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历史上最好的管理者
刘邦!
(刘邦即位后,在一次庆功宴会上问大臣们为什么他能得到天下,而项羽会失去天下?有大臣回答说,皇上赏罚分明,而项羽赏罚不明.刘邦答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成功失败全在用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而我能重用他们,所以我取得了天下.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被我消灭了.")
他的管理:
1、约束行为,以待天时。
刘邦志在获得大奶酪,收敛了自己流氓行为,“妇女无所幸”“观其志不在小……此天子气也”,攻下秦都,封咸阳府库,以待项羽。占天时,积蓄力量,主动作为。项羽则占有刘邦打下的咸阳,焚秦宫室,毁阿房宫,抢劫妇女,掠夺财宝,显示出志大才疏,不重视在百姓中树立形象,军队纪律涣散,逐渐失去人心。
2、约法三章,昭信天下。
汉王刘邦听萧何计策,约法三章,取信于民;项羽焚烧秦宫室,掠美人财物,成为刘氏大仁大义的反面陪衬。
3、屈尊揽才,接受忠谏。
大将韩信、谋士张良、相国萧何,像陈平、周勃、夏侯婴等人才济济,俱为所用。筑台拜将,亲授帅符。对有利于得到大奶酪的要求、计策,迅速决策;项羽则优柔寡断,终妇人之心,用人必亲近,不会用人,加上决策失误,最终失去大好机会。
4、用人以才,不论出身。
刘邦接受谋士的建议,用人不论身份和名声。韩信受辱胯下,陈平盗嫂,樊哙乃杀狗屠夫。至于文化人如郦生、陆贾、李左车、蒯彻等亦尽为之用,以展其才,这叫用人之长,容人之短;项羽任韩信为执戟郎,大材小用,不会用人,不会识人,贤愚不分,任人唯亲,项氏集团奸细内出,终坏大事。
5、能识大体、顾全大局。
刘邦能审时度势,伺机以待天时。这是刘邦认可的比较理性的思考。项羽则刚愎自用,感情处事,加之妇人之仁,不识大体,最终毁掉最可能获得大奶酪的大局。正是,“长城”非他毁,自毁也!
6、隐忍屈辱,不乱大谋。
一个人有野心或雄心谁都管不了,能在巨大的屈辱面前当孙子或装孙子,不是谁都能行!刘邦行!项羽不行!大丈夫能伸能屈,从这一点也可以预见出,谁最后可能获得胜利了!刘邦兵败,蓄积力量,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兵败,认为“天亡我也”,不过乌江,自刎垓下。
7、大的气量,能容他人。
刘邦能容纳那些有个性的人才,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大将军韩信攻克齐地,自立假齐王,并奏报刘邦。刘邦接到奏报,正在犹豫。张良一捅他,刘邦马上反应,“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不做假齐王!”于是封韩信为齐王。项羽则好大喜功,乱封诸王,引火烧身,四面树敌,成众怨之的。虽然,人们敢怒不敢言,但是义军内部已是貌合神离,只保留着一种可怕的团结局面。
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可以说刘邦有用人的专长,加上那些谋士的策划与参谋,基本成功完成了关键的几件大事。刘邦也敢于在登基做皇帝后的大宴群臣的庆功会上公开讲,自己的能力不及“三杰”(韩信、张良、萧何),又很不谦虚但很实在地说道,“我能用之!”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刘邦则善于“将将”(统帅大将)。项羽不懂知人善任,气走了亚父范增,众叛亲离。
刘邦十二项第一
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
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
3、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
4、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
5、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释放奴婢”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奴隶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皇帝。
6、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实行“十五税一”低税率的皇帝。
7、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财政支出紧缩政策而提倡节俭的皇帝。
8、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制定礼仪从而巩固皇权的皇帝。
9、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下“求贤诏”在全天下广招贤士人才的皇帝。
10、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诗的皇帝,其诗作——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
1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的皇帝,从而为汉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思想治国奠定了基础。
1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
刘邦之最
