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资讯 > 正文

薄熙宁的简单介绍

作者:淘名人 时间:2023-04-03 19:27 来源:淘名人 阅读:

山村古诗 山村古诗的全文翻译

山村古诗的全文翻译:

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山村古诗的原文:

山村咏怀

邵雍 〔宋代〕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

去:指距离。

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简析: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

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文言文译文熙宁

1. 文言文 放鹤亭记 熙宁

原文+注释+译文原文:放鹤亭1记熙宁十年2秋,彭城3大水。

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4其半扉5。明年6春,水落,迁于怀禅微刻《放鹤亭记》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7高而望,得异境焉,作8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9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10之间,俯仰百变11。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12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13其所如,或立于陂田14,或翔于云表;暮则傃15东山而归。

故名16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17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18,其子和之。

’ 《诗》曰:‘鹤鸣于九皋19,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隐德之士,狎20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21。周公作《酒诰》22,卫武公作《抑戒》23,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24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宛将集兮25,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26草屦,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27十一月初八日记。注释:放鹤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

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熙宁,宋神宗年号。

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北宋徐州治所所在地。

及:漫上。扉:门。

明年:第二年。升:登上。

作:造。适:恰好。

晦明:昏暗和明朗。俯仰百变:俯视仰视之间,气象有许多变化。

旦:早晨。纵:听凭。

陂(bēi)田:水边的田地。傃(sù):向,向着,沿着。

名:给······命名。挹(yì):通“揖”,作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鹤在北坡鸣叫,小鹤与之应和(见《易经·中孚·九二》)。阴,北面。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鹤在深手攀鸣叫,声传于天外(语出《诗经·小雅·鹤鸣》)。狎(xiá):亲近。

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据《左传·鲁闵公二年》,卫摊公好鹤,封给鹤各种爵位,让鹤乘车而行。狄人伐卫,卫国兵士发牢骚说:“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哉?''卫因此亡国。

《酒诰》:《尚书》篇名。据《尚书·康浩》序,周武王以商旧都封康叔,当地百姓皆嗜酒,所以周公以成王之命作《酒浩》以戒康叔。

《抑戒》:《抑戒》是《诗·大雅》中的篇名。相传为卫武公所作,以刺周厉王并自戒。

其中第三章:“颠覆厥德,荒湛于酒。”荒湛于酒即过度逸乐沉俪于酒。

刘伶、阮籍:皆西晋“竹林七贤”中人。皆沉醉于酒,不与世事,以全身远害。

“翻然”二句:指鹤转身敛翅,恍惚将要止歇。黄冠:道士所戴之冠。

元丰元年:即1078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译文:放鹤亭记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

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

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

风雨阴晴,瞬息万变。山人养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

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

’《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

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

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

独自整天。

2. 文言文翻译: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山人养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那种东西(指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 ,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

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

3. 文言文翻译: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

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

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

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

山人养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斟酒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

《易》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

’大概那种东西(指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

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唉,西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

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 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

回来啊,西山不可久留。

4. 英语翻译原文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

这是苏轼的《放鹤亭记》篇.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号)张君(原名字叫张六骥)的草屋也被淹,水漫到半门高.第二年春天,大水退却,张君把家搬到原来住所的东面,东山的山脚下.张君登上山顶四处眺望,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地方,就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亭.原来彭城的山势,四面环绕,仿佛一只大环,惟独正西面有缺口(湖南文言文考卷上将原文改为“独缺其西一面”),而云龙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之交,草木葱笼,无边无际;秋冬赏雪赏月,千里一色;在刮风、下雨、阴暗、晴朗的天气中,景色瞬息万变(原意是一抬头一低头之间就有相当多的变化).云龙山人养了两只鹤,很驯服,也很会飞.早晨,山人就向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到云层上,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飞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答案:1.B;2.A;3.A;4.D;解析:(1) 便宜:应办的事,这里指对救灾有利的事。

(2) A为:均作介词,替:后者见《信陵君窃符救赵》。B其:前者代词,他们的;后者指示代词,那,见《廉颇蔺相如列传》。

C所:前者结构助词,…的地方;后者,为…所,同表被动,见《报任安书》。D而:前者连词,表转折,却;后者连词,表修饰,不译,见《孟子见梁襄王》。

(3) ①②⑥都是赵抃亲为。③⑤多是赵抃部署,不一定亲为。

③承上文城市郊野多设“给粟之所”,可知是分头告示;④是民工的用工。 (4) 作了精心的裁剪。

(5) (1)官府劝告富裕人家放手借钱给他们,等田中谷熟,官府替债主出面责令他们偿还。 (2)有不便行公文处理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

