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的经典著作是什么啊
李叔同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他的经典作品如下:
画册
《乐石集》、《李叔同印存》、《护生画集》(与丰子恺等合作,弘一题诗)
论文
《图画修得法》、《水彩画法说略》填词
歌曲
《送别》、《忆儿时》、《祖国歌》创作于1902年,学堂乐歌代表作,旋律采用“老六板”。
作曲
歌曲《三宝歌》(释太虚词)、南京大学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江谦词)
哪位朋友了解弘一法师,麻烦给说下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是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卒于福建省泉州市。原籍浙江平湖,从祖辈起移居天津。父李筱楼(字小楼),道光甲辰(1884)进士,出家前(6张)官吏部尚书,曾经业盐商,后从事银行业。母亲姓王,为李筱楼侧室,能诗文。李叔同 5岁丧父,在母亲的扶养下成长。1901年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另据余秋雨《庙宇》,李叔同曾经居于五磊寺。抗日战争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
号,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等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出家后(15张)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的绘画创作主要在出家以前;其后多作书法。由于战乱,作品大多散失。从留存的《自画像》、《素描头像》、《裸女》以及《水彩》、《佛画》等可窥见一斑。《自画像》估计是出国前所绘,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素描头像》是木炭画,手法简练而泼辣。《裸女》受其师黑田清辉影响,造型准确,色彩鲜明丰富,有些接近于印象主义,近看似不经意,远看晶莹明澈。 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他的书法作品有《游艺》、《勇猛精进》等。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平易、安详。李叔同的篆刻艺术,上追秦汉,近学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吴熙载等,气息古厚,冲淡质朴,自辟蹊径。有《李庐印谱》、《晚清空印聚》存世。 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也广为传唱。
编辑本段主要贡献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节演出的那扯《茶花女》,是国人上演的第一部话剧,李叔同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后来,他还曾主演独幕剧《生相怜》、《画家与其妹》和改编自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李叔同的演出在社会上反响极大。李叔同的戏剧活动虽如星光一闪,却照亮了中国话剧发展的道路,开启了中国话剧的帷幕。特别是在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许多艺术方面,更是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启蒙作用。 1896年时的李叔同
在音乐方面,李叔同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他在国内最早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他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编辑出版的《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学取为教材,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三类。一是爱国歌曲,如《祖国歌》、《我的国》、《哀祖国》、《大中华》等;二是抒情歌曲,如《幽居》、《春游》、《早秋》、《西湖》、《送别》等;三是哲理歌曲,如《落花》、《悲秋》、《晚钟》、《月》等。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曲调优美,歌词琅琅,易于上口,因此传布很广,影响极大。 李叔同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也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人。他同教育家、作家夏丏尊共同编辑了《木刻版画集》。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其撰写的《西洋美术史》、《欧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皆创下同时期国人研究之第一。他在学校美术课中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发展史和代表性画家,使中国美术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世界美术大观。作为艺术教育家,他在浙江一师授课采用现代教育法,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负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 李叔同本人在西画上也卓有建树。他画过大量的素描、水粉画和油画。人们在今天仍能看到其炭笔素描《少女》、水彩《山茶花》、油画《裸女》和《自画像》等作品。更为可贵的是,李叔同不仅大胆引入西方美术,而且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技法,尤其善于将西洋画法与中国传统美术融为一体。他与弟子丰子恺合作的《护生画集》,诗画合璧,图文并茂,为世人所称道。
我理解的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他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南山律宗自南宋之后就失去了真传。李叔同以半生之力,对律藏进行整理、编修,并携带南山律学三大部的内容云游讲道,使失传几百年的律宗得以再度发扬,是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从做人、做事上讲,李叔同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人,每一件事都极为认真,所以他才能才华横溢,日语讲的好、听戏、写诗、绘画、出家、持戒、讲经都是尽善尽美,苛求自己也对别人有很高的要求。连学生都对他都是又敬又怕。
