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在旧上海的势力大到什么地步呢?
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在旧上海的“上海三大亨”之中,黄金荣爱钱,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杜月笙曾经说人生在世三碗面,既人面、场面、情面 。杜月笙到处结交朋友,视金钱如粪土,重情义,为人不张扬。在民族危亡之时态度坚决,尽散家产,踊跃捐款,沉船阻敌,组织铁血出奸队。他虽文化不高,但却敬重文化人。 杜月笙非常懂得借势,曾经拜在黄金荣的门下,开始暗中蓄势,利用黄金荣的地位多方交结,拉拢各种关系,培植自己的势力。杜月笙后来的势力和影响在旧上海滩已经超过了黄金荣,可以说杜月笙的名字已成为上海帮会的代名词。
杜月笙从一个小混混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并且成为了现代实业家、社会名流与地方领袖,在商界、军界与政界之间游走,势力范围伸向了金融、工业、新闻报业、教育等诸多领域,成为当时活跃的政治风云人物。杜月笙势力最大的时候,当时上海的社会秩序也是由其控制的,可以说中国的政界、军界、商界、记者名流、土匪等各种人物都需要讨好杜月笙。杜月笙不但能上下通吃,而且左右逢源,经营范围几乎涉及到当时上海滩所有最赚钱的行业,甚至涉足掌握金融的银行业,和控制舆论话语权的报社行业,都是其行业的翘楚,堪称旧上海的''地下皇帝''。
杜月笙非常会做人,并且利用其在上海的关系广结名流,成为活跃在上海的政治人物,他利用自己非凡的投机和商业技巧与许多上海大人物交朋友。杜月笙与清朝的遗老、军阀和政治家、高级官员、名人和富商交朋友。抗战时,梅兰芳誓不为日本人唱戏,靠卖字画为生。杜月笙派人偷偷去购买,使梅兰芳能有钱生活下去。黄炎培没有钱,杜月笙每月给他五百大洋。同时杜月笙捐赠了大量的物资用于抗日,还与戴笠合作搜集情报,并利用他在旧上海的权力开展反强奸和反叛乱工作。抗日战争后,杜月笙担任了当时的中央救济委员会的常务委员。杜月笙还利用红十字会副会长的身份,设立很多医院救助伤病员,并组织筹钱抗日,钱不够了自己掏腰包。
抗战时期,杜月笙靠着自己的关系,发动广大上海各界力量认购国债,自己就占当时发行量的六分之一,也算是为抗战做出了一些贡献。尤其是在日本进攻之下,上海沦陷后,杜月笙率先实施封锁长江的计划,将航运公司的船只破船沉河,堵塞了长江航道,延缓了日本的进攻。杜月笙以其在上海青帮的实力背景,同时具有的大量人脉,以及对时机的准确把握,最终成就了杜月笙在上海的势力地位。
民国时期著名的青帮人物
1、顾竹轩,他是江苏建湖人,16岁到上海谋生,初到上海的他拉过黄包车,扛过麻袋,做过苦工,可以说生活十分艰苦,但是在一次偶然机会,顾竹轩遂拜青帮头目刘登阶,并归其门下。
2、张仁奎,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黑白通吃,就连韩复渠,蒋鼎文都是他徒弟,与上海三大亨”与张仁奎也颇有渊源:黄金荣是弟子;张啸林则是师侄。而政客朱绍良、陈光甫都拜他为师。
3、王亚樵,他是民国时期上海滩传奇人物,连名震一时的青帮头子黄金荣、杜月笙也要让他三分,创立的斧头帮也是上海黑帮第一大帮。虽说他是流氓头子,但从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民众之事。虽说他是杀手,但从未杀过一个平民百信,杀的都是外国贼,汉奸。
4、季云卿,他是青帮继张啸林,黄金荣,杜月笙,第四号人物,并与黄金荣还是结拜兄弟。然而在抗战爆发后,他投靠了李士群做了汉奸,还推荐吴四宝投76号魔窟,成为一名臭名远照的大汉奸。
5、张树声,字俊杰,河北沧县人。他早年在清军中做过官,后加入西北军,中原大战后,他跑到了上海开展帮会活动。他先前加入过青帮以及洪帮,这次到上海更是如鱼得水,以青帮大字辈兼洪帮太极山、长白山山主的身份,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广收门徒,势力因此扩大。
扩展资料
青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又称清帮、安清帮。早先原是清代漕运水手中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结社的初衷全在于保卫自身的利益,与官方作斗争。始建于雍正五年至七年间(1727年-1729年)。徒众昔皆以漕运为业,故称粮船帮。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
