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八卦 > 正文

谭嗣同简介的简单介绍

作者:淘名人 时间:2023-04-03 09:32 来源:淘名人 阅读:

狱中题壁(谭嗣同)

狱中题壁是谭嗣同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狱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文: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翻译:

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扩展资料:

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农历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预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开始大肆捕杀维新党人。

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许多人劝谭尽快离开,但他却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决心留下来营救光绪帝。

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请自嗣同始。”

9月21日,他与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林旭等五人同时被捕。这首诗即是他在狱中所作。

这首诗表达了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望门投止思张俭止”这一句,是身处囹圄的谭嗣同记挂、牵念仓促出逃的康有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怀。私心祈告:他们大概也会像张俭一样,得到拥护变法的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忍死须臾待杜根”,是用东汉诤臣义士的故事,微言大义。通过运用张俭的典故,以邓太后影射慈禧,事体如出一辙,既有对镇压变法志士残暴行径的痛斥,也有对变法者东山再起的深情希冀。这一句主要是说,戊戌维新运动虽然眼下遭到重创,但作为锐意除旧布新的志士仁人,应该志存高远,忍死求生。等待时机,以期再展宏图。

“我自横刀向天笑”是承接上两句而来:如若康、梁诸君能安然脱险,枕戈待旦,那么,我谭某区区一命岂足惜哉,自当从容地面对带血的屠刀,冲天大笑。“让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对于死,诗人谭嗣同早有准备。当政变发生时,同志们曾再三苦劝他避居日本使馆,他断然拒绝,正是由于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所以才能处变不惊,视死如归。

“去留肝胆两昆仑”,对于去留问题,谭嗣同有自己的定见。甘愿效法《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乡的行节,以个人的牺牲来成全心目中的神圣事业,以自己的挺身赴难来酬报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

同时,他也期望自己的一腔热血能够惊觉苟且偷安的芸芸众生,激发起变法图强的革命狂澜。在他看来,这伟大的身后事业,就全靠出奔在逃的康、梁们的推动和领导。

基于这种认知,他对分任去留两职的同仁同志,给予了崇高的肯定性评价:去者,留者。路途虽殊,目标则同,价值同高,正像昆仑山的两座奇峰一样,比肩并秀,各领千秋风骚。

谭嗣同的事迹概括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他的遗骸运回原籍,葬在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

扩展资料:

个人成就

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

轶事典故

在浏阳乃至中国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谭嗣同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剑胆琴心”的雅号。

在才常路的“谭烈士专祠”里,曾经有一幅谭嗣同摄于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立如山岳、傲视死神的凛然正气。谭嗣同短暂的一生中,两剑三琴陪伴他度过了不少苍茫岁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谭嗣同

谭嗣同简介

1、个人简介

谭嗣同(1865年—1898年),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2、主要成就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3、人物评价

国家积弱当有勇士赴汤蹈火,才能震撼国人,谭嗣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大义。

谭嗣同:视死如归的改良主义者是谁?

生平简介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父亲谭继询是清朝的道台。他从5岁起就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苦读儒家经典。12岁时,他的母亲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不幸暴病身亡。13岁时,他随去甘肃赴任的父亲到了西北。随后,他为了“旷观天下名山万迭”,开始漫游祖国各地,使他对在列强和清政府的压迫下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有了深切的了解,并开始转向一心寻求报国报民的道路。他潜心钻研王夫之、黄宗羲的著作,吸取其中反对专制主义统治和民族压迫的进步思想。

年的中日战争促使他同清政府决裂。

年,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公车上书”,要求清政府效法西方,进行资产阶级改革,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谭嗣同审时度势,提出了他酝酿已久的救国谋略,即:中国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实行选举、设议会等治国的办法,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当他得知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宣传改良思想,就特意赶到北京,打算与他共同探讨救国良策。结果因康有为南下未能见之,但却见到了梁启超。他们会面后,谈得很投机,彼此思想相通,更加坚定了他的变法信念。从此,他开始了大力提倡变法,成为当时最活跃的改良派人物之一。

