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故事简介?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扩展资料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禹会村遗址,禹会也称禹墟,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地考察发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为50万平方米。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龙山文化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故事及治水方法
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故事及治水方法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大禹治水的故事,其故事背景是上古时期,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大战,最后共工败在祝融手下,怒撞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洪水泛滥。最后只得请来女娲娘娘收拾这烂摊子,将天上的窟窿补上,但民间的洪水之灾却成了遗留问题。
直至三皇五帝时期,华夏民族成为一支稳定的部落力量,鲧、禹父子授命,治理黄河水灾。鲧治理黄河水灾耗费了九年,仍为见其效,当时的首领舜降罪于他,革去官职,流放羽山。经过众人举荐,这项任务便由鲧的`儿子大禹来继承。大禹深知肩上担子沉重,授命后当即收拾行囊与妻子告别,此时妻子正怀上了大禹的儿子,但为了不阻碍丈夫的志向,隐瞒不予告知。
大禹带领着伯益、后稷等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实地考量了各地的水文地理,山势脉络,而大多地方都在穷乡僻壤之地,条件极为艰苦,大禹一行人手持准绳与规矩,走到哪里便测量到哪里,足迹遍布黄河沿岸。
在勘测的过程中,大禹亲眼所见当地百姓深受水灾之害,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看到民众眼里的挣扎与期望,大禹心中更加坚定了不治水灾不言归家的决心,十三年期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未曾见过他刚出世的儿子。
最终大禹成功治理了黄河水灾,驯服了咆哮奔腾的黄河,使其平缓地流入渤海,黄河沿岸的田地皆成为了万亩良田,百姓安居乐业。
大禹治水的方法
三皇五帝时期,大禹奉皇帝舜的命令,继承父业,负责治理黄河水患。大禹总结吸收了父亲鲧治水期间的经验教训,从堵截治水的方法中总结出了一套新的治水方法,疏导治水。
大禹认为想要缓解黄河灾情吗,最佳的方式就是将其水量均匀分布,引导其顺利东流如海,也就是疏导的方法。并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原分为九个州,分别是冀州、青州、徐州、衮州、扬州、豫州、雍州、荆州,并由此将这片山山水水作为一个整体,欲治水先治山,将这九州的土地疏通平整,创造了大量肥沃的土地。经他治理过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通过治山,使得疏通水路,不造成堵塞泛滥的情况。
接下来就是理通水脉的工程了,与水周旋需要的是智慧,水之理,遇柔则柔,遇刚则刚,刚柔并济,实难掌握其运理。大禹运用他的智慧,解决了黄河河段上的各类问题,最具代表的就是黄河上游的龙门山河段。龙门山处于梁山北面,大禹从甘肃积石山引出的水路恰巧被龙门山给挡住了,勘察地形,大禹当即决定凿开龙门山。但是偌大的龙门山该从何处下手呢?大禹计划了一个省时省力的方案,只开凿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便将水成功引入。因为龙门地势颇高,很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但仍能看见很多鱼在拼命地向上而跃,便成就了“鱼跃龙门”的景象。
大禹治水是哪条河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流域水患严重,每逢秋收时节,一场黄河泛滥便会导致颗粒无收,大量种植田被荒弃为废田,整治黄河水灾问题成为了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尧舜时期,黄河流域水文情况极不稳定,时常泛滥,严重影响沿岸百姓耕种生活。为解决洪水泛滥问题,尧召集部落首领进行商讨,众人皆举荐鲧负责平息洪水灾害,鲧采取障水法,在河岸两边建立堤坝,水涨多高,堤坝就建多高,如此消极工程未能解决水患,反而加重灾情,治水九年期间,鲧治水不利,被当时继位的舜降罪流放。
舜在位期间,同样重视黄河水灾一事,任命禹继任治水之事,为了不重蹈覆辙,禹采用疏导方法来治理黄河泛滥问题,虽然工程极为浩大,但成效显著,耗时十三年,大禹最终功成身退,载誉而归。
自此从中国古代历朝史书上记载的水灾,虽时有发生,但都得到了较好的整治,汉唐之后,黄河流域的植被大幅减少,导致古都重镇皆成为不毛之地,众多的人文遗产消失殆尽,黄河流域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历史上数度更改河道,濒临枯竭,沙土沉积导致河床抬升,地上河问题更是亟待解决。
进入现代以来,环境问题已上升至重要问题,人类与自然的抗争也逐渐向和谐共处过渡,希望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能崇焕生机。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尧的时候,中原地带就经常闹水灾。常常是洪水漫天、无边无际,围绕着大山,淹没了丘陵,使老百姓叫苦连天。尧当时也向各部落首领访求过能治洪水的人。当时大家一致推荐了鲧(gǔn)。尧对鲧是不满意的,曾说:“鲧为人好违抗命令,摧残同类,是不能胜任的。”但大家说没有比鲧更合适的人出来治理洪水了,因此尧就同意鲧去试试看。
果然,鲧去治理洪水,只知道筑坝挡水,结果经过了九个年头,洪水仍然没有消退。这时候,舜代行了尧的职务,他在外出巡视时发现鲧治水不力,就立即下令撤了鲧的职务,并将他放逐到僻远的羽山地方。鲧最终死在了那里。
舜登天子位以后,他最大的心事就是为老百姓治理好洪水。于是他打开国都四面的城门,请四方诸侯及十二州首领都来反映情况,议论天子的言行,替天子提意见和建议。他问大家:“谁能光大尧帝的事业,努力工作,治理好洪水,我就请他当辅政官‘司空’。”
众人都说禹可以胜任这个职务。
于是舜就说:“啊,不错!禹,你来治理洪水,可要恪尽职守啊!”
