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八卦 > 正文

陈明仁将军(李明仁将军简介)

作者:淘名人 时间:2023-04-03 19:00 来源:淘名人 阅读:

一代革命将领陈明仁生平简历

陈明仁简历

陈明仁简历,号子良,1903年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富裕的农村家庭,他是我国著名的将领和军事家。陈明仁曾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深受蒋介石的喜爱和器重,在 *** 效力25年,1949年和平起义后,也受到 *** 和朱德同志的欢迎和称赞。那么,陈明仁到底有多厉害呢,看下陈明仁简历就知道了。

陈明仁照片

关于陈明仁简历,需要从小学说起。虽然出身农家,但是作为长子的陈明子自小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7岁进入私塾,10岁进入新式学堂,17岁进入私立中学,21岁考入广州军政部讲武学校,同年11月转入黄埔军校,从此踏上军旅生涯。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陈明仁先后参加了北伐第一、第二次东征,负责剿灭杨炯明、杨希闵和刘震寰等反动武装并立下军功,屡屡升职。在抗日战争中,陈明仁依旧勇猛过人,身先士卒,痛击日军主力部队,深受蒋介石的赏识陈明仁简介,由营长逐渐被提拔为师长、军长直至兵团司令官,晋中将军衔,成为了 *** 的高级将领。1949年,陈明仁代理湖南省主席时,与程潜在长沙起义,将部众改编为中国人民 *** 第21兵团,弃暗投明。

陈明仁简历也由此改写,他先后担任中国 *** 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湖南临时 *** 主席等职务,还多次带领部队前往湘西、广西、百色等地剿匪,参与守卫祖国南大门等任务,成为了 *** 的高级将领和中坚力量。

从陈明仁简历继续了解到,1955年,年过半百的陈明仁将军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1974年,陈明仁因癌症去世,享年71岁,一代猛将就此与世长辞。

陈明仁四平之战

陈明仁是纵横国共两党的著名军事将领,曾为民族复兴、民族团结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建国后,他被授予上将军衔,一级 *** 勋章。而陈明仁四平之战正是他扬名于世,威震一方的重要战役,更是他一生辉煌战绩中的重要亮点。

四平之战画

陈明仁四平之战主要是在陈明仁和林彪两位开国上将之间展开的。1947年,林彪所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鏖战东北,准备夺取四平城。为了能够一举拿下四平陈明仁简介,林彪集结了手下的精锐之师七万余人,由他亲自指挥,直驱四平。而时任的四平守军将领正是陈明仁,陈明仁所率领的71军不足两万人,两军的实力相差悬殊。

面对强兵压境,陈明仁将四平城内所有可用力量进行整合,其中包括警察、保安队员、 *** 公职人员等全部编入部队,使四平的守军人数激增为三万五千人。与此同时,陈明仁仔细观察四平的城市特点和防御要点,他发现四平的建筑大多是日俄式建筑,建筑本身就具有设立防御据点的条件和优势。陈明仁结合在抗日战争时期,从日军那里学来的防御布防策略,根据四平城的建筑特点,指挥军士周密抢修和完善城防,完美的将四平城打造成了铜墙铁壁。再加上陈明仁誓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和信念,林彪所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攻坚战。

最终,陈明仁虽然在四平之战中损失惨重,四平城几乎全部被林彪占领,弟弟陈明信被 *** 俘获,陈明仁已经拿好了手榴弹准备以身殉国,但正在此时,他等来了杜聿明的援军,四平也没有失守,而林彪功败垂成,无奈撤军。返回华中在线首页

阅读(169)

国军名将陈明仁生平?