(3)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顷刻就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吗? 附录文言文翻译材料: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赵公出为越州长官。

在百姓未被饥荒所苦之前,就下文书询问所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准备。 州县官吏登记报告,全州孤儿、老人、疾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

向来规矩,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应当发到三千石粮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上缴的粮米,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就用它来补助那救济的费用。

让规定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

他又担心乡民将流离失所,就在城镇郊外设置了发粮点共五十七处,让各人就便领粮,并通告大家,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不能养活自己的人,有了这样的供应。

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告诫富人不能囤积米粮不卖给他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用平抑那价格价格卖给百姓。

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就便像领粮的一样。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

有愿意出利息借钱的老百姓,官府劝告富裕人家放手借钱给他们,等田中谷熟,官府为债主出面责令他们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

第二年春上,瘟疫很严重。官府设立病院,安置无家可归的病人。

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 按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满三个月就停止,这年发放到五月才停结束。

有不便行公文处理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些对救灾有较多的好处,就立即施行。

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劳心力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巨细必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花的多是自己的钱。

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 这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赵公抚慰百姓,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筹划安顿民众的事,哪个先哪个后以及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在这方方面面之间,曲折周到细致详尽,没有不考虑到家的。

他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大约灾害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作防备。

我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将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顷刻就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吗?。

6. 古文翻译:;淤田;熙宁中,初行淤田法

【译文】 熙宁年间,开始推行淤田法。

议论者认为《史记》中记载说:“泾水一斛,其中的泥沙有几斗。既灌田又施肥,使我们的庄稼长得绿油油。”

这里所说的粪,就是淤田。我出使到宿州,发现一块石碑,原来是唐代人开凿六座斗门,截引汴河水对下游的低洼田土进行淤田,人民得到益处,刻了石碑来称颂刺史的功绩。

可见淤田的方法,由来大概已很久了注:【史记】应为《汉书》,系沈括误记。《汉书沟洫志》记载,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引泾水流经白渠,注入渭中,得良田四千五百余顷。

下面引文是当时百姓歌颂白渠的歌谣。 【斛】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斛,音hú。【粪】给禾苗培土、施肥。

【陡门】又称斗门,堤堰的闸门。【刺史】州的行政长官。

我国古代常截引浑浊河流的河水来灌溉农田,既利用河水浸润土地,又利用水中夹杂的淤泥来改善瘠薄的土质,增加土壤肥力。 这种人工淤田的方法早在战国时就已普遍运用。

如当时的魏国曾经引漳水灌溉河内的农田,把原来的盐卤之地变为良田沃土(见《汉书沟洫志》)。以后历代都采用这种截流方法淤田,而且规模不断增大。

本则笔记概述汉唐时代引河水淤田的成就。汉朝用泾水灌溉渭河平原,唐代引汴水淤积下游洼地,都给人民带来利益,因而受到百姓歌颂。

由此证明淤田确实是一件富国利民之举。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1岁时南迁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阳一代,后隐居于福建的尤溪一代。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进士。

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

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

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

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

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方药,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 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