传说最早渊源于明代的民间宗教罗教。最初分布于北直、山东等地,后来沿运河发展到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其门徒主要在运河沿岸各埠以运漕粮为业,又称粮船帮或粮帮。其中又分为两派,一是主帮,由浙东温州、台州人组成;一为客帮,由皖北、江北人组成。帮内有帮规仪式,有辈分区别,按辈分收徒。
两岁丧母,五岁丧父,上海滩第一大亨杜月笙如何成就他的传奇一生
提到民国时期威震上海滩的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名头最大的,当属杜月笙。他从一个年幼失去双亲的孤儿,到最后成为上海滩的土皇帝,叱咤风云四十年。他的传奇一生,令人惊叹。
一, 身世凄苦 1888年8月22日,杜月笙出生在上海浦东区高桥镇。这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十五,中元节。杜月笙的父亲叫杜文卿,在上海的杨树铺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米店。听到儿子出生、母子平安的喜讯,他赶忙关上店门,回到家里。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杜文卿思忖着。“中元节,月圆之日出生,就叫月生吧”,于是就给孩子取名杜月生。至于以后大家熟知的杜月笙这个名字,则是他发迹之后,国学大师章太炎给他改的。
杜家米店生意本小利薄,经济困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艰难。在杜月笙两周岁的时候,母亲生下了一个女儿后,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和产后体虚,竟然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杜月笙父亲悲痛欲绝,由于经济窘迫,无钱下葬,只给妻子买了一口棺材,在杜家老屋不远处一块荒芜的田地上安放。处理完妻子后事,杜文卿强打精神,照顾米店生意和两个孩子。由于女儿太小,自己没法照顾,只能送给了一个宁波商人抚养。杜月笙长大手眼通天后,曾经多方打探妹妹的下落,但是全无音讯。
一年之后,有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走进杜家,成为杜月笙的继母,她并没有向传说中的大部分后妈一样,而是将杜月笙视为己出,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杜月笙也因此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可是好景不长,杜月笙五岁时,父亲由于常年劳累和贫病交加,终于倒下了,不久后也离开人世。继母强忍悲痛,将丈夫用棺材盛殓,同原配妻子的棺材并肩存放。奇怪的是,几年后,两口棺材中间竟然长出一棵杨树,像大伞一样遮挡着夫妻两人的遗骸。
虽然父亲去世了,但是继母依旧还是照顾着可怜的杜月笙。但是到了他8岁的时候,继母突然也失踪了,他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为了活下去,只能投奔到舅舅家。虽然家里经济困难,但是舅舅看在至亲的份上,也是收留了他,但是由于经济窘迫,再加上杜月笙顽劣,惹事生非,也是少不了责骂和白眼。杜月笙少小年纪就寄人篱下,过早的体会到人情冷暖,也学会了察颜观色。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由于赌钱,把身上的衣服都输掉了。舅舅最终于无法再忍受这个外甥,把他赶出了家门。看着无家可归的外甥,想起早早去世的女儿,外婆泪如雨下。但是她也没有办法,只能东拼西凑几个铜钱,给他买了身衣服,迈着小脚,送他离开高桥镇。“孩子,以后的路就靠你自己走了”外婆哽咽着说。杜月笙给外婆双膝跪下,满眼热泪说:“外婆,我一定要混出个样子再回来。”说罢扭头大踏步奔向上海滩。
二,初入上海滩
