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八卦 > 正文

朱理治(朱理治 聂洪均 郭洪涛)

作者:淘名人 时间:2023-03-31 18:37 来源:淘名人 阅读:

河南省漯河市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机构有哪些

1、机构名称:漯河冠东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

住所:漯河市人民东路54号

法定代表人:曹冠东

电话:0395--3330039

邮编:462000

许可证号:4111003

业务范围:法医临床鉴定

执业司法鉴定人:13名

姓名 性别 技术职称 行业资格 执业类别 执业证号

许纬洲 男 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3003005

王海蛟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3003006

汤跃卿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3003007

谭占国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3003010

龚同欣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3003011

袁宏伟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3003012

王慧芬 女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6003013

陈瑞合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6003014

王玉冀 男 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7003015

李红伟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7003016

李素明 男 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9003001

胡子善 男 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9003002

杨秀慧 女 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9003003

2、机构名称:漯河科技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

住所:郾城区海河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张德业

电话:0395--6161578

邮编:462300

许可证号:4111005

业务范围:法医临床鉴定

执业司法鉴定人:6名

姓名 性别 技术职称 行业资格 执业类别 执业证号

王东升 男 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4005004

周慧敏 女 主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4005005

栾凤良 男 主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4005006

杨付海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7005007

张德业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7005008

廉文凯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9005001

3、机构名称:漯河宏峰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

住所:舞阳县舞泉镇人民路中段66号

法定代表人:薛宏峰

电话:0395--7121036

邮编:462400

许可证号:4111007

业务范围:法医临床鉴定

执业司法鉴定人:6名

姓名 性别 技术职称 行业资格 执业类别 执业证号

柴银朋 男 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3007002

刘领权 男 主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3007003

牛春水 男 主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3007004

薛宏峰 男 主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5007005

朱理治 男 主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9007001

薛翠娥 女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9008003

4、机构名称:漯河天鸿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

住所:舞阳县北京路南段

法定代表人:鹿永良

电话:0395--7121573-8039

邮编:462400

许可证号:4111008

业务范围:法医临床鉴定

执业司法鉴定人:5名

姓名 性别 技术职称 行业资格 执业类别 执业证号

徐世平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4008004

王耀锋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4008005

康国旗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4008006

鹿永良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4008007

刘晋山 男 副主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9008001

5、机构名称:漯河文正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

住所:漯河市人民东路68号

法定代表人:罗国栋

电话:0395-2623965

邮编:462000

许可证号:4111009

业务范围:法医临床鉴定

执业司法鉴定人:7名

姓名 性别 技术职称 行业资格 执业类别 执业证号

郜胜才 男 主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3009001

杨炳勋 男 主治医师 法医临床鉴定 411103009002

余西古镇的名老中医

余西古镇,龙地生辉,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出过不少历史名人。但鲜为人知的余西古镇的中医事业曾一度十分兴旺,不仅推动了祖国中医事业的发展,而且为余西古镇及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解决了就医的困难。同时,也出过不少中医名人,主要有朱姓和曹姓两家。

