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经典】|当代书法家马文俊草书:白居易诗四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也是现存诗歌最多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千百年来,其诗词被书法家拿来当创作蓝本,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下面是书法家马文俊精心创作的草书作品。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巜一叶落》唐 白居易
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
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
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
——《野行》唐 白居易
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巜咏怀》唐 白居易
脉脉复脉脉,东楼无宿客。
城暗云雾多,峡深田地窄。
宵灯尚留焰,晨禽初展翮。
欲知山高低,不见东方白。
——巜东楼晓》唐 白居易
狂草书法作品
下面是一张狂草书法作品,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正如李志敏所说:"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书妙境。 "
在中国古代书论中,不论是对篆、隶、行、楷,还是对草书的论述,大多是以自然景观或某些现象作比,加以形容和描述 。
书法实在是一种很玄奥的艺术,尤其狂草,书写者往往是充满激情,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读者从墨迹中隐隐地感受到某种情绪。这其实正是一种表现主义艺术的特点,狂草产生于唐代,当时的绘画基本上属于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范山模水,描眉涂目,都须凭藉理性在较长时间里才能完成的。即使如吴道子那种带有表现主义成分的画法,也终归要受到物形的限制,并不是能够完全放开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从书法中出现了狂草,则可以借用来比较充分地表现情感或情绪。这恐怕是表现主义书法产生的主要缘由。
当代名家草书书法欣赏
草书 ,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当代名家草书书法欣赏,希望你们喜欢。
当代名家草书书法欣赏
当代名家草书书法欣赏图片1
当代名家草书书法欣赏图片2
当代名家草书书法欣赏图片3
当代名家草书书法欣赏图片4
当代名家草书书法欣赏图片5
草书之美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之美
1、结构美
对结构的欣赏,一般的理解常常是结构是否整齐,是否符合于平衡对称的要求,实不尽然。平衡对称固然是一个基本要求,但结构美更注重平衡对称中又有变化,而且其变化是否有所创新,不落俗套。成功的草书艺术结构,既合乎平衡对称,各部份对比照应;又有长短、大小、阔狭、疏密、横直……种种富有新意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
草字的不同形态,有稳重敦实,有开张游走,有刚劲挺拔,有婀娜飞逸,有的以“险绝取胜”,也有的于“平正”中见奇姿。草书的结构美正是通过笔画的基本线条(粗、细、长、短、俯、仰、伸、缩)和偏旁的(上、下、高、低、宽、窄、欹、正)配置得当而取得的艺术效果。这种搭配的技巧,就是寻求结构美的 方法 。
2、章法美
章法就是一幅作品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是否疏密得当,大小相宜。一幅章法讲究的草书作品,则能表现顾盼有情、精神飞动、全章贯气的艺术效果。
知书者“观章见阵”。章即章法,是欣赏书法艺术的总体表现;阵是布白,即书写以外的空白之处。就章法而言,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相应,一气呵成。布白则是翰墨尘点的反衬,构成整幅作品的有机组成部份。巧妙的布白能使通篇产生游龙出水,云烟飘动的效果。
3、墨韵美
草书艺术主要以水墨线条表现其美。一幅作品有无神采,要看运墨是否灵活:即整行、全篇墨色之浓淡、轻重、枯润、明暗、薄厚、清浊等不宜完全一样。
墨色应随用笔的变化而变化,墨色多变给观者以视觉上的调节,使人感到笔墨似被赋予了生命,充满欢乐,生机盎然,欣赏者从而感到心胸畅快,情绪陶然。反之,一幅作品如若由毫无生气的一团“死墨”组成,则生命不复存在,欣赏者也只能感到郁闷、沉寂、静止。所谓“墨活”,是凭借用笔的变化,墨以笔为寄托,笔以墨来显现。笔中必须有墨,无墨则无神采;墨中必须有笔,无笔则无筋骨。
4、意境美
草书的意境美,指的是作品所表现出作者在精神、审美、风格,及对欣赏者产生的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一般地说,能使整幅作品形成一种鲜明的美的意境,是书法家在艺术上达到高度成熟的标志。试举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为例,全帖自首至尾,书家随着感情的起伏波动,书写的气势愈来愈盛,字亦越来越大。书作由平稳渐趋跃宕,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
