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资讯 > 正文

太虚大师(太虚大师是谁转世)

作者:淘名人 时间:2023-04-02 04:46 来源:淘名人 阅读:

太虚法师说二战的因果

太虚大师(1890-1947)是近代佛教复兴运动的倡导者,近代佛教领袖,曾任世界佛学苑苑长、中国佛教学会会长、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他针对清末以来佛教界的种种弊病提出“佛教革命”的口号,主张在教理、教制、教产三个方面实行革新,规划创建新型的僧团组织和制度,他主张推行贴近普通民众社会生活的“人生佛教”,并致力发展佛教教育。

心系民族,振臂高呼

作为中国佛教界的领袖,太虚法师在“九·一八”事变后,针对中日关系日趋紧张的局面,义不容辞地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进行严正谴责,同时以亚洲文明和世界和平的安危为计,希望佛教徒承担起维护正义的责任,协同一致,消除战争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损害。

他引史为鉴,指出现代欧洲国家正因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极端化,从而使欧洲文明陷于全面崩溃的末路。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不但堵塞了亚洲民族文化复兴的活路,使其失去化导西方国家共趋世界和平、大同的机会,而且可能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说:“中国固首受其害,而日本数十年来所造成之政治的经济的优势,殆将一举而归于毁灭,亦宁日本之利!”他劝导日本佛教徒在此危急之际,应秉承佛训,发扬大乘菩萨遏止暴力的无畏精神,速起自救,革日本军阀政客之命;如力量不足,则当与全亚洲佛教徒联合起来,共同“制止其非法行动”。

作为中国人,一个坚持正义和民族尊严的人,太虚法师的抗日救国立场是坚定的。作为关心人类福祉的宗教家,他又有一重更高的视野,不愿看到中日两国操戈,使方兴未艾的东方文明毁于战争的硫酸池。基于前者,他关注时事,随日本军事侵略的升级而表现响应的强硬姿态,如进行各种护国讲演,发表抗战、备战言论,号召创组“佛教青年护国团”。基于后者,他不顾亲日通敌的嫌疑,仍与日本佛教界保持联系,致力国际亲善,谋挽千钧一发。这使他在卢沟桥事变前,既受到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仇视,又每每被不理解其苦心的国人疑谤。

“七·七事变”后,太虚法师电告全日本佛教徒:“日本的三千万佛教徒究竟何在?有如此庞大数目的佛教徒,如何竟不能制止日军的暴行?假使是真佛教徒,应当真切的知耻,体念佛教宗旨,实现佛法精神,此是佛教徒应知之耻,和佛教徒应如此雪耻。”同时以中国佛学会理事长名义,电告全国佛教徒:

“兹值我国或东亚或全球大难临头,我等均应本佛慈悲:

一、恳切修持佛法,以祈祷侵略国止息止暴,克保人类和平。

二、于政府统一指挥下,准备奋勇护国。

三、练习后防工作,如救护伤兵,收容难民,掩埋死亡,灌输民众防空放毒等战时常识诸项。各各随宜尽力为要!”

1938年,南京、上海沦陷,中佛会负责人圆瑛法师等未及时西迁。为粉碎日本利用沦陷区佛教会惑乱视听的阴谋,他与章嘉活佛在重庆成立“中国佛教会临时办事处”,宣布废止沦陷在京沪的中国佛教会机构,断绝与各沦陷区佛教会的关系,捍卫了战时佛教会的纯洁性。

太虚法师把佛教理念和抗战纲领联系起来,先后作《降魔救世与抗战救国》、《佛教徒如何雪耻》等多次公开讲演,说明遮止罪恶是佛法慈悲普济精神的积极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绝无违悖:“中国为国家民族自卫,为世界正义和平,为遮止罪恶、抵抗战争而应战;与阿罗汉之求解脱安宁不得不杀贼,佛立为建立三宝不得不降魔,其精神正是一贯的。故显扬佛法,不惟非降低抗战精神,而是促进增高抗战精神的”。