毛泽东评论:刘邦是封建皇帝里面最厉害的一个。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豁达大度的皇帝。
刘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所创立的汉朝统一长达400余年,
刘邦作为汉唐盛世之一的大汉盛世的肇基者,其伟大历史功绩为后世所称颂与敬仰。
刘邦是汉族族名的开创者,经过他的开创以及其后世子孙皇帝的进一步开拓发展,汉族成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族名,汉人成为中国人的代称,汉语成为中国语言的代称,汉字成为中国文字的代称、汉学也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代称。
刘邦是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和汉文化的保护者。作为楚国人,刘邦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结合、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大融合,从而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汉文化,也拓展了多元的中华文明。
刘邦消除分裂纷争状态、结束横征暴敛的历史,由统一到马下治理而达到天下大治,开创了雍容大度的政治局面,从而保护了汉文化的发展,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他结束了从夏朝到战国近千年中国奴隶分封制的状态,从而开创了真正的统一时代。他结束了从周朝东迁到秦朝570多年天下纷乱不止和统治者横征暴敛的历史局面,从而开创了一个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低税率时代。他结束了秦朝摧残文化打压言论的暴政,开创了雍容大度的政治局面和多元的兼容并包的文化格局。他一统中华,从而开创了具有400多年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汉也成为整个民族的代称,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汉唐盛世也成为中华名族发展史上最骄傲的时代。他由平民登上帝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布衣将相”的局面,结束了“血统贵贱论”,实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神话,成为激励着平凡的人特别是下层人积极奋斗从而不断走向成功的光辉典范。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皇帝,他统一中国,通过消灭异姓王、迁徙六国强族到都城周边加以控制,彻底结束了从夏朝到战国近千年中国奴隶分封制的状态,他制定休养生息政策,结束了自公元前771年以来周朝东迁后到秦朝570多年天下纷乱和统治者横征暴敛的历史。
在三国里,诸葛亮事必躬亲,他是合格的管理者吗?
如果诸葛亮都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的话,那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就真的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是合格的管理者。
大家要搞清楚一个事实,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合格的管理者,不是看他是不是事必躬亲,而是看他所管理的企业或者国家,是不是蒸蒸日上越来越好,简单点说,就是他管理的企业效益是不是越来越好,老板和员工挣的钱是不是越来越多;如果管理的是国家的话,那就要看他所管理的国家是不是越来越强盛,社会风气是不是越来好,百姓生活水平是不是大大提高。
这些才是真正的管理,才是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合格管理者的标准,决不是凭一个简简单单的事必躬亲来衡量。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再换句话说,如果某位管理者虽然事必躬亲,但他所管理的企业或国家越来越好,那他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管理者;反之,某位管理者不事必躬亲,可是他管理的企业或者国家越来越乱,那他就不是合格的管理者。
我们再来回看诸葛亮的成就,作为蜀汉的丞相,对外在刘备兵败夷陵之时,是他临危受命与东吴达成和解,化干戈为玉帛;当南方出现叛乱,也是他第一时间率领大军五月渡芦,七擒七纵收复孟获,维护了国家统一;对内他打压贵族,依法治国,使百姓安居乐业;他修筑山河堰等水利工程灌溉农田,还首次设立“堰官”,开了设水利官管理都江堰的先河,他在都江堰设立的一个石标尺,直到1980年才被新的尺子换下,他还改良蜀锦,鼓励种桑,让百姓丰衣足食,直到今天,蜀锦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样的诸葛亮,就连和他颇有些嫌隙的《三国志》作者陈寿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
像这样的成就,试问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有几个执政官可以做到?
还有很多人批评诸葛亮事必躬亲,导致蜀汉没有优秀的接班人,但问题是,人才这个东西本来就是稀缺的,当时蜀汉就一州之地,而魏国占据天下九州,即便按照概率来算,你说哪个国家的人才会更多一些?
