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觉的介绍
石觉(1908~1986年),陆军上将,原名世伟,字为开。广西桂林临桂县宛田瑶族乡瓮潭村人。幼时家境贫苦,父亲外出当兵,一去渺无音讯。母亲务农兼做小本谷米生意,节衣缩食供他进宛田崇实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曾制作杠杆等简单机械,一人吊起数百斤重的石块,将高田基砌牢,引起村人惊异。
平津战役期间,傅作义宣布起义,他的四个兵团司令都是什么结局?
一、第4兵团司令李文。
李文是湖南新化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先后担任排长、连长直到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文率部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豫东兰封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屡立战功。解放战争时期,李文先后担任北平警备总司令,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4兵团司令官。
平津战役期间,傅作义在北平宣布起义,李文与傅作义决裂,并同机返回南京,并在溪口面见了蒋介石。蒋介石又任命他在胡宗南部担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
1949年,李文率部在四川邛崃向解放军投诚,可是不久就伺机逃往香港。1950年,蒋介石同意李文转赴台湾,曾担任国民党中将高参。1977.年,李文在台湾病逝,时年72岁。
二、第9兵团司令石觉。
石觉是广西桂林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生。毕业后历任桂军排长、营长等职,并在中原大战中升任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石觉担任第四师第十旅少将旅长,率部开赴华北对日寇作战,先后参加南口战役、台儿庄战役及武汉会战、枣宜会战。抗日战争胜利后,
石觉升任华北剿总第9兵团中将司令。平津战役期间,石觉在傅作义宣布起义后,扔下部队就逃到了南京。此后不久,石觉就跟随蒋介石到了台湾,先后担任台湾防卫总部副总司令、北部防守区司令等职务。1986年,石觉在台湾病逝,时年78岁。
三、第11兵团司令孙兰峰。
孙兰峰是山东省滕县人,他18岁开始军旅生涯,历任阎锡山部连长、营长,后在傅作义部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在抗日战争中,孙兰峰率部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绥远抗战、五原战役。抗战胜利后,孙兰峰就任华北剿总第11兵团司令。
平津战役期间,孙兰峰率部逃到了绥远地区,但不久在绥远宣布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孙兰峰被任命为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绥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蒙绥合并后,孙兰峰又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87年,孙兰峰因病逝世,时年92岁。
四、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
侯镜如时河南永城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侯镜如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侯镜如任国民党第21师师长,先后参加过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枣宣会战。抗日战争胜利后,侯镜如担任过北平警备司令。
辽沈战役爆发后,蒋介石曾命令侯镜如指挥东进兵团从葫芦岛驰援锦州,率部曾与解放军发生激烈的塔山攻防战。此后,侯镜如升任华北剿总第17兵团司令官。
平津战役时期,为了革命工作需要,他假意逃脱再次打入国民党阵营,担任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在此期间,他促成多支国民党军队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侯镜如先后担任国务院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1994年,侯镜如在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
扩展资料:
毛泽东和傅作义谈判达成《北平和平解放的初步协议》。
1949年1月6日,傅作义派出的和谈代表到达解放区。两位代表都是与谈判双方有特殊关系的人物。燕京大学教授张东荪是民盟华北总支部主任委员,毛泽东、傅作义都曾托他接洽对方,是个合适的中间人。山西大学教授周北峰是傅作义信得过的人,思想进步,人称“红色教授”。
1月10日,中共方面林彪、聂荣臻,傅作义方面周北峰达成“会谈纪要”。可傅作义还是下不了决心。中共方面判断,傅作义仍未放弃守城的幻想,现在的谈判仍有可能是缓兵之计。
1月14日当天,在接待和谈代表的同时,解放军对天津发起总攻。毛泽东发出《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与国民党政府和军事集团和谈的八项条件。
傅作义明白:除了毛泽东安排的前途,自己已没有其他出路了,于是立即致电周北峰“酌情办理”。
1月16日,毛泽东起草中央军委给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电报,布置谈判与作战的策略:对傅作义要求军队出城不要太远、太分散,都可以同意,关于补给也要负责协助……当天,毛泽东亲自执笔,以林彪、罗荣桓名义写信给傅作义,敦促他放下武器,接受和平改编。
毛泽东曾说,解放战争翻过山顶之后,就可能出现传檄而定的局面,那将加速胜利,减少牺牲。现在,毛泽东向傅作义传檄了。
毛泽东给傅作义留下的思考时间是1月17日1时至21日12时。如果傅作义不接受提议,解放军将攻城。这确实是最后通牒。不曾想, 固若金汤的天津29个小时就被拿下。丢掉天津的傅作义还没有见到最后通牒,就下决心交出北平了。
当天下午,谈判双方达成《北平和平解放的初步协议》。傅作义召集会议讨论北平问题,华北7省市议长与北平各界代表50人集会,一致要求和平解决,还公推何思源等11人为代表,出城与解放军谈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侯镜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兰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为何还是被共产党记了一笔细账?