武力防御,文化进攻

1938年,太虚和藏传佛教爱国僧人章嘉七世等一起在重庆发表《通告全国佛教徒加强组织以抗倭书》,获得华中、西南、西北各省佛教会及在重庆中国佛教会理、监事及会员的拥护。

同年7月,部分理、监事决定在重庆罗汉寺设立中佛会临时办事处,推选太虚主持。该办事处曾筹办僧侣救护队、伤兵慰劳队,募捐救济流亡难胞等,成为佛教界重要的抗战力量。

办事处后因重庆屡遭轰炸,只得迁往重庆北碚缙云寺,但却能在困难的条件下与大后方各省市分会保持着联络。

1939年9月,太虚法师于国际反侵略协会中国分会(邵力子、陈真如等主持)欢送会中,法师据佛教立场,提出“武力防御与文化进攻”之说,号召佛教徒献身抗日救亡运动。

同时,他还邀请学者名流上缙云寺讲学,让僧侣师生了解世界。其时,重庆城里的不少著名人士如于右任、冯玉祥、郭沫若、马寅初、老舍等,都曾上山讲学,梁漱溟、顾毓(王秀)、田汉、梅贻琦以及孔祥熙、张治中、张群、易君左等也曾上山游历,还有不少外国来宾、远方僧侣,因此留下不少诗赋墨宝。太虚法师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通过与文化界的交流、沟通,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

出访海外,疏通滇缅

抗战期间,东南亚国家通过滇缅公路向中国运送大量的抗日物资,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重要生命线。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遏制东南亚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煽动缅甸人民反对开放滇缅公路,大造谣言,说中国政府是基督教政府,诬陷“中国赤祸蔓延,共产党毁灭宗教”,谎称侵华战争是“弘扬佛教的圣战”妖言惑众,蛊惑不浅。在日本的谣言蛊惑下,缅甸关闭了滇缅公路。

1939年11月,太虚法师为了揭穿日本帝国主义的谣言,组成国际佛教访问团,万里迢迢出访缅甸、锡兰、印度等国,“朝拜佛教圣地,访问各地佛教领袖,藉以联络同仁之感情,阐扬我佛之法化,并宣示中国民族独立生存与公平正义之奋斗,佛教徒亦同在团结一致中而努力。”

“在缅甸时,曾将我国抗战情形,详为报告,盖该处为我国抗战命脉,关系至为密切,国际宣传未容或缺。经余解释后,缅即组织一访问团,赴华访问。后至印度时,则从事文化之探讨。……赴印目的,即为研究印度近今文化及引起其研究吾华文化之兴趣。经锡兰,本团最大工作,为佛教联络,当余抵锡时,首相、市长及各显要均至舟站观侯,且开多处盛大欢迎会。僧长及余坐于中间,其他官民分列两旁,先受三皈依。锡兰为欧美交通孔道,且为佛国,实为国际宣传最佳地方……”

“我到印度,尼赫鲁亦主持欢迎,甘地、泰戈尔都曾访问过。”

7个月后,访问团回到昆明。站在疮痍满目的祖国大地上,成功履行外交使命的荣耀毫无重量;而恒河之畔历劫仅存的残损、寂寞而依然庄严的释迦遗迹,那些断裂的精美石幢,空旷中矗立的古老菩提树,更使他胸中充满忧患的回响。还能为此做多少工作呢?他感到也许不多了,惟有将所剩的时间与佛教、祖国贴得再近些,相依为命吧。他给门生的信中说:

“你们祝我寿,他事都不用,今年只注意把学生会努力筹备!我的色身不多年的了,而法命寄予兹会。”

通过太虚法师的出访,宣示了日寇暴行,揭破敌方阴谋,滇缅公路重新开通。

太虚法师抗日护国事迹年表

太虚大师全书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凡六十四册,印顺主编。乃民国佛教主要推动者太虚大师之著述全集。内分佛法总学、五乘共学、三乘共学、大乘通学、法性空慧学、法相唯识学、法界圆觉学、律释、制议、学行、真现实论宗依论、真现实论宗体论、真现实论宗用论、支论、时论、书评、酬对、讲演、文丛、诗存等二十编。附册为印顺主编之太虚大师年谱上下册。 p1375