杜月笙初到上海,是经人介绍到一个水果店当学徒。店主见他人机灵,同意让他留下来干些杂活。杜月笙很珍惜这个差事,踏踏实实的干着每样活。逐渐的取得了店主的信任,开始有机会学一些生意上的具体业务。凭借着过人天赋,杜月笙渐渐的成为水果店的顶梁柱,店主也对他赞赏不已。如果他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可能日后会成为一位富商。但是由于年少定力不足,再加上身边一些无业小混混朋友的影响,杜月笙染上了赌博和嫖娼的恶习,并且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由于输钱太多,就私拿店里的钱,很好的差事又让他自己给断送了。尽管又失业了,但是由于杜月笙为人慷慨仗义,机敏过人,因此交往了不少的朋友,这些人大多没有正经职业,但是带他领略了上海滩的花花世界,为他以后吃江湖这碗饭奠定了基础。
三,加入青帮
在和一帮混混哥们干了一段时间的偷摸勾当后,杜月笙深刻体会到,要想在上海滩干成事,必须要有背后的靠山,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帮会,于是他做出人生最重要的决定,选择加入青帮。
先是拜青帮的一个小角色陈福生为“老爷子”,虽然这个人没啥本事,但是人家是帮会成员,杜月笙成为他的门生也算是正式的加入了“组织了”。陈福生见杜月笙是个人才,以后肯定会有所作为,而自己没啥本事,于是不久引荐他到青帮第一大亨黄金荣的府里做事。到了黄府是杜月笙命运的真正转折点。在这里他看到了大人物的手眼通天和挥金如土。他心里暗暗发誓,有一天也要成为像黄老板这样的大人物。凭借着聪明天赋和高明的为人处世手段,杜月笙抓住了机会,圆满完成了交代给他的各项任务,赢得黄金荣和夫人林桂生的信任和赏识,逐渐成为黄金荣的心腹爱将。由于他的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广,能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上海滩家喻户晓的大佬,黄金荣很多棘手的问题都靠他解决,这时候的杜月笙已然成为和黄金荣平起平坐的人物,加上后来和他结拜的张啸林,三人并称上海三大亨。
四,毁誉参半的沪上闻人
和黄金荣张啸林相比,杜月笙的名气和影响力更大。上海人对三大亨的评价是“黄金荣爱财,张啸林能打,杜月笙会做人”。杜月笙靠着开赌场妓院和卖鸦片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有人对他的钱财做过评价:取之于土,挥之如土。他的钱财主要是靠倒卖烟土得来的,当然也是不义之财,他的手上也沾满了很多无辜人民的鲜血。但是他和其他黑帮大佬不同,深刻懂得财散人聚的道理。
他出身苦寒,知道底层人生活的艰难,因此发迹之后经常周济困难百姓。凡有到他门上乞讨的人,他总是嘱咐下人们多给些钱。对于别人有事相求与他,只要是能够办到的总是慨然相助。做人当学杜月笙成为沪上名言。杜月笙曾对人说:别人存铜锭,我是存交情。章太炎为侄子的事情向杜月笙求助,杜月笙办成后专程去看望章太炎,临走还给偷偷留下2000银票。也是这次交往,两人奠定了深厚的友谊,章太炎特意给他改名杜镛字月笙。民国总统黎元洪被迫下台后,躲避灾难逃亡国外,后来归国到了上海,指定杜月笙为其提供保护。而杜月笙带领手下弟兄日夜站岗守卫,保护他的人身安全。黎元洪临走时,其秘书专门为杜月笙写了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这和杜公馆大门口的“友天下士,读古人书”两副对联,成为杜月笙笼络人心的金字招牌。戴笠初到上海,在杜月笙的赌场输了钱无力偿还。杜月笙见戴笠心思机敏过人,不但将钱全部奉还,还专门给蒋介石写了信,推荐戴笠报考黄埔军校。后来戴笠组建军统局,成为蒋介石手下炙手可热的人物。两人后来成为结拜兄弟,有了戴笠的帮忙,杜月笙更加顺风顺水。京剧演员梅兰芳曾经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由于无法演出生活窘迫,杜月笙听说后主动给他送去钱,解决了他的生活困难。张学良在上海时受到斧头帮的威胁,也是杜月笙带他安全脱险。正是由于杜月笙慷慨仗义、广施恩惠,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成为他的座上宾。尽管已经飞黄腾达,但是流氓白相人的出身始终是他的心病。因此他效仿知识分子,脱去短打服装,常年穿长衫,花费重金聘请说书人给他讲历代兴亡史和古今名人传,并苦练书法,写的一手好字。通过自我修炼,杜月笙再也不是当年混迹街头的流氓瘪三,而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商界领袖和 社会 精英。