朱姓名中医,是指朱竹斋、朱煦堂、朱作舟祖孙三代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理治同志就出生于这个中医世家。他们分别是朱理治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朱竹斋是清代的太学生,即是在太学读书的生员,在当时是最高级的学员。后来他转攻中医,成为当地著名的老中医。按照当时传统的习惯,他将中医事业和他毕生积累的经验传授给长子朱熙堂。朱熙堂在其父亲中医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朱熙堂长子朱作舟又继承父业,他将祖上传授的知识与自己的经验融为一体,成为地方上很有名望的老中医。朱姓祖孙三代,虽以行医为业,但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从不巴结权贵,以病患者为重,且乐善好施,对没钱看病的贫民百姓,凡是他们开的药方,到药店打药欠费的都记在他们帐上,到年底由他们结算。所以他们行医,名声在外,百姓受益,自己却挣不了多少钱,除开销外,有时还得欠债。到了朱作舟手上,连儿子朱理治被推荐到南通上学,还付不起学膳等费用。朱理治的启蒙老师王小楼觉得朱理治是个可堪造就的材料,不读书实在可惜,就去南通找他的好友朱溥泉,正巧朱又是朱理治的族叔,经极力举荐,朱溥泉答应供给朱理治在南通上学的费用,这才解决了朱理治无钱读书的困难。以上所述的朱姓祖孙三代,都是余西当地很有名望的老中医。曹姓名中医,是指曹政明、曹晋书、曹蕴山、曹筱晋等。他们都出生于余西,而又名闻通东的著名老中医。曹政明精通医典,擅治内科杂症。其侄曹晋书对治疗温病时疫、麻痘惊疳有独到之处。曹姓户族曹蕴山为儒医,注重内科、妇科诸症。而曹政明的嫡孙曹筱晋更是青出于蓝而又胜于蓝,成为中国一代医圣,闻名江苏的著名老中医。他十四岁时,在其祖父曹政明和熟娴医古文的父亲曹素履影响、指导下兼读医书,为其学习中医奠定了基础。十六岁时,他正式拜曹蕴山为师,指读三载,专攻医典,初奠基业。后随伯父曹晋书老中医临证二年。他潜心钻研中医学,既崇古训,又不泥古,善于博采诸师之长,搜集百家众方,做到兼收并蓄,融为一体。他二十一岁开业行医,对内科杂症、急性热病、尤其麻痘惊疳、妇科疾病,在临床实践中,不拘泥陈规,辨证辨病精当,组方严谨灵活,疗效显著。对抢救危重病人,治疗疑难杂症,常有绝招,往往是药到病除,出奇制胜。每当疫病流行时,他宵衣旰食,昼夜应诊,且人不分贫富,路不论远近,酬不计有无,均热情对待,精心诊治。对有困难的病家,他常自讨腰包,为其支付药费。他自始至终为病家着想,常以低药费、高疗效而深得病家欢迎、感激、爱戴。他悉心为病人医治,济世救人,屡起沉疴,治愈病人无数,名扬通东、海门等地。因其排行为老五,当地百姓均尊称其“余西五先生”而闻名遐迩,早在上世纪三十代就已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一流名中医。他先后带徒多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协同卫生局创办中医班,为培养中医人才倾注了很大心血。他所培养的学生,成为中医事业的骨干,成为主治、主任级中医师,在全省第二`、三代当代名中医中都有他培养的学生。季光是他在余西的入门弟子,现已成为中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他治学严谨,热心于祖国学的继承、发掘和创新、提高,结合临床实践,深研医术,留下了《曹筱晋医集》等许多专著。余西古镇,还有一位顾香斋老中医,他擅长妇科,注重调理,也挺有名望。余西古镇出了这么多中医名人,中医事业不断得以传承和发展,这是历史文化和高尚精神得到传承和发展的有力见证。

河南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的五人塑像都是谁?

雕塑是中原局五位委员,刘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

成立中原局,以刘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原局委员,刘少奇兼中原局书记;所有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

指示发出后,刘少奇及朱理治、李先念、郭述申等10多名干部离开延安,于1939年1月到达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开始着手组建中原局机关。同年3月,刘少奇奉命返回延安,中原局书记由朱理治代理。9月,刘少奇携徐海东等40多名干部离开延安再赴华中。10月下旬,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干部大队及教导队学员离开竹沟向皖东进发。到达皖东后,根据工作中心东移的实际情况,刘少奇向中央报告,建议增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副指挥徐海东和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刘子久为中原局委员。中央复电同意。1940年11月,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及其他干部1000多人离开皖东到达苏北,11月进驻盐城。直到1941年4月27日,中央决定“东南局与中原局合并,组成华中局”,中原局的工作才宣告结束。

中央红军长征初到陕北,毛主席连出两大妙招,赢得民心,站稳脚跟-

吴起镇,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吴起县的中部,相传魏国大将 吴起 (约公元前400年),在此屯兵驻守多年,因此而得名,在 历史 上是军事要塞,。

1935年10月19,寒风料峭,居住在吴起镇的十几户人家,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这天,小镇上突然来了许多身着单衣、脚蹬草鞋、面黄肌瘦的红军。

这支军队,就是 一个月前由长征中的军委纵队和红一方面军主力改编的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

9月18日,中央红军到达哈达铺,毛主席交给红一军团直属部队侦察连连长梁兴初一个任务:

梁兴初率红军侦察连伪装成国民党中央军,来到了哈达铺,国民党当地干部不敢怠慢,马上吩咐手下人去办理。红军战士于是得以去当地邮局拿报纸。其中就有七八月出版的《大公报》。

苦苦为中央红军寻找落脚点的毛主席,从这些报纸中得到了重大消息: 在的陕西北部,有刘志丹等人领导的红26军、27军及苏区根据地存在,而且十分活跃。同时还了解到,徐海东等人领导的红25军已与陕北红军会合。

这一重大消息,对于长途征战的中央红军而言,犹如久旱逢甘露,于是中共中央在哈达铺召开会议,决定到陕北去,与刘志丹的红军会合。

这就是中国革命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一张报纸定去向”。

9月27日,中央红军进占甘肃南部的榜罗镇和通渭。随后,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10月7日,中央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吴起镇。

当中央红军进入吴起镇时,当地老百姓误以为是国民党匪军又来骚扰,仓皇逃避一空。红军战士在街上与窑洞内外,到处发现“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刘志丹”的标语,确定这已是陕北苏区了。历尽千难万险的红军战士纷纷兴奋地欢呼:“我们真的回到自己家了!”