民国四大高僧的辈份

民国时期“四大高僧”,个个都是精通佛法之人,博通经籍,可谓是现今之人不可相及的。

一、虚云大师

虚云大师虽说是个“官二代”,自己的父亲在泉州担任知府。在家人的期盼中,一直都希望他可以继承祖上的荣耀,继续入仕途,但是,他并没有倚靠着自己的家庭背景入仕,只是听从着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出家。佛学于他而言,就像是涤荡心灵的圣水一般 ,令人感到自在 ,最好在终南山脚下,皈依佛门。不仅如此,虚云大师在东南亚一带都是极为有名的,据说虚云大师曾在东南亚一带弘扬佛法,弟子也相当之多。

二、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出生于1890年1月 8日,因为生活所迫,最终看破红尘万种苦,选择了晨钟暮鼓的生活,长伴青灯古佛。他向来倡导“舍己利人”、“饶益有情”,以引导人们完善品德。他是个极为优秀的人,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是个有着家国担当之人。太虚大师倡导了佛学的 改革 ,在抗战时期,还曾组织募捐,是一个有着大情怀的大师。

三、印光大师

人们习惯性地称呼印光大师为“莲宗第十三祖。

印光大师在15岁之时初读佛经,随后大悟,皈依佛门。他的一生,真可谓是“菩萨心肠”,自身勤俭节约,对待他人也向来是慈悲心肠,可谓是“菩萨再世”。印光大师虽说在当时极为有名,但是却一直淡泊名利,也极少和人结交,只是自己专心钻研佛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念佛修行。在社会动乱之时,印光大师则会捐出自己的印书款,默默为大家付出,从不求回报。

四、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正是李叔同。他是个极为有才华的男子,学问极高,是个出国的留学生,书画乐理样样精通 ,可谓是个大才子。只是,这样才华横溢的男子,最后还是选择了青灯古佛,抛却了红尘往事,遗世而独立。弘一大师对于佛法的弘扬,可以说是意义极大的。凭借着自己原有的才学功底,弘一法师在佛学上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也创造了很多的佛学经典,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太虚大师的介绍

太虚,法名唯心,字太虚,号华子、悲华、雪山老僧、缙云老人,俗姓张,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圆寂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长安镇,近代著名高僧。1904年,太虚大师十六岁去苏州小九华寺礼士达上人为师,师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间,士达上人携大师往镇海拜见师祖奘年和尚,和尚为取法号太虚。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

太虚大师是谁转世

白帝。太虚大师是《帝路》这本小说的人物,在第12章中白帝兵解转世成太虚大师,该小说一经发布受到了大量人的喜爱。

太虚大师全书读后感

近来偶得太虚大师全集一本,是经典选读选修课老师所赠给学生的。打开封面一看,便有“免费结缘”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不禁深思,即使身处物欲横流的时代,弘扬善法的根本心愿仍然是纯洁的,不受利欲所染污的。

古时生产力低下,交通阻塞,著书艰难,做到书本的传承和流通是很困难的。即便如此,一代代的大师如黑夜中的群星般灿烂,如翻译经文的鸠摩罗什,远赴西土求经的玄奘,立下深深的弘法伟愿,以一生的努力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文化传承宏图。正如六组所说,人能转法,非法转人。在如此深邃,无私的贡献下,佛法才能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如此荡气回肠的辉煌。

反观当下,祖国国力繁盛,市场开放,著书立作成了十分简易的事情。但这却造就了无数不懂装懂的专家,沽名钓誉的学者的可乘之机。他们本就不是怀着弘扬文化的心愿而立作,而是打着文化的幌子,或是为了营销书本以赚钱,或是以著书立作求名,皆以自己的私欲为第一要义,以著书为名利的筹码,何其可悲啊!