陈明仁(1903 04.07 - 1974 05.21)国民党起义将领、解放军上将 湖南省醴陵市人。1924年升入广州市军政部讲武学校和黄埔军校学习。参加过广东革命政府讨伐陈炯明的第1、2次东征。后任国民党陆军第10师56团团长,陆军第80师少将副师长、中将师长,陆军第2师中将参谋长,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国民党军政部中将处长,陆军预备师中将师长,陆军第71军中将副军长、军长,东北第5绥靖区中将司令、第7兵团中将司令,华中“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与程潜率部在长沙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21兵团司令员,第55军军长,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是第1、2、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1、2、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届全国委员会代表及第3、4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一 陈明仁,1903年4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陈家岭的一个富户人家。1922年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小学教书。1924年春,辗转广州,入陆军讲武学校第4队学习,后转入黄埔军校第1期第6队。 1922年2月组建教导团,陈明仁被分到第2团第2营第3连任见习排长。参加了第1次东征,因作战勇敢,被升为少尉排长。 1925年7月,第2次东征时,陈明仁调任第1军第2师4团3连中尉排长。同年9月在东莞战斗中,指挥全排抢占制高点,乘敌不备缴了陈炯明1个营的枪,被升为3连连长。随后,率部攻打惠州城,陈明仁首先登上城头与敌展开肉搏,后继部队一拥而上,攻克惠州。战役结束后的第3天,在庆功会上,蒋介石亲发口令,吹三番号向陈明仁致敬,还带头呼口号:“向陈明仁看齐!”命令到会全体官兵举枪向陈明仁致敬,并当场宣布提升陈明仁为营长。此后,陈明仁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先入军校进修,后升任团长。 1931年,陈明仁任第3独立旅旅长,奉命率部对石友三进行合力夹击。陈明仁以一个旅击溃石友三2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讨石战役后,陈明仁被蒋介石提升为88师副师长兼238旅旅长。 1933年,陈明仁升为88师师长,归“东路剿匪总司令”蒋鼎文指挥,对陈铭枢、李济琛等在福建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作战,并在七里坪、新集等地“进剿”红军。 1934年夏,陈明仁所属的238旅在沙县被红军击溃后,88师移驻龙岩。陈明仁被蒋介石电令到庐山,被留在军官训练团学习,编在第1大队任大队副兼中队长。在庐山学习几个月后到庐山任2师师长,不久又调任国民党军委会参议的闲职。1935年入陆军大学第13期学习,学期3年。 二 1938年春,陈明仁被任命为预备2师师长。在湖北咸宁接任后,即奉令率部参加抗击日军的九江作战。陈明仁师对日军猛打硬拼,受到蒋介石的青睐。1940年陈明仁率师参加了广西昆仑关的对日作战。1941升为预2师中将师长。接着率部开往云南,驻守昆明附近。1942年,陈明仁任远征军第17集团军71军副军长,指挥所部进驻云南保山,建立江防阵地,与日军隔江对峙。 1944年夏,陈明仁率部越过怒江,进攻龙陵日军,在松山要塞与日军展开一场恶战,全歼守敌。接着指挥部队从攀枝花、惠通桥渡过怒江,沿滇缅公路正面主攻龙陵。陈明仁组织各师敢死队,采取轮番攻击的部署,使日军疲于应战,经过8天的进攻,日军大部被歼,百余人被俘。陈明仁升任71军军长。随即又挥师南进,指挥该军一部参加滇西缅北反击,攻克畹町附近的回龙山。战斗打响后,陈明仁亲自督战,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佯攻三台山,主力则部署在回龙山下,准备实攻。敌军在陈明仁的诱惑下,果然上当。日军集结主力,向三台山转移。这时,陈明仁命令部队向回龙山进攻,并设伏拦截驰援回龙山的日军,取得了回龙山反击战的胜利。11月3日,远征军收复龙陵。随后,为配合湘西会战,陈明仁奉命率部挺进广西,攻击盘踞在柳州、桂林之敌。71军所向披靡,先克柳州,再克桂林,大获全胜。这时,日寇已成强弩之末,71军在陈明仁的率领下,乘胜追敌,挺进湖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了无条件投降。 三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发动了大规模内战。1946年春,陈明仁率71军到东北参加内战。