不对劲也把包包住怀里抱!当时车上有好多人都看到了,可是没人作声!我是一个弱女子万一那小偷发起飙来没什么能力去跟他对抗,旁边那么多彪形大汉难道就不敢站出来吗?我现在知道为什么小偷那么多啦!就是因为我们太纵容他们了!不敢站出来!希望便衣民警多点留意下!

乙同学(临床专业):每次到北湖校区做实验时 公交车都特别挤尤其是回来时 车门打开都能立马掉下几个人 希望改进!!

丙同学:教师坐的校车那么空,为什么不让学生上啊!?我实在忍不住了,有一次我想搭校车大巴,很客气的问那司机,他竟然回绝了,后来我走到车站,看到眼前驶过那辆大巴。都没几个人坐!怒!

丁同学:去市中心,交通状况就不怎么好,不是堵车,就是堵站,为了能挤上公交车,就跟上战场一样拼杀.车又破又脏又挤,经常等上二、三十分钟,好不容易来1辆挤的满满的,司机压根就不管,继续往里面塞人。哎!真怀疑这个公交车队……

公交司机:人多我也没办法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公交总公司,经理是这样解释的。

经理:公交车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网友心声,市交委、市运管局以及公交集团都非常重视,正在探索高峰期乘车挤的解决之道。他说,目前公交集团的“双改”工作正在进行,公交车将合理布局。

晚上五点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排了一条100多人的队伍,公交车载走的只有80余人,而剩下的还在即将到来的黑暗中默默等待。

校园人物采访新闻稿

校园人物采访新闻稿

校园人物采访新闻稿,一般都会对于校园人物进行采访,希望能够通过采访,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学生的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校园人物采访新闻稿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园人物采访新闻稿1

考研——访谈田太心老师

4月29日下午3:00在3—210顺利地对田太心老师进行了关于考研的访谈。在机电工程学院学生会学术部部长和1*机械C班班委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访谈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我们微笑着迎接田老师的到来,田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了3—210,坐在我们为田老师准备的椅子上,大概过了5分钟,我们的访谈开始了。田老师首先谈到的是我们学校非常重视考研、

老师非常关心考研学生、考研对我们自身发展很有帮助、对其他不考研的同学也起到激励的作用、可以把学风建设好等等。接着田老师谈到独立学院考研是非常辛苦的,还举了一些通过自己努力而考研成功的例子,同时也把我们学校与本校做了一些比较,得出了勤能补拙的.结论。再者,田老师讲到考研数学的复习方法,参加考研辅导班的重要性,历年真题的命题形式与出题特点等等。最后田老师针对我们收集好的一些关于考研的疑问,一一做了详细的回答。看到同学们对考研这么关心,田老师感到非常欣慰,同时表示对我们学校的考研充满信心。通过本次访谈,我们知道了自己是否适合考研,知道了复习的技巧,明确了学习的方向,找到了前进的指明灯,对考研不再迷茫。

校园人物采访新闻稿2

20XX年11月16日星期六,上午8点30分,我校美术协会在主校区北区组织了校园绘画采风活动。此次活动加强同学们对水彩艺术的了解,文化艺术相互学习和交流,培养同学们爱校园爱文化艺术的感情,推进校园文化艺术的'持续发展。青春,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青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幽情。沐着花季的`阳光,踏着青春的脚步,汇聚心灵的预约,编制飘飞的彩虹,演绎文墨的哲理,抒发人生的激情,畅想创意的未来,展现艺术的魅力。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挥洒九院学子艺术才华,增进文化艺术交流,特举办此次绘画采风活动。

秋季,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在这到处充满秋季色彩的日子里,美术协会的同学们走进自然,在秋季的色彩中寻找艺术的魅力,灵活运用大自然的瞬息万变来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学会用广阔的视野来诠释自然,进而更加亲近自然。

通过本次活动给提供一个同学们创作艺术作品的平台,增进文化艺术交流;训练了学生们灵活运用色彩和提高应变能力。使协会会员之间更好的交流,初步相互认识了解,建立友情。同时通过老会员带队,让对写生的了解只停留在感受层面的新会员对写生有更明晰的了解,丰富大家的写生知识与画画技巧。使同学们有所获得,对画画更有兴趣,对美的感受能进一步的认识。

人物专访的新闻稿开头和结尾怎么写?

一、人物通讯的开头,要略微讲究一些文采,充分利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在写作方法上,可以描写,可以抒情。从写作角度上,可以写某一个侧面,然后引起读者兴趣。当然,也可以开门见山。人物专访的写作方法,是一个技巧问题。一般说来,人物专访(或者叫人物通讯),要高度而准确的概括一个人的最主要的亮点。然后引出正文。

二、关于人物通讯的结尾,可以是对某某人物的感叹类的语言、赞美类语言,或者寄托希望类的语言等等。

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

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但记者写,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物专访,内容一定要真实!引述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必须是原意,作者不能随意改动或发挥,无根据的拔高和添枝加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专访时,要细心倾听,掌握尽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时间、地点、人物,作品和数字等要当场问清楚并记下来,以免张冠李戴。文章写完以后,最好送采访对象过目,听取本人意见,以免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赵振铎相关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