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10日开始踏上长征之途时,共八万六千余人 ,经过367天的艰苦卓绝的转战,抵达吴起镇时,只剩下七千二百人。

抵达吴起镇的第二天,10月20日 上午,毛主席部署“切尾巴”战斗时接见了时任保安县游击队队长的张明科,希望游击队配合,歼灭尾追而来的国民党骑兵。

张明科原来是刘志丹家的长工,后在刘志丹的引导下参加革命。

得知张明科是刘志丹家的长工,毛主席的谈话自然也就转向了一个月来心心念念的刘志丹。

张明科在回忆录里记述了自己当时的情景:

毛主席问他:“刘志丹同志现在在哪里活动?”张明科一听,一下子紧张起来。毛主席见状,又问道:“你知道刘志丹同志在什么地方吗?”张明科只好说实话:“被关押起来了。”

毛主席闻言大惊,猛然站了起来说:“为什么?什么时候关押的?”

张明科回答:“10月初被押起来了,为什么关押我不知道。”

这时张明科看到自己对面坐着的一位长胡子老汉(以后他才知道是长征中蓄胡须的周恩来)急切地问道:“现押在什么地方?”张明科说:“听说押在瓦窑堡,共押起几百人。”

毛主席又问他:“谁能知道详细情况?”张明科回答:“只有骑兵团政委龚逢春知道详细情况。”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立即让他派人骑快马快找龚逢春。

22日凌晨,毛主席接见了闻讯赶来的龚逢春。龚逢春把陕北“肃反”扩大化,以及当时陕甘边区和陕北根据地红军发展情况向毛主席、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作了如实汇报。

从 龚逢春的汇报中,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全面掌握了西北根据地“肃反”扩大化的严峻局面。

原来,1935年9月15日,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红25军经过长征,与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红27军在 延川县永坪镇会师, 组成红15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红25军到达永坪后,成立了由朱理治、聂洪钧、程子华三人组成的“中央代表团”,作为陕甘苏区的最高领导机关。与此同时,还成立了中共陕甘晋省委,朱理治任书记,郭洪涛任副书记;改组西北军委,由聂洪钧任主席。刘志丹被排挤出最高领导机关。

然而,就在红15军团粉碎蒋介石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的关键时刻,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中共陕甘晋省委以省委政治保卫局局长戴季英在后方、聂洪钧在前方主持发动了错误的“肃反”。

“肃反”的首要目标就是被他们看成右倾人物的刘志丹。

10月6日,刚刚指挥完崂山大捷的刘志丹,突然接到要他去瓦窑堡开会的通知。刘志丹飞身上马,奔向瓦窑堡。

走到半路时,一名传递命令的通讯员骑着马迎面而来。到了跟前,通讯员翻身下马,向刘志丹敬过礼,便拿出一封信递上去,说:“这是给军团部的急件。”

刘志丹接过信,拆开一看,原来是保卫局秘密命令要逮捕的人员名单,名单上第一个人就是他。

刘志丹先是一惊,之后陷入沉思。他想到的不是逃避和对抗逮捕,而是红军内部的团结。他很快冷静下来,将信塞进信封重新封好,递还给通讯员说:“你快把信送到军团部去,就说我去瓦窑堡了。”

执行“左”倾路线的那些人,本来决定以让刘志丹去瓦窑堡开会为名,逮捕刘志丹。然而,送信的通讯员并不知情,就把信送给了当时担任副军团长兼总参谋长的刘志丹。

随后,刘志丹骑上战马,坦然来到瓦窑堡。他一到瓦窑堡,推行“左”倾路线的几人立即严密封锁了消息。刘志丹镇定自若,与“左”倾路线推行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结果被撤销了一切职务,被捕入狱。

这场疯狂的”肃反“,致使二百多名党政军干部被杀害,原红26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六十多名领导干部被关进了瓦窑堡监狱,随时面临着被活埋的危险。

彼时的陕甘苏区上空乌云滚滚,千钧一发,随时都可能酿成一场浩劫!