同年4月15日由永吉向四平进发,行军途中,87师在金家屯以北大洼地区被解放军歼灭1个团,后续部队又被斩成数断,全师溃散,师长黄炎落荒而逃。 1947年6月中旬,四平被解放军围攻。陈明仁调兵遣将,拼死抵抗。不久,军部的核心阵地被解放军突破,活捉了陈明仁的胞弟陈明信,5天时间占领了四平铁路以西地区,到6月24日,解放军已攻占四平的五分之三。此时,解放军主动撤出战斗,指挥出现了失误。蒋介石急调53军增援,使陈明仁守住了四平。由于同时击退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两大军团,被人称为“干城之将”, 同时其指挥的四平战役成为国民党军事研究破防围点打援战略的重要和基本根据! 四平之战后,陈明仁被蒋介石提升为兵团司令官,并颁发青天白日勋章。 后刘翰东等告发“陈明仁纵兵抢粮”,由陈诚请求蒋介石查办。蒋介石将陈明仁撤职,但未查办,后调往总统府任中将参军的闲职。 陈明仁在闲居南京期间,71军高级将领致信陈明仁不能再为蒋介石、陈诚卖命。在四平被俘的胞弟陈明信从东北释放回到南京,向他转告了李立三的寄语,叙说了优待俘虏的事实。一些好友也鼓励他抓一点实力做“资本”,以图东山再起,另谋生路。这一切对陈明仁触动很大。1948年10月的一天,陈明仁在一次秘密集会上表示了不跟蒋介石走下去的愿望。 1948年10月,陈明仁应白崇禧屈驾恭请赴武汉就职。陈明仁到武汉后,既有华中“剿总”副司令的头衔,又有武汉警备司令部兼29军军长的实职。不久,国民党恢复71军,成立第1兵团,陈明仁为兵团司令官。在武汉,陈明仁口里喊“要战到最后一人”,暗中则与程潜默契,倾向和平(程潜:长沙绥靖主任兼湖南主席,深明大义,决心投向中共,并与中共湖南地下党有联系)。1949年初,程潜派人找白崇禧要求将陈明仁移驻湖南就地整训,充实力量,得到白崇禧欣然同意。2月18日,陈明仁以第1兵团司令官身份率29军、71军到湖南编训,兵团司令部设在长沙。 陈明仁到长沙后,与程潜来往非常密切。为避嫌疑,先指定人员联系,后来,程潜要陈明仁兼任长沙警备司令。陈明仁在回武汉请示白崇禧,得到同意后,即回长沙接管长沙警备司令部。随后,经过中共地下党的一系列工作,程潜和陈明仁共同表示了与共产党合作,走和平道路的意愿。 1949年6月,程潜写了要求和平起义的备忘录,请中共湖南省工委送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毛泽东7月4日给程潜复电:“先生决心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的方针,极为佩慰。” 1949年8月3日下午,陈明仁约集汪士楷等人在麻园岭住地共商草拟宣告起义电文稿。8月4日,由程潜、陈明仁领衔发出起义通电。宣布率领全湘军民,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加入中共领导之人民民主政权,与人民军队为伍。 当晚8时,程潜致电毛泽东、朱德等:“潜等业经8月4日电宣布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即日成立湖南人民政府临时军政委员会,由程潜、唐生智、陈明仁、仇鳌、唐伯球任委员,并推定程为主任委员的同时,由临时军政委员会推定陈明仁任湖南省政府临时主席,并决定由第1兵团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推定陈明仁兼司令官。” 8月5日,毛泽东、朱德复电同意。随后,陈明仁又兼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和长沙市军官会副主任。8月5日下午,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第138师举行入城式,10万余人夹道欢迎,欢呼湖南和平解放。 9月3日,毛泽东电邀陈明仁到北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陈明仁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受到毛泽东等接见。 四 1949年11月,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陈明仁任兵团司令员。从此,陈明仁以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身份,踏上新的征途。 1950年2月,21兵团由浏阳移驻醴陵,全军集中整训。同年12月,陈明仁率部开赴广西参加剿匪。经过5个月战斗,歼匪3万余人,胜利完成了任务。 1952年1月,第21兵团改组为水利工程队司令部,领导荆江分洪工程建设。同年10月,在完成以上两项任务后与其他一部分部队合并为55军,陈明仁任军长。随后,陈明仁率部从桂林开赴湛江,担负守卫祖国南大门的任务。 陈明仁是第1、2、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1届政协委员,第3届、第4届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65岁告老还乡古稀之年儿孙满堂 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陈明仁忽然接到通知,要他回到湖南休养。