国军十三军军长石觉管哪三个师
编制一直再变~你自己看吧 1943年初国民党军在整训中,将13军第110师改隶第85军,同时将原属第89军的第117师改隶第13军。同年5月,石觉实任军长,吴绍周、王毓文、王公亮、舒荣任副军长,张纯玺任参谋长。 此时,该军下辖:第4师,蔡剑鸣任师长;第89师,舒荣兼任师长;第117师,刘漫天任师长。 1944年5月,暂编第16师调归该军编制序列,参加了豫中会战。同年9月,该军第117师改隶暂编第1军,另将新编第8军暂编第16师改隶第13军。同年底,第13军奉命调往贵州,据守贵阳。1945年2月,第13军所属暂编第16师被裁减,另将被撤消建制的第9军第54师改隶第13军。同年4月至5月,该军参加湘西会战和收复桂林之战。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军由秦皇岛海运东北地区,隶属东北行营,为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的前锋军。于1945年冬,该军先后进占山海关、九门口、锦州等地。1946年1月,该军主力沿锦(州)承(德)一线,向热河解放区大举进攻,企图夺取承德和赤峰等要点,并在华北国民党军的配合下,占领整个热河省,发起了进攻热河战役。但在此次作战中,该军被人民解放军歼灭2000余人。同年2月中旬,该军第89师孤军冒进进占了辽西秀水河子地区。人民解放军在侦得这一情报后,当即将其严密包围,集中兵力于2月13日黄昏对其发起攻击。被围的国民党军拼死抵抗,双方激战至14日晨,将其第266团和第265团1个营、师属山炮连、汽车连全部被歼灭,毙俘1400余人。7月,该军驻热河承德,隶属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主要担任热河地区的守备和局部地区机动作战任务。同年冬,该军开至东北。此时,下辖:第4师,骆振韶任师长;第54师,史松泉任师长;第89师,万宅仁任师长。同年12月至1947年4月,该军先后参加了对南满解放区进攻的临江进攻战(解放军称四保临江战役)第4次作战、松花江以南防御解放军进攻战役(解放军称三下江南作战)的第3次作战和1947年的东北夏季防御作战等。其第89师在对临江的第4次进攻作战中,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师长万宅仁化装潜逃。 1947年秋,该军第54师调出,与新6军第14师及新建的暂编第59师合编为新编第3军。在此同时,该军将收编的地方保安团队编成的暂编第63师列入该军序列。其后,参加了东北秋季战役(解放军称东北秋季攻势作战)、东北冬季战役(解放军称东北冬季攻势作战)。 1948年5月,国民党军调整作战部属,热河省划归华北“剿总”管辖,第13军随之改隶华北“剿总”指挥,参加了冀热察战役(解放军称出击冀热察战役)。同年11月,军长石觉调第9兵团任兵团司令职。另以第9兵团副司令骆振韶兼任军长,胡冠天任副军长,全英任参谋长。此时,该军下辖:第4师,骆振韶兼任师长(后邓邦捷接任师长);第89师,刘建章任师长(后胡冠天、潘如涵接任师长);暂编第63师,(后改番号为第297师)欧孝全任师长。同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后,该军隶属冀热辽边区司令部,曾由承德出兵增援辽西。辽沈战役结束后,华北国民党军收缩兵力,该军由承德撤到北平附近地区,并大肆扩编队伍,第155师和第299师此时隶属该军序列,使其所辖军队达到5个师。1949年1月,该军第155师两个团、第297师1个团在密云被人民解放军全歼。1月21日,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该军军长骆振韶、副军长胡冠天、参谋长全英及师以上军官等,由北平乘飞机逃走南京,留在北平的部队接受人民解放军的和平改编