为了宣传救国变法谋略思想,谭嗣同在1896~1897年间,写成《仁学》两卷,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道德,主张冲破封建主义的罗网。他反对“忠君”,号召说,如果君主不善,“人人得而戮之”。

历史业绩年,谭嗣同应倾向维新变法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邀请回到湖南,此后陆续建立了时务学堂、武备学堂、南学会,创办了《湘学新报》、《湘报》,并具体制定了改革工商业的办法。1898年9月,他被光绪皇帝召进北京参与变法。由于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的努力促使,光绪帝实行了包括废除八股考试,奖励科学发明,改革旧机构,提倡商办实业等内容的新政策。谭嗣同等人治国谋略开始得以实施。但是,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的顽固势力,极力破坏变法,一时盛传荣禄等人秉承慈禧的旨意,将在这年秋天乘光绪皇帝赴天津阅兵之机迫其退位。谭嗣同把希望寄托在伪装支持维新派的袁世凯身上。他身带光绪密诏去找袁。袁两面三刀,假意应允派自己的军队杀掉荣禄。

月20日,袁又跑到天津向荣禄告了密。

月20日,慈禧太后囚禁了光绪,自己临朝“训政”,下令搜捕维新派。

月28日下午4时,谭嗣同面对刽子手的屠刀高声朗读自己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片刻后,从容就义,年仅33岁。

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为了国家的新生牺牲了自己年轻生命,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他的改良思想及其勇于献身的精神却激励着后人。

蔡元培: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生平简介蔡元培(1868~1940年),浙江省绍兴市山阴县人。蔡元培委身教育事业是以戊戌变法的失败为契机的。1898年冬天,他回绍兴就任绍郡中西学堂的总理,就提倡新思想,后又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提倡民权,办爱国女校,倡导男女平等,办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将革命与教育相结合。1912年他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被社会公认为中国近代新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首次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方针。1917年1月,他就任北大校长,将北大改造为焕然一新的中国最高学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中心。之后,他还试行大学区制,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撰写教育论文,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

历史业绩年,蔡元培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吸收欧美和日本近代教育的经验,首次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方针。新教育方针包括:军国民教育(军事、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德育),世界观教育和美学教育等内容,构成了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蔡元培进行教育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为了确保近代新教育思想和方针的实施,蔡元培在废除了清朝的各种带有封建主义内容的教育法规和制度以后,制定了具有近代进步意义的新教育法令和学校章程。他在教育部期间,先后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和其他一些教育法令。内容主要有:(1)除旧布新,改革学制;(2)修订教材,废除“经科”;(3)加强普通教育,重视实业和军事体育教育;(4)提倡发展社会教育。此外,蔡元培在教育实践中还十分重视派遣留学生的意义,他认为派遣学生留学国外,是提高我国文化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因此,他从注意提高选派留学生的质量人手,要求各级学校重视留学生的派遣工作。

提倡和重视女子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大力主张推广普及教育和女子教育,更重要的是,他还在实践上开创了近代中国男女同校的先河。1912年,他任教育总长后,立即规定:小学实行男女同校。继之,1917年他任北京孔德学校校长,首次开了中学男女同校的先例。两年之后,1919年他在北大开创了近代中国大学实行男女同学的先河,在政治界和思想界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即是他的美育思想。他认为美育是养成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美育可以使受教育者通过美的感染与熏陶,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他认为美育可以给人们提供高尚的娱乐活动,从而达到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改善、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在当时日益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及时提出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无疑很有现实意义。

此外,蔡元培力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重视发挥学生个性,这是他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主要内容。这在今天,仍给我们以无尽的启迪。

谭嗣同的主要事迹简单概括,越简单越好?