他接此通知后,即将解放军的红五星帽徽、军衔、军服等,要警卫员送回军部,并写信告诉儿子们,他奉命回到湖南长沙当老百姓了,不久,周恩来得知此事后,即令军部将他的军服、帽徽、军衔送回,并说明不是离开解放军编制,是离职休养,在部队的一切待遇不变。陈明仁欣然接受,随后又迁到湖南长沙上麻园岭。他回长沙后,得知陶峙岳也从新疆离休回到长沙,两人往来甚笃。 陈明仁前妻谢芳如与他甘苦与共生活了三十多年,夫妻恩爱逾恒,不幸谢芳如身患癌症于1950年4月间去世。谢芳如生有两子:陈扬钊、陈扬铨。继配萧毅,系湖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主治医师,为前妻谢芳如住院期间的主治医师,谢芳如去世后,陈明仁续娶萧毅为妻。萧毅从未生育,无儿无女。1972年夏天,陈明仁突然身患不治之症,陈患病期间,萧毅形影不离,日夜守候在丈夫的病床前细心照料。陈明仁住院期间,湖南军区先送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诊断治疗。周恩来此时也重病在身,但他还亲自过问陈明仁的医疗方案,逐字逐句批阅,并指示一定要尽一切努力挽救陈明仁的生命。戎马一生的陈明仁终于不幸于1974年5月21日黄昏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71岁。 五 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陈明仁将军的骨灰由北京迁葬长沙岳麓山,永远地留在了这片他曾奋斗和关注的故土。2009年8月2日上午,陈明仁将军骨灰回归故里安葬仪式在岳麓山隆重举行。中共湖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敬献了花圈。 毛泽东说:“即使你一人起义,也是成功之举!” 辽沈战役前,陈明仁被调到武汉,任华中“剿总”副司令。此时,他受到程潜的影响,倾向和平。陈明仁和程潜是醴陵同乡,还是程潜的学生,所以程、陈两人得以合作。章世钊先生写信给陈明仁,要他看清局势,认清前途,投靠人民。他在信中还特别引用了毛泽东对陈明仁评价的话——“当年,陈明仁是坐在他(指蒋介石)的船上,各划各的桨,都想划赢,各为其主嘛,我们会谅解他,只要他过来就行了,我们还要重用他。” 其实,早在陈明仁闲居南京期间,原71军的高级将领致信陈明仁不能再为蒋介石、陈诚卖命。在四平被俘的胞弟陈明信从东北释放回到南京,向他转告了同乡李立三的寄语,叙说了优待俘虏的事实。一切对陈明仁触动很大。 陈明仁是胸怀大略的人,虽然决定起义,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为迷惑蒋介石,他甚至以反共的面目出现。陈明仁召集市政府的官员讲话,声称要与共军打到底,坚决按国民党政府的指意从事。可私下,他对身边人说,我保证长沙听不到枪声炮声。 曾与陈明仁在四平血战的四野部队,此时也捐弃前嫌,派出和谈代表到湖南平江县,与程潜、陈明仁的代表和平谈判,相互协商有关长沙起义的具体事宜。1949年8月2日至6日,毛泽东三次电告林彪等人,要妥善对待陈明仁。 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通电起义,湖南和平解放。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两个月,程潜和陈明仁的和平起义,为新中国的成立献上了一份厚礼,特别是迅速解放西南和华南,有着重大意义。 程潜和陈明仁的起义,使毛泽东的家乡免遭战火涂炭。毛泽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和朱总司令在回复程潜和陈明仁的电报中说:“诸公率三湘健儿,脱离反动阵营,参加人民革命,义声昭著,全国欢迎。” 8月14日,起义部队开拔到浏阳集中改编,一切补给则由解放军后勤部负责。在浏阳开始整编部队时,所用的关防名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部。”既有“国民党”,又有“人民解放军”等字样,番号印在符号和帽徽上,这是毛泽东亲自批准表示可以暂时使用,这在解放战争中是没有先例的。 1949年12月1日,第四野战军副政委陶铸宣布,起义部队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隶属第四野战军,任命陈明仁为司令员,唐天际为政委。 陈明仁指挥的6个军,军长一级人选大部分是黄埔一期的,下属也并不是陈的基本部队。起义后,不少部属率部叛逃。陈明仁则显得非常苦闷。作为一个军人,又是一个兵团司令,处于这种境况中,其心情是可以体会到的。 毛泽东安慰他:“你的义举意义重大,功劳不小。即使你一个人起义,也是成功之举!” 国民党元老李宗仁听说程潜和陈明仁在长沙通电起义,叹息道:“可惜一个党国元老,一个国军名将,被老蒋逼得走投无路,真是树未倒,猢狲就散了。”