更何况,即便是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诸葛亮依然留下了蒋琬、费祎、和姜维等一批优秀的继承人,至少在之后的40年里,当魏国和东吴朝堂里杀得一塌糊涂,权臣争权夺利相互残杀,君王父子相互猜忌火并,大臣与皇帝也是杀来杀去,多少无辜百姓失去生命;蜀汉朝堂里,每一次权力交接都是非常平稳的度过,没有大规模的冲突和厮杀,这对国家和百姓而言,哪怕对于皇帝而言,这就是最好的管理!
最后,凭诸葛亮所取得的这一系列成就,不要说他事必躬亲,就是他什么事都不管,整天带着妹子游山玩水登高峰,他也是最优秀的管理者之一。而所谓的管理学,远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复杂,与事必躬亲更没有毛的关系!
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我国古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有关的介绍如下:中国古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以人性理论为基础对人的全面认识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和韩非等思想家,都有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认识,对现今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说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只是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 语·阳货》)美国汉学家黄仁宇先生认为,孔子倾向于性恶论。但是,孔子在“畏于匡”时,曾说过“天生德于予,匡人其如予何!”神圣的上天所给予他的德,当然不可能是不良之德。这种“天生之德”是不是近于善呢?还有,孔子一贯主张“忠恕”之道,“忠”为尽己为人之谓;“恕”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之谓。实行“忠恕”之道的前提,必须是主体本身的心情要端正,否则,只能导致恶而不可能导致善,孔子提倡恕道,说明对人心的善良是有信心的。另外,孔子强调德治的基本前提是以人性近善为出发点的,这也是中国儒家的基本出发点。孔子没有直接说出人性本善本恶,但他非常强调后天的“习”。正式探讨孔子人性假说,其重点在于“习”。它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有着借鉴作用。 孔子所说的“习”是指后天的成长环境和道德实践。不同的“习”会塑造不同的人。关于怎样“成人”问题,孔子认为“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孔子是针对不同人的成长环境和道德实践来说的。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不同“习”即企业管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素质的员工。一般来说,管理原则都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每个公司制定规章、程序、工作进度、安全标准和职务说明书,所有这些都隐含着假定人的本质或善或恶。人力资源模式对人性假定是近善的,即对工作并不是天生就厌恶的,人们要求对自己参加拟订的目标作出贡献,绝大多数人能运用更多的创造力、责任、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超过了他们现在所任工作的要求。因此,管理者的基本任务是设法利用未开发的人力资源,必须创造出一种环境,使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竭力作出最大的贡献。(二)“性善论”人性说 孟子的性善论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人性学说。性善论的人性论是孟子伦理道德、仁政学说以及成人理论的基础。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人皆有“四善端”。孟子认为,人都有不忍之心。他举例说,“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公孙丑上》)这是为什么?孟子认为:“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按照孟子的理解,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所以为人的尺度,没有这“四心”就不是人。而这“四心”是具有道德属性的:善的道德属性来源人性本身,只不过这“四心”仅是善“端”,还未全部展开或扩充。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羞恶之心是义之端,辞让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端”即始端,孟子将这四端比喻为“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公孙丑上》)“四心”若火之始燃,泉水之始流,“四心”只要扩而充之,就可以成为仁、义、礼、智四德。 人的善端是先天的,不是外铄的。孟子认为,人的四个善端,即道德心理并不是后天所具有的,而是与生俱来的。他在《告子上》又强调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矣。故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孟子认为人性为善这是共同本性,人性是平等的,道德也是平等的,这种人性的假设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激励,发展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为组织目标而奉献的愿望的意愿,所有这些都现存于人们的身上,而不是管理部门赋予的。