他对孩子的教育也同样令人称道。杜月笙信奉多子多福,儿女众多。他对后代子女严格教育,这些人后来都生活的很好,有的为国家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涉黑。与之相比,黄金荣没有亲生子女,有一个继子还早年夭折。张啸林儿子留学国外学无所成,归国之后不务正业,后来沉迷吸食鸦片,成了瘾君子,未得善终。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爱国情怀。在抗日战争期间,杜月笙拒绝为日本人做事。为了阻止日本军舰,响应政府号召,带头炸沉自己的商船。他凭借着自己广博的人脉,积极的为国家筹备抗战物资,为八路军筹备防毒面具,有力的支援了国家的抗战力量,同时指挥门人弟子在江南锄奸,大大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而他的盟兄张啸林没有民族气节做了汉奸,后果可想而知,被锄奸队伍击毙。
五,客死他乡
1949年上海解放后,杜月笙不得不离开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地方。此前共产党曾多次挽留他留在上海为人民做事,过去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但是他深知自己罪过很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帮助蒋介石杀害了很多革命同胞,因此没有勇气留在上海。蒋介石也极力邀请他去台湾。他同样也拒绝了,因为知道自己对于蒋介石来说已经没什么用处了,于是带着一家老小到香港落脚。在这里杜月笙已经没有了收入,只能靠着积蓄度日。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已经病入膏肓,他叫来家人,把保险箱里的借条让人当众撕毁,剩余财产仅有10万美元,把这些财产给各位夫人和子女分配完毕,他流着泪对孩子们说:我没有希望了,但中国还有希望,你们还有希望。一代大亨的传奇一生落下了帷幕。
虞洽卿的人物轶事
虞洽卿到上海去学生意后,由学徒而升至跑街,以后又进洋行做买办,可说是风云际会,一帆风顺。当年上海盛传着一个与他发迹有关的“赤脚财神”故事。
1881年,虞洽卿15岁,为谋生计,由其母托同族的虞鹏九带到上海去做学徒。同时到上海去学生意的有两人,一个进南市大王庙某钱庄,虞洽卿进望平街茅家弄瑞康颜料号。据说原定是虞洽卿进钱庄去的。那天虞鹏九先带他们到瑞康,适逢天雨,虞洽卿舍不得穿母亲给他的新鞋,就把鞋子脱下拿在手里,赤脚进店。一进门,由于地上泞滑,且乡下孩子初到大码头,不免心慌意乱,脚一滑,跌了一跤,手脚朝天,活像“元宝”。瑞康老板奚润如见了,连忙起身把他搀起来,仔细打量着这个乡下孩子,竟要了他做瑞康的学徒。
原来,奚老板在头夜做了一个梦,见有一位“赤脚财神”进门。那位财神爷,长面阔嘴,和虞洽卿相象。而虞洽卿进门就跌跤,手脚朝天,又像“活元宝”。“活元宝”滚进门,做生意的人岂不高兴。他以为虞洽卿便是应梦的人,问明虞鹏九后,不让虞洽卿去钱庄,把他留下了。
当然,这完全是一种巧合,是迷信思想与心理作用关系。但恰恰由于这种关系,使奚老板对虞洽卿另眼看待。瑞康是一家小店,只有两个伙计,虞洽卿进去后,因为人生得长大,样子还摆得出,除做学徒应做的例行杂务外,也叫他跟同伙友出外去当跑街。在虞洽卿进店这一年,瑞康桩桩生意称心如意,竟赚了两万多两银子,为资本额800两银子的25倍。全店皆大欢喜,就都说虞洽卿真是“赤脚财神”。当年年终给学徒发“鞋袜钱”,按例是全年12元,奚老板钟意虞洽卿,特别增加,发给他40元之多。
“财神”之称,始于南宋,具体化为明清,有文财神、武财神、五路财神等等。清末民初一个叫虞洽卿的浙江宁波籍商人,被上海商界称之为“赤脚财神”。当时的公共租界中,一条连跨上海商业中心南京路、静安寺路的南北向道路也被命名为“虞洽卿路”。
上海三大亨之二:杜月笙,这个流氓讲文化!
上海皇帝
三大亨里,要说名头最响,声望最高,实力最强,非杜月笙莫属,他是中国近代史里相当传奇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黑帮第一人”和“上海皇帝”之称。
从水果小贩到黑帮老大,从小混混到企业家,从流氓地痞到社会名流,杜月笙是如何做到黑白两道通吃,商界政界无往不利的呢?他都有些什么过人的本领呢?