陈明仁率7万大军起义前,提出了哪3个条件?军委:全部照办

49年陈明仁长沙起义,是解放战争中影响最大的起义之一,不仅因为对湖南战局的推动作用,更是创造了黄埔嫡系兵团司令级别将官起义的先河:像陈明仁这种战功、出身的将领都可以主动起义,之后的国军高级将领在选择出路时便不再犹豫了,49年末多个兵团效仿了陈明仁的第一兵团,蜂拥起义。在长沙起义前,手握重兵的陈明仁提出了3样起义条件,都被军委一一允准,我们来了解一下。

陈明仁的第一个条件,是保留自己手下的第一兵团,不能像傅作义部队那样被完全改编。高级军官把兵权和部队看得非常重,尤其国民党军队中更是如此,陈明仁起以前后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为了争取长沙起义,经过请示军委,陈明仁的这一要求得到了承诺。后来第1兵团确实得到了完整保留,并没有打散编入其他解放军老部队,跟北平起义的方式有很大区别。

第二个条件,则是陈明仁的职务、级别不变,仍然执掌自己的起义部队。陈明仁起义前是国军第1兵团司令官,手下有3个军共7万7千人的作战部队。按理来说让国军起义将官仍然保留大量嫡系部队,是有一定风险的,容易留存旧军队的风气,造成后期指挥不灵滋生军队管理问题。而解放军部队强调军队是国家的、人民的,对于多年作战过来的我军指挥员,也有大量调动。不过为了安抚国民党起义将领,军委还是同意了陈明仁的这个请求,继续委任他为兵团司令员,统领老部队。

第三个条件是最为奇特,也最难接受的。陈明仁向我军提出,起义后的第1兵团改称“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即便不懂战史的朋友,也能读出其中的别扭。在解放战争起义的数十万国军部队中,仅此一家,除陈明仁之外没有任何将领敢提出这样的要求。但是出人意料,军委面对这样的要求仍然宽宏大量,同样为了使陈明仁充分控制起义部队,促成官兵思想转变,从这个角度考虑给予了允准。(事实证明起义后有不少官兵还是受到白崇禧蛊惑,选择了逃离陈明仁兵团)

陈明仁提出的3个条件,都有一定难度,但军委全部答应了。陈明仁将军为此深受触动,马上决定起义,并于49年8月4日发布通电,与蒋军划清界限。起义后的陈将军,全身心投入解放事业,不光带兵积极在南方剿匪,1950年后还多次请求到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思想进步非常大,在1955年也获得了上将军衔的殊荣。

陈明仁将军的晚年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分析如下:

1.1969年,66岁的陈明仁因慢性风湿病一再发作,提出申请,得到中央军委批准后,离职休养回湘安度晚年。周恩来批示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陈明仁的定居地长沙市麻园岭,拨给一栋花园楼房居住,一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照旧,使他晚年过着安静平淡的生活。