管理部门的责任在于使人们有可能认识到并自己去发展人的这些特征。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对自我能力或潜力的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开发过程,在这个开发过程中,关键在于开发一个自强不息的为善素质。(三)“性伪之分”的人生说 荀子主张“性恶”,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性伪之分”。所谓“性伪之分”,首先是“性”,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正名》)这就是说,生来就是这样的叫做性,性是有阴阳相结合的气所生,主观精神同外界事物相接触产生一种感应,不经过人为而具有的自然本能叫做性。所以,荀子又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性恶》)性是自然的(“天”)所赋予的。其次是“伪”,荀子说:“可学而成,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性恶》)又说:“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名》)这是说,经过学习、思想、积习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而形成的,叫做人为,即“伪”。比如,人学习礼仪,懂得“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性恶》),“文理隆盛”(《礼论》),这是人为的结果,礼义文理是社会的产物,根本不存在天赋的道德观念。 荀子在“性伪之分”的基础上,指出人性“好利恶害”,“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所同也”。(《荣辱》)而“好利恶害”是人的自然属性,他明确指出:“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性恶》)荀子“好利恶害”的自然属性就是人之性恶的明证。 荀子在《礼论》中指出: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是怎样起源的呢?人生本就有欲望要求,即有好利恶害的要求。有欲望得不到,就不能不追求,欲求要没有一定的限度和界限,就不能不争。争就乱,乱就不可收拾。 荀子的性恶论及其“隆礼”思想由来的见解,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可借鉴的价值。在用人的过程中,是可以借鉴的:人是社会的人,不同层次的员工会有不同的欲望,如何满足这些欲望,调动其主动性,这里有个“度”的问题,也就是有一个等级的满足程度问题;人都有对权利的欲望和渴求,这是人之天性。上级对下级合理授权,是成功地用好人的内容之一;授权应该有个限度,可以把权利与责任联系起来,也可以在授权的同时集权,无论以何种方式授权,都不要超过“度”。适时适当地授权于下属,既能满足人对权利的欲望,又能调动人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四)“见素抱朴”的人性说 在人性问题上,老子主张复归于璞,这是与他崇尚的“自然”、“无为”的逻辑相吻合的。老子的“见素抱朴”(《十九章》)的人性论是“明自然之道”和“守自然之德”两个相互联系的观点构成的。 见素抱朴,未染有色的丝叫素,未雕为器的木叫朴。“素朴”就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见素”则明自然之道,“抱朴”则守自然之德。“抱朴”,就是保持自然的纯朴自然,这是老子人性论中的一个中心观念。老子认为,宇宙问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人的本性也是这样。他指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六十四章》) 什么是“朴”呢?老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朴”有三个特点。其一,内心无利害则外物不伤害;其二,柔弱道之用;其三,心气平和则精气充足。 老子的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人性自然,人性无善恶之规定,人性没有先天的道德属性。人性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或善或恶,都是叛逆了人的自然本性,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异化。正是在这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他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从而返璞归真的成长之道。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见素抱朴”具有方法论意义。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不少企业家也正是从这里汲取养料的。人的本性是纯净的,童无邪,璞无瑕,作为企业如同人一样,企业存在于世的价值追求是什么,一方面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必须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就有一个为社会效益的问题。这里就涉及其“见素抱朴”的价值追求。(五)素朴自然的人性说 庄子思想渊源于老子的自然主义。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观点,批判世俗社会对人性的桎梏,通过无限扩大相对的思维方式,达到“齐物”、“无己”,从而获得精神自由。 与儒家继承商周以来的“天生承民”的传统观念不同,庄子从自然主义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界的万物一样,仅是“造化”之功的一物而已,“造化者”并没有给人特殊的地位。庄子说:“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庚桑楚》)显然,庄子把人性理解为人的本然存在状态。