杜月笙语录
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 人面,场面,情面。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生于1888年,江苏川沙人,早年父母双亡,年少时以卖水果为生,有高超的削梨手艺,故有两个绰号,一个是“水果月笙”,一个是“莱阳梨”。
14岁时,杜月笙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经陈世昌介绍,进入黄金荣的黄公馆打杂,在黄金荣妻子林桂生生病期间,他因尽心尽力服侍而获林桂生赏识,推荐给黄金荣重用。
通过一系列事件,杜月笙逐渐取得黄金荣的信任,让其负责经营赌场“公兴俱乐部”,由于他善于结交,极具手段,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他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生意,开设赌场,大量聚敛钱财,广交名士,不断提高社会地位。
民国总统黎元洪下台后,流落于上海,杜月笙热情款待了他,有感于杜月笙的义气,黎元洪秘书长饶汉祥为他撰写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这副对联他很喜欢,挂在家中客厅两楹之上,因此有人称他为“当代春申君”,此语虽有吹捧之嫌,但也说明他待人处世确有一套,下面几个故事,足以说明这一点。
脾气
一般人飞黄腾达后,都特别忌讳早年落魄的历史,有人提起就会愤怒不已,杜月笙是个例外。每次回故地,都有一帮乞丐围着他,扯开嗓子大叫:“莱阳梨,给点钱!”杜月笙从不生气,反而叫手下多给点。
顾嘉棠是杜月笙手下的好兄弟,一直跟随杜月笙打天下,有外人时,他对杜月笙毕恭毕敬,但私下里,他却总爱拿杜月笙打趣,拿水果送到杜月笙面前:“削一个。”杜月笙总是笑着接过去,从没丝毫不快。
有一次,杜月笙到军阀范绍曾家做客,当时满屋子的人,他一时手痒,拿起一个梨和水果刀,转眼间就将一整只梨皮呈螺旋形削下。有客人看得惊讶,赞叹说:“杜先生,你这削皮的本领真了不起啊。”
杜月笙淡淡一笑:“老兄,亏你还是外面跑的人,我是卖水果出身的,你竟然不知道?”
杜月笙语录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黄金荣与杜月笙基本没发生过利益冲突,唯一一次是在黄金荣退休之后,黄的门徒陈培德犯了案子,被关进淞沪警备司令部。碰巧逮捕陈培德的是杜月笙的门生,这下黄金荣不高兴了,一口咬定杜月笙故意扫他面子,怒气冲冲地要召见他。
第一时间赶到黄家后,杜月笙见一堆人守在黄的身边,可黄却全然不理他,只自顾自地抽大烟。黄不说话,杜只能乖乖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等三筒大烟抽足,黄金荣总算开腔了:“我也老了,愿打愿杀随你们的便。”杜月笙接过话:“您老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哪个敢违抗呢?”黄东拉西扯支吾了半晌,最后才高声吼道:“陈培德犯了什么错?”
这一声吼,把杜月笙吼愣了,陈培德是谁?这种发生在最底层的小事,哪里值得他去关注?但他二话不说,马上跑到门边打电话,安排手下去息事捞人。虽然是被冤枉的,但整个过程,杜月笙一直和颜悦色,不曾皱过一丝眉头。
识人
大律师秦联奎未成名前,托朋友朱如山带他去杜公馆见识一下,进去后看到别人在推牌九,一时手痒,赌了几把,转眼就输了四千大洋,结清赌帐后,他黯然离开,懊恼的表情被杜月笙瞅个正着。
待他走后不久,杜月笙便问朱如山:“你带来的这位朋友,是做啥事情的?”朱如山如实相告,他叫秦联奎,是个开业不久的小律师,原本只说来看看热闹,没想他会下注输钱。
杜月笙把那张四千元的庄票递给朱如山,说:“当律师,用心血,摇笔杆,逞口舌,能有几个钱好赚?我实在不想赢他的钱,请你替我退还给他。”收到钱后的秦联奎十分感激,从此成为杜月笙的头号法律顾问。
杜月笙语录
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在苏州讲学,原本没打算结识杜月笙,但他居住在上海租界的侄子与人发生纠纷,他名声虽大,但无权无势,无能为力,只好拉下脸求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没啥文化,却一向尊重和仰慕知识分子,他帮章太炎的侄子摆平了纠纷,事后又亲自到苏州拜访章太炎,向他报告调解过程和结果,临走时,杜月笙悄悄将一张两千银元的支票叠成方块,压在茶杯底下。
在送了一笔厚礼的同时,又顾全了大师的面子,杜月笙此举让章太炎感动不已,从此对杜另眼相看,他不但引经据典,将“杜月生”改名为“杜镛”,号“月笙”,并亲笔为其修订家谱,将出身卑微的杜月笙变为名人之后。
口碑