石觉的生平年表
1908年1月14日生于广西省桂林临桂县宛田乡瓮潭村人,原名世伟,字为开(一作维开)。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
1925年6月参加平定刘杨叛乱。7月升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队步兵科。
1926年1月毕业后任黄埔军校第5期入伍生排长。
1928年黄埔军校迁至南京后任第6期学生总队第2大队副中队长(大队长为汤恩伯)。
1929年春任教导二师第一旅第三团第三营营长。
1929年5月参加中原大战,任第4师第10旅第9团第3营营长,赴江西围剿红军。
1930年2月调任教导第2师(师长张治中)第1旅(旅长汤恩伯)第3团第3营少校营长。11月11月所部改称第4师(师长徐庭瑶)第10旅(旅长汤恩伯)第9团第3营,仍任营长。
1932年6月升任第4师(师长徐庭瑶)第10旅(旅长汤恩伯)第9团副团长兼第3营营长。12月升任第17军(军长徐庭瑶)第4师(师长徐庭瑶)第12旅第24团上校团长。
1936年4月升任第4师(师长王万龄)第12旅(辖两团)旅长。36年冬兼任集宁警备司令。
1938年2月12日升任第13军(军长汤恩伯)第4师(师长陈大庆)副师长。后兼任第31集团军干训班教育长。
1939年1月5日升任第13军(军长张雪中)第4师(辖三团)师长。6月17日晋任陆军少将。
1942年3月28日升任第85军副军长兼第31集团军突击总队司令。7月30日升任第13军代理军长(副军长吴绍周、参谋长吕公良,辖蔡剑鸣第4师、舒荣第89师、廖运周第110师)。
1943年5月17日实任第13军军长。
1944年7月获四等云麾勋章。
1945年获胜利勋章、忠勤勋章。10月升任东北第2绥靖区(辖第13军、东北保安第3支队、第4支队、热北第1支队)中将司令官兼第13军军长。
1948年1月获二等宝鼎勋章。3月获三等云麾勋章。9月22日晋任陆军中将。10月兼任热河省政府委员。11月10日升任华北“剿总”第九兵团中将司令官(副司令蔡剑鸣、参谋长全英,辖骆振韶第13军、廖慷第31军)。
1949年1月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汤恩伯)副总司令兼凇沪防卫司令部司令官。4月兼任上海防守司令。6月调任舟山群岛防卫司令部(辖吴仲直第75军、段沄第87军、董继陶暂编第1军)司令官兼浙江省政府主席、浙江省绥靖总司令。
1950年5月调任台湾防卫总部副总司令兼北部防守区司令。获忠勇勋章、一等宝鼎勋章。
1951年2月改兼南部防守区司令。
1954年调任陆军第2军团司令。
1956年12月调任金门防卫司令官。
1957年7月1日升任参谋总部(参谋总长王叔铭)参谋次长兼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晋任陆军二级上将。
1958年7月1日改任参谋本部(参谋总长王叔铭)副参谋总长兼作战次长。
1959年7月调任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总司令。
1963年7月改任考试院铨叙部部长。12月当选为国民党九届中央委员。
1969年4月当选为国民党十届中央评议委员。
1975年被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
1986年9月23日因中风逝世于台北荣民医院,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