听完龚逢春的汇报后,毛主席感到事态严重,他怎么也没想到, 从哈达铺开始自己心心念念要寻找的刘志丹及其战友,此时竟然身陷牢狱、随时都有被杀的危险!他当机立断, 下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

随即,毛主席派王首道、刘向三、贾拓夫代表中央去瓦窑堡接管了保卫局,先将事态控制下来,避免进一步恶化。

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虽然胜利到达吴起镇,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任务。但是,新的落脚点西北根据地,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都面对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就内部而言, 错误“肃反”使西北根据地的党政军干部遭到逮捕和杀害, 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很大的恐慌。加之反动派大造谣言煽动说,“25军是国民党派来的假红军,把你们的革命领袖都杀了”,这就激起群众 极大疑虑恐惧。地主、富农乘机挑拨煽动、反攻倒算,大片根据地沦丧,人心、军心空前动荡,几个县先后“反水”……根据地陷入严重的危机。 在15军团内部,也在酝酿内讧。 贺晋年是 陕北红27军的军长,组建 红15军团时,他担任由27军改编的第81师师长。贺晋年见到杨尚昆时说: “如果中央不来,我们就要同25军他们打起来了。”

就外部而言, 蒋介石妄想 消灭红军,彻底摧毁西北根据地。 蒋介石调遣东北军张学良部、第十七路军杨虎城部,中央军胡宗南、关麟征、毛炳文等部大兵压境,“围剿”红军的兵力达十余万人,形势十分危急。

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会议,经过充分磋商,决定兵分两路,来化解危局:

一路由毛主席、彭德怀率领中央红军主力,与15军团会师,合力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

一路由张闻天率领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全力解决错误“肃反”问题,稳定内部。

10月30日,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离开吴起镇,沿洛河南下,于11月2日到达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驻地——甘泉县下寺湾 。

11月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西北军委宣布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15军团编人红一方面军建制。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毛主席兼任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下辖红1军团和红15军团。

尔后,红一方面军总部和红1军团即从下寺湾地区向甘泉以南道左铺地区红15军团驻地开进。毛主席、彭德怀在红15军团驻地会见了徐海东、程子华等人,给予了亲切的勉励。

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后,蒋介石极为恐慌,调集东北军5个师的兵力,以董英斌部4个师为西路,自庆阳、合水出动,经太白镇沿葫芦河东进;以王以哲部1个师为东路,先由洛川前推,然后经羊泉镇沿葫芦河西进。国民党军东西并进,妄图于葫芦河、洛河之间围歼红军。

在掌握了国民党军的部署后, 毛主席决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战,首先在直罗镇一带歼灭沿葫芦河东进之敌一部,尔后转移兵力,各个歼敌。

11月20日,国民党军先头部队第109师,兵分三路,沿葫芦河谷及南北山地向直罗镇进攻。毛主席指挥红军,以一部兵力节节抵抗,将敌诱入直罗镇红军早已布好的“口袋”。

11月21日子夜,红军主力分别由待机位置向敌展开,并于拂晓向敌发起突袭。红1军团从正北和西北方向,进攻直罗镇北山,断敌退路;红15军团从西南、正南和东南三个方向,进攻直罗镇南山及东南地区,阻敌东逃。一直激战下午2时,敌109师大部被歼,其残部500余人退入直罗镇东南土寨内,负隅顽抗。

此时,敌东西两路援军已迫近直罗镇。为继续歼敌,毛主席指挥红军以少数兵力围困敌109师残部和阻击西援之敌第117师,主力迎击东援之敌106、111师。两师遭红军阻击后,于23日沿葫芦河狼狈西撤。毛主席下令红军乘胜追击,在张家湾歼敌第106师1个团。

被红军包围在直罗镇东南土寨的敌109师残部待援无望,于23日午夜分路突围,24日上午被红军全部歼灭,师长牛元峰被击毙。至此,直罗镇战役胜利结束。

直罗镇战役是毛泽东军事指挥才能的一次体现。战役打响之前, 毛主席审时度势,准确判断了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制定了集中兵力,首先歼灭沿葫芦河东进的4个师中的1至2个师后,再转移兵力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 由于抓住了葫芦河这个既便于粉碎国民党军两线封锁计划,又便于红军尔后发展的战略枢纽,红军最终夺取了直罗镇战役的重大胜利。

在毛主席在军事上部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期间,中共中央负责人张闻天率中央机关,于11月7日到达瓦窑堡后,成立了“五人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陕北的“肃反”问题。“五人委员会”于当日首批释放了刘志丹、高岗、杨秀山等18人。

当陕北老百姓得知刘志丹和他的战友出狱的消息后,非常兴奋,奔走相告:“老刘得救了,陕北有救了。”