中国古代著名管理学家的事迹,800字以上,写一个人就好,包括思想和历史背景。
古往今来,成功的领导者一批又一批走上历史的舞台,以彪悍的能力和超前的智慧掌握时局、扭转乾坤,以耀眼之姿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么这样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个人素质呢?这个话题被讨论了很久,每个人也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国外的国内的成功企业家的传记很多,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也各不相同。在这么多的企业家群体中,我们很难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反而他们独自拥有的个人魅力和个性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企业家近似疯子,有的企业家非常吝啬,有的企业家很暴戾,有的企业家几尽沉溺于酒色。但是所有这些好像并不妨碍他们的企业的成功,反而成了他们各自成功的方法和绝招。但我们深入研究,不难发现企业家纵有各种个性但所有领导者其实都具备两个共性的素质,这就是仁心与智慧。
有关领导者应该具有的两个素质是仁与智,中国古代的名相管仲曾经与齐桓公有过一番精彩的讨论。《史记》记载,桓公谓管仲曰:“寡人有大邪三。不幸好畋,晦夜从禽不及,一。不幸好酒,日夜相继,二。寡人有污行,不幸好色,姊妹有未嫁者,三。管仲曰:恶则恶矣,非其急也。人君惟不爱与不敏,不可耳。不爱则亡众,不敏则不及事。” 这段对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齐桓公对管仲讲,他有三个很大的缺点,一爱打猎,玩到天黑了也不停止;二好喝酒,日夜不停;三好女色。管仲对齐恒公回答说,这三个缺点是很严重,但不是最重要的,领导人最不应该的事是不爱护下属和不勤政。不爱护下属就会失去别人的拥戴。不勤政就做不好事情。没错管仲其实在这里所提出的领导者应具有的两个基本素质就是勤政和爱民。中国古代的圣贤周公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千古佳话也是围绕勤政和爱民的管理思想而被后人传为佳话的。可见对于中国人而言,勤政和爱民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勤政和爱民比较通俗的讲法,从更高境界来讲,领导者的两个基本素质就是仁和智。
管仲为相期间,曾多次向齐桓公说仁心的意义,并多次劝谏他要以仁待人,可见这位圣人远见之高。仁就是领导者体恤下属的爱心,及领导者对社会及公众的责任心,它体现了领导者的涵养与人性。而智慧是领导者的勤勉和努力的结晶。
它体现了领导者的职业道德和执政能力。仁心与智慧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其中仁心是智慧的基础,而智慧是仁心的表现和要求。
仁心就是仁爱之心,仁爱是儒家思想弘扬的重要精神之一。企业家具备的仁心是有别于亲爱和爱情的血缘之亲,它是基于“仁”的社会道德伦理修养。孟子说过“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由此可见,仁心包括关爱与尊敬两个方面。企业家的仁心不仅体现在关爱员工上,还要对员工及周围的人要有所尊重。西方的企业领导人其实非常重视尊重和关爱员工。摩托罗拉公司的前总裁保罗高尔文在听说企业员工或其家人生病时,总会向员工推荐医生并代为支付医疗账单;泰国本田公司的社长市川永次身为日本人,但每天却在工厂准时播放泰国国歌,升泰国国旗,并与员工一起敬礼,以表对泰国员工的尊重,从这些事例看出,仁心其实是企业家应该首先具备的道德修养,只有有仁心才能避免“亡于众”。企业家才能得到员工的拥护和爱戴。企业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这里的智慧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企业家应该勤奋敬业,另一层意思是企业家更应该善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智慧。慧思不仅体现了领导者的职业精神还体现了管理者的执政能力。勤奋敬业是企业家慧思的最基础的表现。无论是美国的韦尔奇,还是日本的松下幸之助,还是中国的张瑞敏,其实都是勤奋的模范。勤勉是企业家成功最起码的条件,而高明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艺术才是慧思的更高表现。纵观成功的企业家无一例外的都是集勤勉派与善于思考的慧思者。
仁与智是企业家具备的最基本的两个素质,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把仁心与慧思辩证的结合起来。只有关爱与尊重员工,这个企业才会达到“上下同欲”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只有企业家自身拥有勤勉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领导智慧,这个企业才能实现“以德服人”和管理成本的最低化的良性发展之路。仁心和慧思也是中国化管理中企业家必修的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