禹跪下向舜叩头,想将司空的职务让给后稷、契和皋陶。但舜说:“你很合适,不要再谦让了。你现在应该到工作岗位上去负起你的责任了!”
于是舜就让禹带着伯益、后稷做助手出发治水去了。这时候,禹与涂山氏女儿结婚刚四天。禹为人仁爱可亲、诚实忠厚,工作勤勉谨慎,手脚又灵活、敏捷。他感伤自己的父亲鲧因没有完成治水大业而受了惩罚,自己便吃苦耐劳、殚精竭虑地从事治水工作。他随身带着测量的准绳,登高山立标志,跑九州测地形,不顾暑热冬寒,不顾雨雪泥泞,日日夜夜奔走在治水工地上;他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甚至听到自己刚出生的儿子的哭声,都不进去看一下妻子和孩子;他自己饮食、衣着节俭,住房简陋低矮,可是治水兴修水利,却愿意出大钱、花大力气。就这样,整整十三个年头,他带领众百姓开辟了九州的道路,疏通了九条大河,整治了九个大泽,开凿打通了九座大山,终于用疏导的方法治好了洪水,安定了九州,并且命令伯益教百姓在低湿的地方种稻,命令后稷教百姓种各种庄稼。于是,使五千里见方的地带成了鱼米之乡,使各方的部落都来进贡。
禹为国家建立了大功以后,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舜也经常与禹对话,共同商讨治理天下的方略。有一次,舜对禹说:“啊!大臣啊,应该是我的大腿、臂膀和耳、目,你们要帮助我为百姓造福。如果我有什么邪僻不正当的行为,你们应该向我指出、匡正我,而不要当面恭维我,背后说我的坏话。”
禹说:“帝说得很对。做天子,最危险的就是善恶不分,听不得批评的意见。”
舜又说道:“我想发展六律、五声、八音等音乐,用以来体察政治、宣扬礼义智信,你看怎样?”
于是,禹就作了名叫“九韶”的乐曲,一边用以祭祀山川神主,一边用来警喻掌权的大臣和天子。例如有一首歌曲的歌词这样唱道:天子明哲啊!大臣贤良啊!众事安定啊!又有一首唱道:天子细碎无大略啊!大臣懈弛不进取啊!这样万事就要败坏啊!
舜听了非常高兴,连连说:“是啊,是啊!以后大家要谨慎啊!”于是,就决定推荐禹作为他的继承人。
十七年后,舜在南方巡狩时,死于苍梧地方的山野间。于是,禹带领国人服丧三年。三年以后,禹为了让舜的儿子商均继承帝位,也学舜当时避让尧的儿子丹朱的办法,隐居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可是与尧死后的情况一样,当时天下的部落首领们都不去国都朝拜商均,而是去阳城朝拜禹。禹于是从阳城来到阳翟(dí)(今河南禹县)正式继位。禹接替舜以后,一方面带兵征服了南方和东方的一些部落,使中原地区的百姓有了一个安定的环境;同时,由于治好了洪水,再加上炼铜技术使生产工具有了从石器到铜器的飞跃,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很快,社会物质财富也不断增多。人们除了日常生活消费之外,物资开始有了较多的剩余。于是,财富的私人占有便开始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使原本一个部落内部获取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由全部落人共同分配的原始公社制开始瓦解,社会上出现了贵族和平民的阶级分化。还有,部落之间因战争而抓到的俘虏也不必再杀掉,而是将他们看管起来进行生产。奴隶们生产出来的粮食等除了供给他们生活食用之外,还有许多剩余。部落里的上层贵族便可以获取奴隶们创造的大量剩余产品。于是,原始公社制社会便开始向奴隶社会迈进了。
与社会体制的变化相适应,部落联盟首位王位的继承方法也开始了变化。
禹的末年,他在中原地区的权力已经相当稳固和集中了。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他下令各部落将自己冶炼的铜贡献出来,集中铸成了九个大鼎,象征他统治着九州。禹王有了这么多的特权,他就一心想在自己百年以后将这些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启,而不是按惯例禅让给自己的助手伯益。于是,他便在私下加紧培植启的势力。不久,禹在巡视会稽(今浙江绍兴)时去世。伯益按照惯例先行避让,不料启便乘机夺取了王位。
于是,中国历史上王位的禅让制就被废除了,从此以后,开始了家属世袭制。这也便是我国夏王朝的开始。
传说在远古的尧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作三仞之城,想把居住区围护起来堵塞洪水,做了九年也没做好,最后被放逐到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用水方法为“疏顺导滞”,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淤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感人传说。相传禹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他不畏艰苦,身先士卒,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因为治水有功,舜传位给禹。后来,禹的儿子启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禹便被称为“夏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