2.他的儿孙们在他的长期教育下,在新社会里努力学习和工作,不断有所进步,使他十分欣慰。 1972年以后,陈明仁身患癌症,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对他的病情十分关心,安排他到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周恩来亲自审阅他的治疗方案,并指示医院会诊时要请其夫人肖毅参加。

3.其间,叶剑英还派人陪同他到杭州休息、游览。当时周恩来身患不治之症,但仍多次关心询问他的病情和治疗工作。他病危时,叶剑英、聂荣臻和原国民党高级起义将领陶峙岳、董其武等都到病房探望。

扩展资料:

陈明仁醴陵故居位于湖南省醴陵市城区来龙门街道办事处文庙居民委员会瓜畲坪116号,始建于1937年。其门额"良庄"两字,由何键题写 。故居占地面积为1145平方米,庭院式砖木结构建筑,其主体建筑分前后两栋,各二层,门厅与前栋、前栋与后栋之间均有庭院相通,共有房屋20多间,均为小青瓦屋面,方形青砖铺地。

陈明仁将军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兴华路30号   。该两栋法式建筑,建于1903年,占地面积142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分1号和2号两栋两层高的小洋楼,建筑为砖混结构,俯视平面造型犹如两架飞机,因此也称为“飞机楼”。20世纪50年代,陈明仁居住在2号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明仁

59年陈明仁将军带枪参会,贺龙对迟浩田说:你去把他的枪收了

1959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这是一次全国瞩目的隆重会议,安保自然也是按照最高规格制定。

警卫人员本以为万无一失,但会议还未开始便出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情况, 竟然有位将军带着枪就来了。

那个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久经沙场的将军们基本养成了枪不离身的习惯。

虽然有明文规定参会者不准带枪,但一时半会儿这些老将们还改不过来,枪对于他们来说是直接和身上这条命挂钩的。

所以为了照顾老将们的习惯, 在明文规定之外也有一个补充说明:如果实在带了枪,则需要在入会前上交到秘书处代为保管。

如果是其他将军,警卫人员只需要上前说明情况,请他把枪交到秘书处去,会议结束后再返还就行了。

可这次携枪入会的将军偏偏是陈明仁,一位十分特殊的开国上将。

大会秘书长把此事告诉给了贺龙,希望由他出面让陈明仁解下配枪,但即便是贺龙,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感到棘手。

思来想去,贺龙最后叫来了军中后辈迟浩田:“ 你去把他的枪收了。”

陈明仁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说陈明仁特殊,一点也不夸张。

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国民党不可多得的一名悍将, 陈明仁一度和解放军敌对过,而且让林彪带领的部队吃过一次大亏。

陈明仁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明仁在桂南会战、昆仑关大捷、滇西缅北等战斗中表现出优异的作战才能。

1945年率领71军攻打回龙山时,陈明仁更是歼灭大量日军,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他后来随身佩戴的那把手枪,就是蒋介石因为他在此次战役中立下大功特意赠送的,是一把德国制造的镀金手枪。

此次战役让陈明仁获得了抗日名将的称号,威名远扬。

连毛泽东都对陈明仁回龙山一战称赞连连。

在抗日战争时期,陈明仁的确是战力强大的友军。

可等到了解放战争期间,陈明仁在解放战争东北战场与我军相遇,他作为国民党一方,那就成了我军劲敌。

曾盛赞过陈明仁的毛泽东也一再告诫我军将领不可轻敌。

陈明仁与解放军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战要属四平保卫战。

他在劣势情况下,大败林彪率领的部队,说是一次军事奇迹也不为过。

1947年6月,林彪带领9万多人的兵力围攻四平。

只要打下四平,便能割裂沈阳、长春、吉林等中心城市,最后再一举解放整个东北。

对于国共双方来说,这一战都至关重要。

这时 驻守在四平的国民党将领便是陈明仁 ,他手上只有1.7万国民党军。

而“ 四平保卫战” 早在1946年4月就已经打响,经过一年多的经营,解放军已经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林彪作为一代名帅,打起仗来谨慎小心,必然是胜券在握的情况下,才发起的进攻。