从心理学上讲,李叔同是一个社会型人格的人,他胸怀大志、关心他人,愿意为社会、为国家出力,所以他到处讲学、宣扬爱国情操,并身体力行帮助弱者。同时他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才会造成他时时处于一种愧疚和自责的情绪中,总觉得没有做好。
目送李叔同出家的背影,一个学生说:“他放弃了安适的生活,抛妻别子,穿破衲,咬菜根,吃苦行头陀的生活,完全是想用律宗的佛教信仰,去唤醒那沉沦于悲惨恶浊的醉梦中的人群——尽管这注定要失败,但我们不能离开时代的背景,离开先生的经历,苛求于他。”
他的弟子丰子恺很形象地描述过他的一生,在纷扰的猜测中,丰子恺的“物质—精神—灵魂”的“三层楼”说,被公认为最接近李叔同出家的原因:
1942年,李叔同圆寂于泉州。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火化后遗骸之中有舍利子一千八百余颗。
他辞世时留下“悲欣交集”四字,大家都有很多种解读。我觉得这是他多年来积累的一种自然流露的情绪,悲悯大众、社会,但自己做了点事使别人得到了帮助和成长,这是一件高兴和好的事情,但总有些没有做好、做到位的事情(他的个性总这样苛求),所以两种情绪一直纠缠,交织在一起。
下面推荐几本书,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李叔同的一生。
艺说历史,妙悟国学——《艺述史》
近期发现了一个很好的节目—艺述史,述是讲述的意思,艺说历史,妙悟国学,通过一些很短的小故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分享国学知识。主讲人叫雅鑫,我很喜欢这个温柔,内敛且学识渊博的人。特地百度了一下人物介绍,竟什么都没查到,可见是个低调的人。下面我就节选几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故事虽小,但与孔孟之道,易经等中国传统国学相结合,就会发现中国几千年前的思想,也同样适用于现在。究其原因,我想大家听完后,会和我一起找到答案。
一、 易经中关键的三个字,道出立身处世的哲学
学者冯友兰认为;易经是一门宇宙代数学,相当于宇宙的符号,还有公式。所以虽然它不讲世间万物,但是世间万物都可以带入进去。易经中有三个笔画比较相近的字,它能够描绘出漫长的人生状态。首先是“上”,易经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首先人要有一个向好的志向,古语说,小人常立志,君子立长志。我们有的时候确实是需要一股劲儿,这股劲儿拉着我们不断的往前走,先实现小目标,然后再是大目标。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培养自己的习惯。其实,人的一生就是由一个好习惯或是由一段一段的好习惯组成的,用好习惯推着自己走向更大的平台,然后你才会有机会去接触到更多的资源跟机遇,从而寻求到更多向上的力。但积极向上也不是说你就不能悲观,而是要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还有思维,自我激励的向上走。
“上”这个字,如果加一竖,就变为“止”。易经乾卦中讲:亢龙,有悔。人生的状态,一旦登峰造极,必下,自然就会迎来盛极必衰,这个是自然规律,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就像《孙子兵法》当中说: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懂得适可而止,知道适度的原则,你才能够进退有度。易经的艮卦中说:时止则止,实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就像初汉三杰,只有张良在帮助刘邦夺得天下后声称自己要去跟随赤松子修仙,功成身退。后来萧何遭到了猜忌,韩信也被吕后所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因此,我们说过犹不及,这个道理确实很重要。
“止”的上面再加一横,是“正”字。易经的鼎卦当中说“君子以正位凝命”。古人一方面在姿态上讲究端正,比如孔子说:肉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其实就像我们现在讲究的仪式感,他培养我们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心态上也讲究正,曾国藩就曾经在日记里面提到过他静坐的习惯: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去反思,然后去培养自己的正气,也是培养自己道德的底线,还有人生的底线,你才能够衡量自己的上和止是不是合适的,进而把控自己的人生。何时前进,何时收手,怎么样正确的立身处世,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但这三个字确实给我很大的启发。
二、当你抱怨生活的时候,不妨看看苏轼的人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首经典的词,是每个人上学时候都背过的。林语堂先生曾经在苏东坡传中这样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恐怕都是会心一笑,我想这应该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吧。苏轼在20岁那年考上了进士,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但是中年之后,人生似乎就变得不是很顺利了,因为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最后直接被贬到了海南岛。苏轼的一生当中,有三个他深爱的女人,但是这三个人都走到了他的前面。所以说这一生真的是坎坷,甚至是有一些颠沛流离。但同时苏轼也是北宋文学界第一大咖,他的粉丝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平民百姓,随便发一点儿什么都会有上万人追捧,甚至连邻国的同胞们都会时不时的跳出来为苏轼点赞。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来兼怀子由。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弟弟苏澈的,但其实也是写给他自己的。苏轼满怀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但因为和当权变法者王安石在政见上有所不同,所以在政治上并不是很得意。可是尽管如此,他却并没有放弃自己对于生活,对于理想的追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一些有点才华又没有得到重用的年轻人,或是工作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人,他们经常会抱怨说自己生不逢时,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每当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像苏轼那样微笑着说: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胸怀宽广一点,豁达一些,格局高远,才能走的更长。
三、 “四大皆空”,指的是酒色财气吗?
