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厚积薄发的事例
历史上厚积薄发的事例:
1、吴承恩:七十岁著作《西游记》。
吴承恩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三十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五十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七十二岁的高龄。
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八十二岁)离开了人世。
2、晋文公重耳:六十二岁成就春秋一霸。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前659年,重耳少年时,因晋献公的宠妃骊姬想要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而对其兄弟施以迫害,便开始流亡,逃到母亲的故国翟国。
在前650年,晋惠公即位后,心恐国人拥立重耳,会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开始追杀重耳,重耳又开始了他国的流亡生涯,到卫国、齐国、曹国、楚国等等。
然而并非所有国主都优待他,遍尝辛酸苦辣,又时刻有着生命的威胁,最后在秦穆公的拥护下,在争位之战中获胜,于前636年即位,此时已62岁。
司马迁评价其说,“晋文公,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
晋文公没有因为重重的困难而退败,更不像兄长申生一样放弃生命,而是在这过程中顽强地生存,始终研习政治之道,在九死一生中也练就了他的政治才能。正是他的坚持,才有后来的成就霸业。
3、太公姜尚:七十二岁拜为国师。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一百岁,但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是没问题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
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
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励志故事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可能夸张了。不过说姜尚七十二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
4、百里奚:七十岁终得功成名就。
百里奚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在其成为一代名相之前,经历了无数的曲折离奇。百里奚饱读诗书,才学过人,可是家境贫困,加上楚国宗法制度森严,平民没有希望入仕为官,30多岁仍没有作为,其妻子便劝他出游列国求仕。
一路乞讨,路过齐国、宋国等,后来被蹇叔举荐到虞国当了个大夫,仍没有发挥其才能,又曾被当作奴隶、陪嫁人员、养牛人,最后被颇具眼光的秦穆公发现,此时百里奚已经70岁。
正是因为百里奚的坚持,在沦落中没有放弃,才有他的名相之名,有他死后的“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春者不相许。”
5、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国。
勾践二十三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
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三十岁的勾践七年后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国内天灾大败吴国。二十四年,勾践四十七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
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勾践不愧为知名的古代励志人物——“有志者,事竞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拓展资料:
厚积薄发: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出自苏轼关于读书作文的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厚积薄发的名人素材有哪些?
我国西晋时著名的辞赋大家左思,他写旷世名篇《三都赋》就用了整整十年。他为了把《三都赋》写好,无论是吃饭也好睡觉也罢,时时刻刻都在构思这篇赋的语言文字、思想资料和艺术境界。
为了能够及时地把自己突发的灵感记录下来,他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带着纸笔,一想到有什么好的句子,就立马记下来。
苦心人,天不负,十载寒暑过去,左思最后完成了他名动天下、流传千古的《三都赋》。《三都赋》语言华美、文笔流畅,无论在资料还是形式上,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文章一经问世,整个洛阳城为之轰动,大家竞相传抄,由于这篇文章较长,毛笔写字也费纸张,当然,最主要还是抄的人太多了(量大),顿时洛阳城的纸张变得供不应求,纸价暴涨,有名的“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真真是我国古代文坛一件无比风雅的盛事。
左思用了整整十年才写了一篇足以让他流芳百世的文章,而我们此刻的一些年轻人据说一个星期就能写本小说,真是了不得。所谓“台上一秒钟,台下十年功”,任何成功者,都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才实现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的。
关于”厚积薄发“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名人厚积薄发的例子:
一、米勒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
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二、巴赫
德国音乐大师巴赫,他9岁时就失去了母亲,第二年又失去了父亲,成了一个孤儿。为了学习音乐,十几岁的孩子,没有旅费,一个人步行四百多公里到汉堡去拜师求艺,为了学习名家名曲,想借他哥哥的曲谱。
可他哥哥执意不同意,他偷偷抄曲谱,一抄就是半年。他哥哥不支持他学音乐,可他对音乐情有独钟,矢志不渝,含辛茹苦,勤奋追求,终于获得成功。所以,巴赫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
三、吴承恩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50岁左右,他整理了《西游记》的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
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82岁)离开了人世。
四、苏洵
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糊里糊涂混日子。二十七岁的时候,苏洵才发现,混日子没意思。于是发愤学习,学习一年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
他这才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五、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
在埃塞俄比亚阿鲁西高原上的一个小村里,有一个小男孩每天腋下夹着课本,赤脚跑步上学和回家。他家离学校足足有10公里远的路程。贫穷的家境使他不可能有坐车上学的奢望。于是,为了上课不迟到,他只能选择跑步上学。
每天他都一路奔跑,与他相伴的除了清晨凉凉的朝露和高原绚丽的晚霞,还有耳旁唿啸而过的风声。
如今,这个曾经夹着课本跑步上学的小男孩在世界长跑比赛中,先后15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
他,就是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由于当年经常夹着书本跑步,以至他在后来的比赛时,一只胳膊总要比另一只抬得要稍高一些,而且更贴近于身体——依然保留着少时夹着课本跑步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