7. 文言文翻译《上官均传》

上官均字彦衡,是邵武人.神宗熙宁年间皇帝亲自策试进士,选为第二名,任北京留守推官、国子直讲.元丰年间,蔡确推荐他为监察御史里行.当时,相州富家子弟杀人,案件的审理受到审刑、大理寺的怀疑,京城中谣传法官窦莘等人接受贿赂.蔡确安排猜忌阴险的官吏几十人,残酷地整治窦莘等人,没有人敢申明冤情.上官均上疏说明情况,请求下诏让大臣参与审理,但因此获罪,被贬谪为光泽县县令.窦莘等人最终无罪,天下人都十分佩服上官均的公平.有个巫师假托神灵并说能够给人带来祸福,(由此)得到富有的资产,上官均烧了他的神像、痛打了他,并把他赶出县境.回到京城,被任命为监都进奏院.哲宗即位,上官均晋升为开封府推官.元祜初年,复职为监察御史.有谏官请示兼用诗赋来考试录取士人,宰相就想废除考试经义.上官均说:“经学以理为主,使人得到的是根本;诗赋以文为主,使人追逐的是末梢小节.如果不考虑本末的区别,而要承袭考试诗赋的弊端,我看不到这么做可以得到什么.”从熙宁时期以来,京城众多官府禁止接待外人.上官均说:“以诚待人,别人就会竭力尽忠;用疑的态度待人接物,人们就会得过且过.”接着又评论青苗法,认为它只有惠及百姓的名声却没有惠及百姓的实际,虽有眼前利益但却成为常年的祸患,希望停止青苗法而恢复常平籴粜法.蔡确的弟弟蔡硕非法借贷官府的钱币数以万计,他的案件呈上后,上官均抨击蔡确身为宰相,伙同坏人犯法,应当揭露他的罪行,来告诫百官.张璪、李清臣等人掌权,与正直的人的志向不同,将正派的官员相继排挤出朝廷.监察御史张舜民议论边塞的事情,因为涉及宰相文彦博,张舜民被贬官.上官均说:“御史官员可以议论传闻的事情,这有利于增长见闻.张舜民的话正确,就应当听从;他的话不对,就应当宽容.希望恢复张舜民的官职.”但他的建议没有被批准.御史台和谏院约定再进谏,官均说事情很小不宜再进谏,王岩叟弹劾上官均反复无常,王岩叟被调动官职.上官均升为殿中侍御史,自感内心不安,借故请求离任,改任为礼部员外郎.过了三年,又复职为殿中侍御史.徽宗即位,太学生张寅亮应诏评论时事,获罪遭受罢斥,上官均说:“张寅亮虽然不懂得忌讳,但用心不邪恶.陛下既然召他来,又惩罚他说话,恐怕会阻挡士人们的勇气.”张寅亮得到赦免.当时宰相想暗示上官均要全部遵循熙宁、元丰时期的制度并继承下来,上官均说:“制度只要正确就遵守,没有这时那时的区别.”因此二人不能和睦融洽,上官均被贬谪到襄州.很久以后,才恢复龙图阁待制的官职,退休.去世时七十八岁。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为: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

出处:宋·苏轼《稼说送张琥》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白话释义:我现在虽然想到自以为还很不够,但众人却已经胡乱地称颂我了。唉,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我能告诫您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篇杂说作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末或十年初,作者苏辙正在京都任职,时逢进士张琥归家之前来看望苏轼,作者有感于当时士大夫中滋长着急功近利,浅薄轻率的风气,因而特地写了这篇短文送给张琥,并愿与之共勉。

内容简介:

《稼说送张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杂说。此文是作者写给好友的,也是一篇赠序。

全文以种庄稼开篇,以穷富两种人的耕种环境、耕种方法以及收获成果作比,为下文的治学之道做了铺垫;下文则着重阐释了治学与种庄稼的联系,进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种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学习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此文以“稼”作喻,使人于形象的事物中感受到抽象的事理,生动形象,说理明晰透彻,又暗含作者的亲身之感,劝勉他人,感叹自己,至诚动人。

文章赏析:

此文以譬喻开篇,且先用“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一句提问,既起到自然引发下文,又引起特别重视。

然后,生动具体地讲述了富人与穷人的两种耕作方法带来两种不同的效果。富人的地力越种越雄厚,收获丰富;穷人的地力越种越贫瘠,收获微薄;原因是富人土地多粮食有余,可以实行轮作,保全地力,形成良性循环,就能够不断发展再生产。

穷人却不能做到,势必导致恶性循环,最终连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这是不可违抗的生产规律啊!“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文章转换便顺理成章,把物质生产的规律自然地引申到精神生产上去。

用古人与今人作对比,为古代人的才能和学问大大超过一般的人,原因就跟这种庄稼的道理一样,不要急于求成,必须积以时日,勤苦修养,才能做到“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紧接着,作者再用自己的学习实践和亲身经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做学问千万切忌自得自满、追求虚名,要去专心学习,只有做到“博观而约取”,使自己具有丰富精粹的知识基础,用起来才会感到绰绰有余,从容不迫。这就是“厚积而薄发”的道理。