这种沽名钓誉之风气,在学者中流行已久了。一旦文化成为了利益的附庸,便再难有钻研学术的风气了。如此,真可谓是文化的夕阳了。近来学术造假的报道层出不穷,与古时治学严谨之风正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我们不得不反思的。

稍作思考后,再回到太虚全书中来,看到免费结缘的字样,仍是从心底感到了一股清流。全书页数较多,我并没有看完,因此只是对佛法悟入渐次这一部分作读后感。这篇文章,只是我读来的感受与领悟,错漏之处,于法不得通达之处,想必都是很多的。请读者千万怀着理性批判的认识阅读,或是从书籍原本中探寻求索。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明业果不断故有情续生

有情依其身,语,意三者,发动善恶染净行为,便称之为业。有这样行为产生的业,便有由业所感召,能酬报前业的果。这便是佛学中非常重要的因果观念。由于我们对于果报产生的原因,生发的条件不了解,不能达到无我的智慧,于是产生了种种颠倒的认识知见,又因为果报再造作善恶之业。

如太虚大师所说,

业持于识,为识增上。业为识造,识为业牵。这些善恶的业,依据识,异时变异,于是得总报。报体即识,报名曰果,复由此果而造诸业,更感后果。

我对古文不甚了解,因而只能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作出举例。比如,有些人做事,因为没有持之以恒,自身不够努力,方向不够中正,方法不够恰当,因而失败了。这些正是失败的原因,原因产生结果。而他们却不从原因上反省自我,以实现自身发展,为下次成功作奠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是团队成员的懒惰,是评委的不公正,是机遇的不恰当,以此维护自身的尊贵。所谓无我的智慧,正是勇于批判自己,从不足的原因中成长,而非自以为是,维护自己的缺点。假如能正确认识果报,从原因处下手反省,何愁不能实现自身向人天善道的发展呢?而上述所举的例子,还只是在人世间的短暂看法。若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概念看来,则因果之学说更为庄严灿烂了!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明唯有根尘故人我本空

这便涉及到哲学上的问题,即 何者是我?庸人所以为的我,是五蕴假相而妄计为我。或计色蕴是我,或计受蕴是我,或计思蕴是我,或计行蕴是我,或计识蕴是我,或计五蕴和合是我。这样都是认假相为我,而找不到一个真实的我。后世所谓明心见性,即是要寻觅得这不攀缘的妙明真心。

因此,太虚大师说,盖由根尘构接,见相假现,五蕴和续,惑业滋起,起业受果,仍在五蕴。蕴谓积聚,和合有相,此假合相,唯依根尘内外六处,觅我不得。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明诸法本空故唯识所变

第三点是承接第二点,再作深入。一切诸法不越五蕴,而色蕴等根尘也从缘生,无自性,体空而性寂,所以说诸法本空。然而,既然没有诸法,为什么会有世间共见的差别相呢?便答曰,体虽然是空寂的,但是幻相并非空无。然而非空无的相,也不出能变能了的心识,所以一切皆是所变,唯识能变,唯识能了,所以说唯识。

正如流传甚广的“相由心造,境随心转。”外相都是随心意的变化而起变化的,一个人心灵喜悦祥和,纵然遇到挫折也不会生起他人的憎恶相,境遇的埋怨相。而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一旦被人批评了几句,立马生起无边的怨恨相,心中想着如何能挽回颜面,使其难堪,或是更为严重的打击报复。实则这些相都是由心所造的,境也是随心转的。愚笨的人只懂得追逐外相,心被境相所牵绕,如同被绳所牵制的牛马,何其不得自在!

[if !supportLists]四.   [endif]明本非空有故入佛知见

此部分所说,除对外相纷杂的执着,便是佛法。这也是儒家,道家所倡导的境界,所谓得失在所不计,荣辱无动于衷。佛法则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对于世间名利,荣辱的超脱,更是六道轮回的超脱,这是何其不易的事情。因而这一点,我只能稍微提及,不好多谈,因为我自己反省自己,在生活中也充满着对人的计较心,埋怨心,实在没有做到除执的佛法。

如太虚大师所说,众生妄情所执之妄相虽非有,而诸佛妙智所证之实相非无。证与未证,诸法之真际本来如是。因此说本非空有。然而启发此亲证实相之智,非由先明诸法本非空由之理,不得而入,所以说本非空有故入佛知见。

of��pI��I

标签: 太虚大师

赵振铎相关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