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资讯 > 正文

十大书法家是谁(十大书法家是谁?)

作者:淘名人 时间:2023-04-23 05:53 来源:淘名人 阅读: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

中国著名的十大书法家是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张旭、米芾、柳公权、苏轼、赵孟、钟繇和文徵明。

一、王羲之

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颜真卿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的行草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被称为“颜体”。代表作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

三、欧阳询

欧阳询为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四、张旭

张旭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

五、米芾

米芾是“宋四书法家”(苏、米、黄、蔡)之一,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六、柳公权

柳公权的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七、苏轼

苏轼擅长行、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上乘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八、赵孟

赵孟不仅绘画创一代新风,书法更是元代第一人,后人称之为“赵体”。赵孟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胆巴碑》《归去来兮辞》等。

九、钟繇

钟繇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精于楷,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其代表作有《贺捷表》《力命表》《宣示表》《荐季直表》等。

十、文徵明

文徵明的书法最初师承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代表作有《琴赋》《草堂十志》《千字文》等。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是谁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是: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怀素、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

1、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2、欧阳询,字信本,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3、颜真卿,字清臣,别号应方。

4、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5、柳公权,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

6、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7、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8、米芾,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9、赵孟頫,字子昂,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楷书四大家”之一。

10、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代书画家。

中国十大书法家都有哪些?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董其昌等。具体如下:

1、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成语“入木三分”就是王羲之的故事。

2、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三天才离去。

3、颜真卿三岁丧父,一家十几口靠亲友接济。虽家道中落,但颜家仍礼孝传家。儿时,颜真卿用黄土掺水后,和成稀泥涂于墙,待黄泥稍干,他用一根短木棍,在墙面上写字。行人惊讶地问他:“何不以笔墨习字?”他答:“家贫,不忍母亲烦忧。”

4、柳公权曾唐文宗去未央宫花园,文宗说:“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文宗高兴地说:“曹子建七步吟诗,你竟只需三步。”

5、嘉佑二年,苏轼应试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主试官欧阳修赞赏。 论文中写道:“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欧阳修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6、董其昌科举屡试不第,心情十分郁闷。有一天晚上,忽然梦见神人前来告诉他说:“你要等待袁可立和你同考,才有希望上榜”。他梦醒后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到各地学堂逐一查访,在千里之外终于找到比自己小七岁的袁可立。得知袁可立家中贫穷无力求学,就将袁可立带回家中共读。到袁可立二十多岁时,两人一起参加考试,结果在乡试和会试中都果然中榜。

赵振铎相关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