最后,作者又托张琥把这个意见转告其弟苏辙,看似闲笔,而意在表明这确实是他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这篇文章写得随意自然,语言简明,譬喻有趣,道理却很深刻。种庄稼与做学问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可作者却自然而巧妙地把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说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有着相同的规律性,突显了比喻的通俗易懂,也使文章亲切平易。

充分说明苏轼善于观察事物,善于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对农业生产了熟于胸,表现出深厚坚实的生活基础。同时,展现了苏轼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独具特色的行文风格。

以盐窥天的意思

一些做法,看似迷信没有道理,但其实实际上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有这么一个故事:长者带领村民日夜兼程,要把盐运送到某地换成大麦过冬。这晚,他们露宿荒野,星空灿烂。长者用祖先传下来的方法,取出3粒盐块投入营火,占卜山间天气的变化。。。。。。。。。。大家都在等待长者的“天气预报”:若听到火中盐块发出“噼啪”的声响,那就是好天的预兆;若是毫无声息,那就象征天气即将变坏,风雨随时来临。

长者神情严肃,因为盐块在火中毫无声息。他认为不吉,主张天亮后马上赶路。但族中另一位年轻人认为“以盐窥天”是迷信,反对匆忙启程。

第二天下午,果然天气聚变,风雪交加,坚持晚走的年轻人这才领悟到长者的智慧。其实,用今天的科学解释,长者也是对的,盐块在火中是否发出声音,与空气中的湿度相关。换句话说,当风雨接近,湿度高,盐块受潮,投入火中自然暗哑无声。

年轻人往往看不起老人的哲学,片面认为它们都是过时的,无用的。其实,一些人生道理如同海盐,它在老,仍然是一种结晶,并且有海的记忆。

苏东坡终老于常州,他在常州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东坡在常州的日子还是比较安逸的,经常实地考察、游览而进一步加深对常州的感情,更加迷恋、钟爱常州,从而形成“常州情结”。东坡自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这30年间,曾来常州13次,其中有史料明确记载其具体活动的为5次。

熙宁四年,东坡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受到排挤,六月离京贬任杭州通判,乘船赴杭第一次经过常州。东坡第二次来常是熙宁六年(1073年)年底。他奉转运司命由杭赴常州、润州救灾赈饥。来时经苏州到常州无锡县,再由无锡到常州城,一路深入农村,处理赈灾事务。到常州城东郊正值除夕之夜,因任务紧迫,急欲赶往润州,舣舟常州通吴门外京杭大运河畔,没有上岸惊动地方官员和百姓,在船上过了一个寒冷、孤寂的除夕之夜。此时他身处逆境,犹能抱病恪尽职守(诗中有“病眼不眠非守岁”、“霜雪偏寻病客须”句),这充分反映了东坡时刻惦记百姓、竭力救助民困的高风亮节。

东坡的常州情缘,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他两次“乞居常州”,中年一度居常和晚年又定居终老常州。熙宁七年(1074年),东坡在寄陈述古诗中曾提及“卖剑买牛吾欲老”,但这个愿望当时未能实现。过了将近十年,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之后,于元丰七年(1084年)量移汝州团练副使。东坡赴汝途中不顾路途遥远绕道江南来常州,在宜兴处理黄土村田产纠纷,又因“未足伏腊”,为维持全家生计,与蒋之奇同往宜兴闸口(和桥南新街滆湖边)塘头南庄买了一份田产。由此可见东坡在历经仕途坎坷、磨难以后归田常州的急迫心情。是年十月二日,东坡在宜兴舟中,书陶渊明“丈夫志四海”诗并跋后,以怡然自得的心情撰书超逸豪迈的名篇《楚颂帖》。

当东坡获准常州居住后,当即作《满庭芳》词一首,词的序言中说:“余谪居黄州五年,将赴临汝,作《满庭芳》一篇别黄人。既至南郡(今河南商丘),蒙恩放归阳羡,复作一篇。”词中唱出了“归去来兮”的调子,向往过“千缕挂烟蓑”的田园生涯。

《北陂杏花》的赏析

本诗一二句写出了北陂杏花的娇媚之美,后两句表现了杏花高洁的品性之美,作者寄情于物,体现出王安石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

标签: 薄熙宁

赵振铎相关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