1.谭嗣同主要事迹

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2.人物简介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3.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去留”的“去”字,这里是指一种行为趋向,意为“去留下”,“去留得”,没有很实在的意义。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据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现在的普通话一样,下面这种用法是常有的:用“去”去辅助另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而这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的含义大致就是后一个动词的含义,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么”等等。这里的“去”字,并不表示空间上的去这里去那里,而是表示时间上的行为、事态之趋势和倾向。也就是说,“去”可表空间意义上的位移,也可表时间意义上的发生。 从整首诗的意思来看,“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去”,应是时间意义上的“去”,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赵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当作空间意义上“去”。而我们所流行的各种解释,都是这样思维定势。我想,那时的官话或北方话也应有这种用法吧?“去”字的这种重要语义,《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有记载。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一昆仑)和如昆仑一样的“胆”(一昆仑),这不也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和慷慨悲壮吗?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憾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六人惨害于北京菜市口。谭嗣同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这,是一首绝命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全部所有的绝命诗,是一首在狱中为自己写就的祭死之诗!诗的后两句所写,都是指诗人自己,而不是指他人。“昆仑”当然不是指人,“昆仑”也没有自比自赋、自狂自傲之义。而“去留”,我认为不是有些人说的,是指一去一留或一生一死。试想想,“我自横刀,肝胆昆仑”,这所表达的是何等的慷慨和悲壮!而这,不恰是诗人那时的真实心理写照吗?

曹植,拜伦,布鲁诺,谭嗣同,嵇康,周瑜的人物简介

曹植: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拜伦:全名: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哈罗公学毕业后,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布鲁诺:科学的殉道士---乔尔丹诺·布鲁诺(公元1548~1600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大概他幼年丧失父母,或者是家境贫寒,靠神甫们收养长大。这个穷孩子自幼好学,15岁那年当了多米尼修道院的修道士。全凭顽强自学,终于成为当代知识渊博的学者。

这位勤奋好学、大胆而勇敢的青年人,一接触到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立刻激起了他火一般的热情。从此,他便摈弃宗教思想,只承认科学真理,并为之奋斗终身。

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革除了他的教籍。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他四海为家,在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维登堡和其他许多城市都居住过。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始终不渝地宣传科学真理。他到处作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

谭嗣同: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男,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汉族,湖南长沙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著名维新人物。在北京北半截胡同41号是他在朝为官时的故居,也是在这里被清政府逮捕.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嵇康: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云:“时又有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至景元中坐事诛。”按魏元帝景元凡四年(260——263年),又《晋书·嵇康传》记康被诛时年四十,故《资治通鉴》将时间系于景元三年,即262年,文学史界订嵇康生卒年为223——262年,当是依此而定。关于嵇康被诛的时间,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还见到不同的记载,如干宝、孙盛、习凿齿等人皆云康于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255年)被诛,裴氏认为他们的记载有误,故专门作了考辨。又,《世说新语·任诞》云: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徐震先生《世说新语校笺》云:“按《晋书·阮籍传》,籍以魏陈留王奂景元四年卒,年五十四,则其生当在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山涛传》言卒于晋武帝太康四年,年七十九,则当生于建安十年,长阮籍四岁。《嵇康传》但云死时年四十,不言死于何年,《通鉴》系其事于景元三年,则其生当在魏文帝黄初四年,盖小山涛十八岁,小阮籍十四岁,故云“少亚之”。按《通鉴》记嵇康事迹,主要依据《晋书》,但也利用了《三国志》,故抄录了其中“谯郡嵇康”至“尚奇任侠”一段,而《三国志》云康景元中坐事诛,故《通鉴》将其事系于景元三年,审矣。但《晋书》记嵇康事迹以及徐先生考嵇康生卒年,皆未利用《三国志》的材料,故有所失。

周瑜:周瑜(公元175年~210年)字公瑾。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庐江县(今安徽庐江县)人,汉族。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我军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为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

还行吗

标签: 谭嗣同简介

赵振铎相关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