我们在电视电影或者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出家人四大皆空这句话。那四大皆空到底是哪四大呢?是戒酒戒色呢?还是戒贪戒痴?其实四大皆空讲的是宇宙万物构成的原理,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答案可能会有很多,古时候讲万事万物由阴阳构成,五行构成。在现代一点的说法,是讲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佛教的说法,是认为构成世界的四种元素,风火水地,世间万物都是由这四者组成的。比如说一朵花,它就要有土地有水,有空气,还有阳光和风。所以四大皆空就是指这四种元素的空。这四种元素和谐,那万物向好发展,不和谐,就会让世界混沌毁灭。四种元素组成的物体不过是暂时的,比如说组成了我们人,当生命消散以后,这些元素又会重新组成另一种物体,依旧存在。其实就是在说世界上这一切都是变换的,是虚幻的,是无常的,我们理解了这种无常,反而可以让我们做到宠辱不惊,有一个平衡的心态。
佛家经常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很多人理解成为一种消极逃避的心态,觉得万物都是虚妄,所以不用执着。但我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有些时候我们更应该有这种宠辱不惊,生死看淡,追随本心,尽力而为的心态。对于一些努力了还得不到的东西,要懂得放手,不执着,不贪念。
四、 佛教中的“死亡”意味着什么?
对于佛教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件痛苦或者恐怖的事,它就好像只是一种生命形式的消失,像灯油燃尽。但生命的消失仍然会以另外的形式存在,在轮回中生生不息。所以佛教徒对于死亡的态度比我们普通人更加的平静,也坦然。下面分享三句佛教高僧的临终遗言。
首先是禅宗鼎鼎大名的高僧六祖慧能,他临终前留下遗偈是这样说的:兀兀不修缮,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是说只有心上不染尘埃,是清净的,不抱有目的跟企图,客观的去看,才能够把万事万物都看得清楚。同时他也劝大家懂得放下,我们很多时候总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欲望,不断的去追求,去索取,不断的去拿起,但是我们永远学不会放下。自己给自己设限,然后就困住自己。
第二位是近代的虚云大师。他临终前只留了一个字:戒。佛教讲究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以人一生中的贪嗔痴,需要能够自己去淡化,控制我们自己的欲望。通过在这一些冗杂方面的戒,省出更多的时间跟精力去专注更高效的生活。
最后一位是弘一法师李叔同,李叔同留下的四字:悲欣交集。有人认为他悲悯的水深火热中的芸芸众生,也有人认为他悲悯的是自己这一生。悲可能尚有一些遗憾,喜则是他一生修行有成,即将圆满的告别这世间的苦难。他临终之前还有一件事是特别嘱咐侍者的:要留心焚化时损伤了蚂蚁的性命,将佛教的悲悯发挥到了极致。
其实真正的善良是什么呢?它是一种很纯洁,很正直的品质。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很少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替他人多想想,以自我为中心,或是做什么事都有目的,那种单纯的善良和去帮助别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一些上位者,更分不清别人对他的帮助是出自善良还是别有所图了。古代帝王讲高处不胜寒,也是因为得不到人的真心相待。
分享了这么多大道理,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是什么品种的猪呢?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猪八戒一定是一只黑猪,尽管在电视剧里面,猪八戒是白胖白胖的家猪形象,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白猪是八九十年代才从西方引入了中国,所以说在此前国内所有的猪都应该是大黑猪。在《西游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去描述猪八戒的外貌:脑后鬃长排铁箭,浑身皮糙癞还青,由此可见这猪八戒的原型应该就是全身青黑色的黑猪。那这猪八戒的祖籍在哪里呢?书中多处记载,猪八戒从天蓬元帅,被贬投胎为猪。猪窝就在西牛贺州的乌斯藏。在佛教传说里西牛贺州大概就是在我们现在的印度,还有西藏这一带。在取得真经之后,唐僧向唐太宗这样介绍猪八戒:他的出生原是福陵山云栈洞人士,因在乌斯藏高老庄上作怪,经菩萨劝善,一路上挑担有力涉水有功。乌斯藏在哪儿呢?清朝以前乌斯藏是西藏的称呼,因为吴成是明朝人,所以说猪八戒的故乡大概就是在中国古代的西藏境内,而这里生活着一种很古老的名约藏香猪的品种,通身漆黑,脑后也有鬃毛,黑脸短毛还有獠牙,跟《西游记》当中的猪八戒的外貌正好对得上。由此可见,猪八戒应该是西藏出产的藏香猪。
《艺述史》真的包含很多中国古代的思想精髓,有立身处世的大道理,也有一些民间传说,例如寿比南山的山指哪里,正月里剪发死舅舅这句话的由来,又比如汤圆跟元宵的区别等等等等。相比国外的一些书籍,我更喜欢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我觉得才能更贴合我们所处的环境,更符合我们所遇到的情境。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有无数道家儒家佛家的精神食粮,难道不香吗?希望大家通过我的分享,多了解我们大中华的文化内涵,找到自己人生大道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