草书 是正书的简洁写法。草书和正书比,具有省 简笔画 ,改变书写顺序、以符号代替偏旁及牵丝萦带的特点。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希望你们喜欢。
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
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图片1
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图片2
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图片3
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图片4
当代书法家草书作品欣赏图片5
草书之妙
大千世界,瞬息万变,继承与创新,交织辉映,艺术天地,绚烂多姿。在浩瀚的书法长河中,真草隶篆异彩纷呈,各领风骚,草书更以其玄妙博变,深深地吸引着我。
草书之妙,妙在笔画简捷而性情见
草书是正书的简洁写法。草书和正书比,具有省简笔画,改变书写顺序、以符号代替偏旁及牵丝萦带的特点。这些符号与大多原字相去较远,有的一字多符,有的多字共一相近符号,这些符号千余年不变,约定俗成。草书的这种“简捷”写法,绝不是随意乱写、任笔赋形,而是具有严格规矩的。看似无法,实则法度森严,其要素为形质和性情。唐人孙过庭《书谱》云:“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形质是基本的,形质成而性情见。草书由于牵连,自然要用使转,但一味使转,而无起伏顿挫,易趋浮滑,是无“性情”可言。因此,凡正书的用笔 方法 ,诸如中锋运笔,提按顿挫,轻重疾徐,逆入回锋等,在草书中无不具备,即古人所云“作草若真”。草书学习尤须熔冶各体,使其变化更多。诚如清人刘熙载《书概》所说:“草书之笔画,无一可移入他书,他书之笔画,草书却要无所不悟”,“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与“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都是古人草书所展现的“紧凑处神采茂密、疏旷处风神萧散”之艺术境界。 文字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建立于其上的书法,则是作者书写过程中性情之流露,个性之张扬,相比篆之婉,隶之密,行之疏,草书集以上特点于一功,流而畅,畅而狂。“一画之间,变化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草书笔画蕴含着无限风情,彰显着跌宕起伏的魅力,其中章草率意中不失法度;今草笔画连绵回绕;狂草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激情洋溢。它们尽展书法的博大魅力,秉承着中华 传统 文化 的深厚底蕴。有如张旭草书《古诗四贴》,笔画丰满,无纤弱浮滑之态,行文跌宕、奔放纵逸、动静交错,尤如云烟缭绕,被堪称为草书巅峰之篇。又如怀素《自叙贴》,笔落惊风、纵横驰骋、无往而不收。起笔如狂风乍起,收笔则如暴雨骤至。笔意连绵,一气呵成。然而草书不仅仅有形,也显意。它擅于寄寓发挥书写者的兴致与情感,每一个字中都深藏着一份情感,每一笔都酝酿着一种情绪。尤其是狂草,历来书者都不求一点一画的得失,只借其简单的点画线条来抒发胸中澎湃的情感。
草书之妙,妙在结体精巧而百态奇
草书的结体特征,既有或左伸右缩,或左缩右伸,或长或短,参插争让以及趣长笔短,点画合多于开,缩多于伸、移易位置、减省笔画、连缀字形等特点,从而改变了正书的基本形态,行笔更为纵逸奔放。再则,即使同一字,常有不同的写法,所谓“一字之体率有多变。”又有诸如“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八面四方,有如布阵;纷纷纭纭,斗而不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破”(解缙《春雨杂述·论 学书法 》)等等之千变万化。因此,草书的结体,每每千姿百态,极尽奇妍,所谓“众巧百态,无尽不奇”。换言之,草书是各种书体中最富变化,亦是最难捉摸的一种,故前人有“草体无定”之说。
书法艺术离不开“势”,书家之论笔势,好比兵家重形势,因势生形,遂成结体。草书的形态,也是笔势往来的结果。形态只是外形,而笔势才是支配控制形态的要领。《续书谱》中论草书说:“横斜曲直,钩环盘纡,皆以势为主。”项穆则进而引申之:“随情而绰其态,审势而扬其威。每笔皆成其形,两字各异其体。草书之妙,毕于斯矣。”所谓的“书可观而不可尽”、“有余势则隽,有余笔则清,有余纸则宽,有余意则远”、“笔短意长”、“一笔写完,不可势尽,不可力竭,不可呈泄殆尽,给人以声嘶力竭之感”等等,全是善书者的 经验 之谈。正是由于草书用笔之势不可尽,纸不可满,意不可阑,力不可竭之种种“蓄不尽”、“敛有余”之“笔势”的存在,方可体现出草书艺术之诡异至极、魅力无限;也就是由于这魅力之无限,吸引着无数的书写者、欣赏者乐此不疲。
草书之妙,妙在章法势贯而气息通
