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的画什么年代?
范曾的画是当代的,他是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范曾主要以画人物为主,尤其是古代人物造像最为知名,比较有代表性的题材如钟馗、达摩、苏轼、陶渊明、鲁迅小说人物等等。范曾据说是师从李可染、李苦禅、蒋兆和等。范曾画的体系大体上属于国画中的写实一路。圈内外对范曾的画褒贬不一,有人评价其为“上上品”,也有人评价其为“工匠层次”,“千遍一律”,“连环画水平”。范曾对自己的评价是“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二十四字,公众对此的反应,当然也是见仁见智。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范曾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1984年,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建立;1986年,捐建并主持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08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揭牌;2011年,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怎样鉴别范曾的画真假
博宝艺术网有很多相关知识, 你可以去那里了解。
一般而言,只要字画还没有装裱,不用打开,我从折叠着的纸张的背面,就可以断定出字画的真伪。
“不用打开”,之所以敢如此断言,是因为中国书画有“力透纸背”之说。范曾先生主张“诗魂书骨”,其绘画线条有书法用笔的力度与节奏感。其次,范曾先生的用纸和用墨、用色都很讲究,所以在很熟悉之后,从背面来判断不是太难的事情。
在画面打开之后,我一般判断起来不会超过五秒钟。“崔五秒”,是我鉴定范曾先生字画得到的绰号。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这“崔五秒”,不是简单的凭感觉的枉然判断,那需要相关知识和资料的全面熟悉。
范曾书画的风格,在三四十年之内,有所变化,更有所统一。很多人说范曾绘画缺少变化,这么说只是表象,其实,范曾先生的书画风格一直在变化,或者说在一直完善。孔夫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正因为在变化中求统一,在风格稳定中求完善,才有了范曾先生书画的雅俗共赏,得到市场的长久认可。
也正因为有好的市场,所以有很多“所谓范曾书画”流通于市场。范曾先生自己说过,“求真迹,万之一”,意思是说他的真画只占市场流通量的万分之——他这么说,既是自豪,也是无奈。
因为很少能见到真迹,没有相互比较,所以很多人难以判断一张作品的真伪,以至于把赝品当真品,或者偶人径直认为范曾先生书画水平不过如此、很一般。假如把一张真迹与一张赝品放在一起,即便是外行,也比较容易凭直觉来做出正确的选择。真迹是有“气场”的,无论是笔墨力度、线条质量、细节变化、设色高雅、人物神采,都非同凡响。
有人以为,范曾先生画画只使用自己的专用纸,比如带有水印“范曾艺苑”或者“荣宝斋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等字样的特制纸,事实上,范曾先生使用过很多种类的纸张。这些所谓的专用纸,也有纯是伪造的,所以认为使用专用纸的画就是真的,必然会犯错误。
可见,纸张不是判断范曾书画真伪的依据。
近年来,收藏界有一个习惯,就是收藏字画的人特别要求作品与作者本人的合影照片,以证真身。事实上,照片可能是伪造的,是在电脑上经过移花接木而合成的;也有的是照片为真,但照片上的画与眼前的画未必是同一张。有一次,我见到一张“所谓范曾先生”与一张作品的合影照片,因为太熟悉先生的面貌,所以我一眼就看出照片上的人不是范曾先生本人。就我所知,由于特定的原因,范曾先生基本拒绝与作品合影,所以,只要卖主特别强调作品带有合影,基本就值得怀疑了。
根据我的经验,带照片的范曾书画,基本为赝品。
关于鉴定证书,不管是出于权威机构或者署名权威人士,我的意见是它不足为据。只要花钱,鉴定证书可以买来,或者有人自己直接伪造证书。不管什么“专家”,都只能针对特定领域的某一路作品有所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近现代书画大家很多,哪一个专家都不敢说一览无余、全面鉴定。至于研究范曾书画的专家,寥寥无几,即便有人专门研究,如果只是停留在文化价值与艺术风格的阐述上,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与市场流通的相关经验,其意见也是不可靠的。
总之,带鉴定证书的范曾书画,也未必可靠。
有人以为,“来路可靠”的字画应该就是真的。所谓“来路可靠”,无外乎指作品出于官家、富户、名流,其实,有时也只是一说而已,不可轻信。给收藏品编故事,是古董这一行当的基本常识,所以谨访一时感情冲动,认假当真。我鉴定范曾书画,一般不会打听作品的来路,我只看画面本身。拿画过来的人,或许已经找人鉴定过,或许已经走过几家画店询过价格,这些我都不在乎。因为对交易双方情况都不了解,所以一般我不会开口发表意见。我吃过亏,随便一开口直言,却砸了人家的买卖,买主感谢我,卖主却怨恨我。
现在,我立了一个规矩,不管谁拿来什么作品,只有先交了鉴定费,我才会发表我的意见。关于范曾书画的鉴定,尤其如此,知无不言。不交钱的作品,我可以随便看看,但不会发表任何意见。拿人钱就得说真话,或许可能无意中得罪了哪一方面,但是我只对作品负责,对我拿到的劳务费负责。
有时,鉴定人会要求我写一个书面鉴定意见,我会再额外收取相应的费用。至于这么一张纸将来有多大用处,那不是我要考虑的。我只代表我自己,也不敢说我是鉴定范曾书画的“第一专家”。我的意见别人相信与否,那是他们的事情。收藏者可以相信自己的眼睛,或者相信他们承认的行内专家。拍卖行一般也有自己信任的专家,他们有各有各的主见与权利。对于现在还在世的画家,拍卖行有时会听取他们的鉴定意见,但画家的说法也不是绝对的“金口玉言”。画家有时会因为某些理由而真假混淆,倒也未必是故意或恶意的。
最后再次声明:我鉴定艺术品(包括范曾书画),只代表我自己的主张,我不会人云亦云,或见风使舵、朝令夕改。根据行规惯例,买家卖家在某一作品成交很长时间以后,也没有再回来“找后账”的道理,因为任何鉴定家都不可能负责藏品的未来命运。艺术品的命运,除了藏家个人的心理因素
范曾的画怎么鉴定?