1930年,法商水电公司员工罢工,法国驻上海领事请杜月笙出面调解,杜月笙说:“工人薪金每月要加5角,罢工期间的工资要照付。”法商公司答:“罢工期间工资可以照付,但薪金只能增加4角。”杜月笙说:“好,那就说定了。”
没想到复工条约签订后,法商公司却临阵赖账,只答应每月增加工资四角的条件,却不肯支付两千三百多工人罢工期间的工资,工人群情激愤,眼看复工就要流产,杜月笙说:“罢工期间的工资,法商公司不付的话,全部由我来付。”
为此,杜月笙足足支付了30万大洋,但“杜先生”的口碑,也由此深入民间。
杜月笙语录
做事要刀切豆腐两面光。
有一年,金融巨子陈光甫的商储银行遭挤提,他向国民政府财政次长钱新之求助,钱新之让他去找杜月笙,当晚陈光甫来到杜月笙府上,杜月笙对陈光甫只说了一句:“明早开门之前,商储银行见。”
次日上午,商储门口来了一队小汽车,为首的一辆牌号是“7777”。上海人人皆知这是杜月笙的车。杜月笙跨出车门,申报存款三百万元。见杜先生来存钱,挤兑的客户顷刻散去。杜月笙只亮了个相,一场金融灾难便平息了。
处世
孟小冬,人称“冬皇”,大名鼎鼎的京剧名伶。几次与名满天下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唱对台戏,让梅兰芳顿生爱意,梨园同行,惺惺相惜,不久二人便喜结连理。
北平肄业学生王惟琛,是孟小冬的超级脑残粉,因梅兰芳娶了他深爱的女人,怀恨在心,携枪闯入梅家刺杀梅兰芳未果,却误杀了梅的朋友张汉举,事件轰动全国,孟小冬难承压力,加上被梅兰芳原配福芝芳多次欺辱,孟小冬终下决心与梅分手。
几年之后,在杜月笙四太太,也是她的好姐妹姚玉兰牵线做媒下,孟小冬到上海跟了一直仰慕她的杜月笙。1949年,杜月笙60大寿,梅兰芳专程赴上海唱堂会祝寿,街坊们纷纷打趣,不知道杜月笙会不会将孟小冬还给梅兰芳?
电影《梅兰芳》里,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
1950年,杜月笙准备带全家赴法,掐指算了算,一共要办27张护照,这时,孟小冬在旁边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呀?”
杜月笙一愣,当即宣布尽快与孟小冬成婚。结婚那一晚,孟小冬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一生傲气的她,最终也算是有了真正的归宿。
想看杜月笙和孟小冬之间的故事,可以看电影《上海皇帝之岁月风云》,想看梅兰芳与孟小冬之间的故事,可以看电影《梅兰芳》。
杜月笙语录
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
吴开先担任国民党上海负责人时,杜月笙多次托人请他吃饭,但吴看不起杜,每次都拒绝了他。因为请的次数多了,有时实在找不到借口,就先答应后爽约。即使这样,杜月笙依然没有放弃,照样三天两头托人请他。终于有一次,吴被缠不过,横下心来,决定赴约。
这一天,吴开先准时出现在杜家,大门口,杜的总管万墨林正毕恭毕敬地等候;二道门,杜的头号法律顾问秦联奎毕恭毕敬地迎候;到内厅,杜月笙一身长衫,满面春风,见吴进门,起身相接。
看到杜月笙礼数如此周全,吴开先不由心想:前几次答应来时,他们也曾这样等过我吧?试想三人等了又等,盼了又盼,最后没等到人,该有多失望?于是,抱愧之情油然而生。
杜月笙说的第一句话是:“老早就想约吴先生过来坐坐,却因为我这里总是人来人往,实在太忙,所以一直拖到今天。”似乎吴开先此前多次爽约的事,根本没发生过。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含糊说道:“岂敢岂敢。”
此后,两人成为生死之交。
临终
1949年解放前夕,国共双方都在争取杜月笙,一边让他留在上海,一边让他过去台湾,但两边都被杜月笙婉言拒绝,他选择了去香港。
两年后,在香港的杜月笙病入膏肓。处置遗产时,身边仅有11万美元。遗产分配如下:每个太太拿1万美元,儿子拿1万美元,没出嫁的女儿拿6000美元,出嫁的拿4000美元。
然后他让大女儿杜美如打开家里的保险箱,保险箱里装着满满的借条。最少的一张是5000美元,最多的一张是500根金条。杜月笙一张一张全部撕掉,子女们非常不解:“为什么要撕了?”
杜月笙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沉默了一会,他又说道:“借出的,表面是钱,实际是人情,感恩的,永远会记得我们杜家的好。不感恩的,你去要账,可能换来牢狱之灾。”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终年63岁,他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PS:感谢从良匪兵提供资料!下回最后一个,张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