章法是书法的布局。草书佳作,“观章见阵”。从一点一画,一字一行,乃至整篇,笔势相贯,气息相通。《书谱》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可见章法的高下,又关系到点、画、字、行。包世臣把结体称之为“小九宫”,章法称之为“大九宫”,既含有结体和章法之间的原理想通之意,所谓“阶梯在字内,章法在字外”;又说明章法是以结字为基础的。正由于两者关系密切,因此,草字的结体和章法,其组合原理同样是相通的。一字有一字的结体、一行有一行的布局,通篇有通篇的章法,这是一种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的协调、关联、互为因果的完整、和谐统一。康有为有言:“异态新姿杂笔端,行间妙理和为难。”在整篇作品当中,字字相插,行行相争,相争相插处互挤互拥,相让相避处又遥相呼应,磊磊落落,洋洋洒洒,以至于通篇的大小开合,奇正错落,虚实相生,满纸盘旋,内气充盈,体现出草书狂放瑰奇、气势贯通又纵逸多姿的艺术风格。正如《艺概》所说:“章法要变而通”。
草书是时间的艺术。它不像绘画那样可以多次着墨、设色。时间上的不可逆性使草书成为各种字体中最讲究即兴发挥的。如果说篇幅较小的作品在书家的一番经营之后,尚可全篇控制的话,那么,大幅的作品则是随着书写的渐渐展开而“神融笔畅”,外在的笔墨形态图画出书家心理的波澜起伏。草书又是空间的艺术。尤其是大幅的狂草作品,艺术蕴含更加丰富,往往枯与润、浓与淡、滞涩与酣畅、紧密与疏朗、简率与严谨等等相映成趣,充分昭示出自然的感受,是对宇宙人生的最全面的审美观照。狂草章法是书者经过长期的追求的积累,在一种忘我的状态下以一管毛笔引领管带,照应首尾,结构通篇。而布白则是翰墨点线的反衬,构成整幅作品的有机组成部份,巧妙的布白能使通篇产生游龙出水,云烟飘动的效果。一幅优秀的狂草作品,最能表现草书顾盼有情、精神飞动、全章贯气的章法艺术效果。具有出人意表,天真自然的艺术境界。是有意与无意的会合,是期与不期的交融,是来自于人而又超越了人力的“优格式塔”结构,这也是所谓狂草超越“视觉”的优势所在。《自叙帖》全篇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势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既充份表现了怀素书时快意、自得、激奋的状态,又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无法移易的“完型”结构。
草书之妙,妙在意境抒情而意蕴达
在各种书体中,草书最易流露书者的情感,反映书者的个性,所以它是最善于表情达性,表现自我的一种书体。“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草书尤为如此。草书线质线性的飞旋流动,富有生命情感之美是书者心灵的写照;运笔行笔虚实、刚柔、顿挫、疏密、迟速,线条的飞旋、富有力量精神之迹是书者情感的体现。草书与书者的心灵息息相通。夏云奇峰、担夫争道,高峰坠石、嘉陵江声,还有飘摇的水草,猎猎的红旗,万物形象里都蕴含着草书的意蕴,“囊括万殊,裁成一象”。
草书的意境美,是书家在艺术上达到高度成熟的标志。是指作品所表现出作者在精神、审美、风格,及对欣赏者所产生的感染力的艺术境界。“他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艺概》的这一论断可以看作是“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的一种概括。
千年以来,“精魄超然,神采射人”(唐·张怀瓘),一直被认为是草书的极致。而草书中的狂草艺术最能表现“书如其人”。《艺概》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书如其人”,道出了书法艺术创作的个性特征,尤其道出了狂草书法的意境之美其实是来源于高尚人格之美。
狂草打破字间大小和分行布白的通常规律,竭力强化疾涩、浓淡、润枯、重轻、往复、抑扬、向背、疏密、欹正、聚散……等等对立统一的多种因素,以惊险的使转为形质,在使转中举重若轻地掣动点画,把个性发挥提高到最中心的位置。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有一段热烈赞扬张旭狂草的文字:“喜怒、困穷、忧悲、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欲草书焉发之。于物,见于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日月列星、风 雨水 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於书。”充分评价了狂草特有的艺术本质和效应。草书到此境界,已经心物一如、神而化之,完全脱离了实用意义,是一种纯粹的高度的艺术形式。这样的境界也同样体现在《自叙帖》中,全帖自首至尾,书家随着感情的起伏波动,书写的气势愈来愈盛,字亦越来越大。书作由平稳渐趋跃宕,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把炽烈真实的感情渗透到作品由点画使转构成的艺术形象之中,充分体现了怀素驾驭狂草的非凡水平和自然天成的意境之美。
所以,优秀的草书作品,聚天地万物之灵气,体现生命的张力,正所谓“世间无物非草书(清·翁方纲)”。草书之作,乃书家之功力、学识、精神、素质、审美境界乃致文化之修养盖为之重也。故曰:草书者,法度功基无虚也。如明之草书法理,作之草书妙品,奚可同曰而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