按照他的预计,这次四平攻坚战三五天便可拿下。然而, 实际情况却大大出乎了预料。

面临这种似乎必败的局势, 作为守城将领,陈明仁却有着死战不退的决心。

他命人把棺材直接抬进指挥部,遗嘱也已经写好,做好死守的准备。

而且陈明仁不仅视死如归,在守城战上还非常有谋略。

他在林彪率兵围城时,知道自己这方兵力不足,当即便下了命令,征用四平城内所有政府人员,人手一把枪,都去战场。

但这些人并不是正规军人,很容易在战场上崩溃。

陈明仁 为了防止刚刚组织起来的杂兵部队溃散,在每条防线又设置了督战队,只要有谁后退立马射杀。

他还在防线内安排老兵和杂兵一起驻守,老兵可以起到监督杂兵的作用。

就是这种不惜一切代价、后退者死的强硬手腕,陈明仁简直化腐朽为神奇,把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不仅在四平足足守了19天,还对解放军造成了一万多人的伤亡。

林彪久攻不下,而国民党军的大部队正在赶往四平外围,再不走就可能被包成饺子吃下。

1947年6月30日,林彪只得下令撤出四平,四平攻坚战失败。

这次失败不仅给林彪留下了不小的阴影,也给势头正好的解放军来了迎头一击。

四平战役,陈明仁一战封神。

蒋介石对这次胜利非常高兴,特意让人办了一个几十万人夹道欢迎的“祝捷大会”。

蒋介石觉得陈明仁不仅守住了四平,他的事迹还能鼓舞全国的国民党军。

还给陈明仁颁发了青天白日勋章,升他为第七兵团司令。

看到这里大家就会产生疑问了, 既然蒋介石这么重视陈明仁,而陈明仁看上去也对蒋介石忠心耿耿,那陈明仁为何又会在后来向共产党投诚呢?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蒋介石实在是个气量狭隘之人,陈明仁终于看清楚了他的为人。

在四平战役之前,蒋介石就不问青红皂白三次对陈明仁发怒。

陈明仁也是个倔脾气,一次直接把肩章摔到地上,当场和蒋介石吵起来: “我这个中将不当了,你要怎么办就这么办!”

因为这些顶撞,陈明仁虽然屡立战功,却颇有“李广难封”之感,一直得不到升迁。

这一次,陈明仁打了大胜仗,得到了蒋介石亲自承诺的封赏,他以为这下总该熬出头了吧。

可陈明仁完全没想到,他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才过去几天,蒋介石就给心腹也就是参谋总长陈诚发了电报,让他彻查陈明仁。

理由是陈明仁在守四平时,用美国援助的粮食来构筑工事。

又说他拆了很多民居当作防御材料,有“扰民”之罪。

因为陈明仁实在不是一个听话的手下,对蒋介石多有冒犯,而且他又得罪了陈诚,加上蒋介石要讨好美国人,所以这次升迁蒋介石出尔反尔,把立下大功的陈明仁打发去了南京,给了他一个中将参军的闲职。

第二个原因,1949年陈明仁在家乡湖南任职,当解放军横渡长江时,陈明仁希望湖南能避免战火。

那个时候,陈明仁已经被重新启用,拥兵8万人,驻扎在湖南,统领湖南湖北两个地区。

但时间已经来到1949年,全国解放已经是大势所趋。

陈明仁曾经以死报国,但结果却毫无意义。

这一次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8月4日,陈明仁和程潜带头发表湖南“和平起义通电”,8万国民党军一枪未发,并入解放军部队。

湖南丝毫未受战火损毁便解放了,在当时非常难得,这是陈明仁的巨大贡献。

陈明仁虽然起义了,但也一直担心共产党不能宽恕四平那一战。

1949年9月7日,陈明仁和程潜作为特邀代表,抵达北平参加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没想到毛泽东亲自到火车站接他们。

这次见面,毛泽东还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

陈明仁这才有了机会对主席说道: “四平街我打得太狠了,我有罪。”

毛泽东笑着让陈明仁放下心理包袱: “两军相争,各为其主嘛。”