1、可以通过专业的鉴定专家来鉴定。
2、可以通过了解范曾先生的书法特点来判别,可以多关注一下作品文字的特点,了解书法的人通过手法可以轻松辨别真假。
3、可以找专门的书法鉴定的机构来进行验证。
就中国画的整体效果而言,范曾认为,中国画的诗意不只是体现在整个画面的意蕴风神中,同时也体现在每一笔的点画流美之中。
诗、书、画在中国画上高度统一所构成的气氛,正是东方艺术最可自豪的特色。
一个诗思滞塞的人,不会有灵动的情采;而一个用笔羸弱的人,画面也必然缺少凛然的风骨。
凛然的风骨和灵动的情采之最深的根源,在于画家自身崇高的品德和博大的修养。
范曾先生范曾书法绘画特点:
1、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喜适意人物。为表现前史人物之神韵,他潜心研究前史,尽心揣摩古今中外诸名家之作,他分外推重陈老莲和任伯年。
范曾的前史人物画新鲜典雅,洒脱洒脱,有板有眼, 呼之欲出,风骨独具。
2、书画悬腕功力深沉,运斤挥毫,勾勒之际如云之出岫,墨酣笔畅,无妄生之圭角,无矫饰之情味,“一线穿空若有声”,天然造化,一气呵成。
范曾先生对中国悠久文化艺术一往情深。他有24字的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词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中国画家,必然对中国的哲学、历史、古典诗词、书画皆有深入了解,否则,不可能登堂入室,只能临摹古人,描摹大自然。
范曾擅作写意人物泼墨人物,力追古代梁楷、法常诸人,笔墨浑厚,造型生动。 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喜写意人物。
为表现历史人物之神韵,他潜心研究历史,悉心揣摩古今中外诸名家之作,他特别推崇陈老莲和任伯年。范曾的历史人物画清新典雅,潇洒飘逸,诩诩如生,呼之欲出,风骨独具。
范曾的人物画有哪些艺术特点,为什么他在画坛常有争议?
范曾作为我国著名的画家,他在绘画领域的成就是非常惊人的。他的一些作品在市场上估价可以达到320万到520元人民币之间。他的作画的风格往往是比较白描,他画出来的人物往往也是清新典雅、栩栩如生。
他在人物画上面的,往往会比较多使用“线描”的手法,在人物的服饰还有发型上面非常明显,他通过线描的手法,让画中的人物所穿的衣服,已经他们的头发变得更加有层次感和条纹感,使得人物看起来比较清爽干练,但是又能很好地把握住人物的细节。
范曾除了是一名画家以外,他还是一名儒学家和诗人,所以在他的人物画里面,往往是透露出他的诗性和儒家思想。作为东方学大师的季羡林曾经评价他说,自己所认识的范曾首先就是一位画家,然后是一位国学家,最后是一位思想家,所以可以看出他在自己的绘画领域灌注了自己的哲学和文学思维于其中。
范曾之所以在画坛上富有争议,和他的创作风格是息息相关的,因为从范曾很多的作品里面我们都能够看到相同的风格,相同的构图。而且现在他的很多画已经不像从前那般倾注心血,更多是用流水线去作画,这就使得他的画一定程度上在市场里面“烂大街”了,他的画的价值也是在慢慢地降低。其次就是范曾这个人比较自大,曾经在自己的自述里面表明如果自己在读多20年书,就能够成为文史的第一人,这种骄傲自大的态度自然就会让很多人比较反感。
收藏家郭庆祥在《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一文中也是提及过范曾这个人是过度包装的一位画家,所以他在画坛富有争议自然也是比较正常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