毛泽东的宽厚仁慈让陈明仁十分感慨,这是他为蒋介石卖命大半生从未体会过的。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陈明仁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 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虽然陈明仁是国民党部队出身,但毛泽东却非常看重他。

在55年的授衔仪式上,陈明仁不仅被封为开国上将,毛泽东还提议他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陈明仁投诚后,一直受到共产党的重视。

1959年, 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陈明仁就被选为解放军军队代表参会。

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把随身携带配枪的习惯改过来,带着蒋介石赠送给他的那把枪就到了人民大会堂。

负责这次大会的秘书长彭真得到消息后,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陈明仁曾是国民党的中将,也是国民党军队的兵团司令,在解放战争后期才加入的共产党阵营,他的身份太敏感了!

让蒋介石曾经的直系部下交枪,一旦处理不好,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便极有可能一下复杂起来。

无奈之下,彭真找到贺龙元帅。

贺龙军衔比陈明仁高,而且在这次大会上,他是解放军代表团团长,陈明仁是团员。

理论上,贺龙出面是可以直接命令陈明仁把枪交出来的。

但贺龙却不能这么做。

这种情况下,下这样的命令不仅小题大做,而且太容易引起误会。

思考了半天, 贺龙最后想到了迟浩田。

迟浩田虽然年纪轻,但能力很强,而且浓眉大眼的,在部队里属于讨人喜欢的后辈。

由他去找陈明仁的话,首先便不会引起反感。

而迟浩田也确实把这件事办得很漂亮。

他想了一番措辞,很有礼貌地对陈明仁说道: “陈军长,我想向您报告点什么。昨天秘书收到了请求。代表如携带武器,应在会议期间由大会统一保管。您看您带了吗?”

迟浩田这番话,一来并未直言他是来收枪的,只是出于提醒。

二来也向陈明仁表明了所有人都不会带枪入会,并不是针对他。

所以陈明仁听了之后,并没有一丝不快,反而十分爽快地把枪拿出来,对面前的小辈说道: “我这里有枪。给你。”

这个交枪的难题便这样巧妙地化解开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曾经的国军战神陈明仁,现在已经是忠诚的解放军将军。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陈明仁顺应了时势,所以他成了促进全国解放的英雄人物。

而在那场会议上表现不俗的年轻人迟浩田,也在军队中不断展现自己的能力,后来成为了共和国国防部长,功绩不凡。

陈明仁为什么能守住四平,因为有三个军拼死相救,军长都是谁 ?

在1947年的6月份,第三次的四平战役开始打响,经过了长时间的拼死搏斗,最终战胜了林彪大军,那么你们知道守卫四平的是谁吗?

他就是陈明仁将军。

那么,陈明仁将军为什么能够守住四平,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应该都清楚吧,这些功劳离不开陈明仁的三个大将,如果没有他们的拼死抵抗,估计四平战役也不会胜利。

那么,你们知道是哪三个大将吗?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一介绍一下吧。

杜聿明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黄埔军校毕业,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百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39年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

郑洞国

郑洞国,字桂庭,汉族,1903年出生于湖南石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七七事变”后,相继率部参加保定保卫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

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1945年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1948年脱离国民党阵营。

建国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第五、六、七届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1991年1月2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

廖耀湘

廖耀湘(1906年5月-1968年12月2日),别号建楚,湖南邵阳人,国民党将领,爱国民主人士,曾任蒋介石“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新编第六军军长。

他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留学法国,回国后参加南京保卫战。1940年,同杜聿明率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战败被俘,后于1961年12月作为特赦战犯被释放。1968年12月2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于北京。

陈明仁

陈明仁真的是一个特别执拗的人,就是说一不二的性格,自己做的决定,别人怎么劝阻都没有用,谁的面子都不会给,在四平战役的时候,陈明仁的亲弟弟都被林彪当俘虏,但是对于陈明仁来说这并没有什么,还是要继续守城的,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而坏了大事,也正是有这种性格,才会成功的守住四平。

你认识他们吗

标签: 陈明仁将军

赵振铎相关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