11月30日,张闻天在瓦窑堡主持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为刘志丹等人平反,并分别给在“肃反”中犯有严重错误的戴季英和聂洪钧以最后警告和严重警告处分。同时宣布根据“五人委员会”的报告形成的《西北中央局审查肃反工作的决定》。

然而,由张闻天主导形成的 《审查肃反工作的决定》 ,对刘志丹等人的平反是不彻底的,导致他们此后几年仍受到不公正对待。刘志丹牺牲后,他的档案上甚至还写着“此人犯有严重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判词。

毛主席在指挥直罗镇战役取得胜利后,于1935年12月13日来到瓦窑堡。在江西中央苏区,毛主席也深受“左”倾路线推行者的打击,他才不信刘志丹犯有什么“右倾错误”。

为了表示对蒙冤入狱的刘志丹的慰问和支持,第二天,毛主席不顾鞍马劳顿,立即接见了刘志丹,对他表示了深切的慰问和关怀。

纠正错误“肃反”,这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的第一项“民心工程”。陕北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道: “满天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这绝不仅仅是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它形象生动的表达了残酷的错误“肃反”解决后,陕北老百姓的欢快舒畅的心情。只有经历了那段坎坷岁月的西北根据地的干部和群众,才能深切理解这两句歌词的深刻涵义。

纵观从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抵达吴起镇,到11月24日直罗镇战役胜利结束,在这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毛主席文武兼运,主要使出两大妙招:“文”的方面,果断处理了陕北“肃反”事件,稳定了根据地内部,增强了团结,赢得了民心,这是政治上的奠基;“武”的方面,部署和指挥了直罗镇战役,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巩固和扩大了西北根据地,这是军事上的奠基。

文武兼备的毛主席,接连施出这两大妙招,让经过一年多艰苦转战、初到陕北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成功在陕北落脚,并很快站稳了脚跟,从此中国革命打开了全新局面。这两大组合式的妙招,充分展示了一代伟人毛主席在重大 历史 转折关头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

红军长征中到底有几次会师

红军长征中有八次会师,如下:

1、第一次会师:红二、六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

1934年9月20日,中革军委指示红6军团“由现地域经青江、青溪、思县到达省溪(今万山)、铜仁、江口地域,然后设法与二军团首长取得联络”。10月4日,中革军委再次电告红6军团“二军团已占印江”,应“迅向江口前进”,向红2军团靠拢。

2、第二次会师: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军在江西重溪会师

1934年7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中心区域开始全面进攻。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为了摆脱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困境,减轻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压力,决定以红7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北上闽浙皖赣边地区,发展游击战争。

以“吸引蒋敌将其兵力从中央苏区调回一部到其后方去”,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同时规定红7军团的行动计划为:第一步,由瑞金出发,到福建闽江地域,第二步到浙江省兰溪地域,第三步在浙江、皖南创建根据地。

3、第三次会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

1935年6月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布指示:我军基本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不顾一切困难取得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当日,中央红军占领芦山,接着翻越了第一座大雪山一一夹金山,向懋功前进。

4、第四次会师: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在陕西永坪的会师

1935年9月初。红25军进入陕甘根据地。7日,到达保安县的豹子川。由于红25军政委吴焕先在甘肃泾县四坡村战斗中不幸牺牲,中共鄂豫陕省委决定徐海东任军长,程子华任政委、代理鄂豫陕省委书记。9日,红25军到达陕西永宁山,同中共陕甘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5、第五次会师: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在陕西甘泉会师

193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在这里,根据从当地找到的报纸上获悉陕北的红军和根据地仍然存在的情况,毛泽东提出到陕北去。按照俄界会议的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在此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9月27日,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榜罗镇,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此召开会议,正式确定落脚陕北,保卫和扩大根据地。会后,陕甘支队越过六盘山,于10月19日进抵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今吴旗)。10月21日,陕甘支队在吴起镇附近将尾追之敌骑兵2000余人击溃。

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指出历时一年的长途行军已经结束,今后的战略任务是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以陕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陕、甘、晋三省是发展的重要区域。会后,派出先遣队寻找陕北红军和刘志丹。

6、第六次会师: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

红6军团翻越雪山之后,于1936年6月3日到达理化以南甲洼地区,同前来迎接的红32军会师。为了迎接红2、6军团的到来,红四方面军总部曾专门对部队进行了动员和布置,要求部队大力开展迎接红2、6军团的组织准备工作。红四方面军各部队广泛地进行了迎接会师的政治动员和各项准备工作,热烈展开了赶制慰问品的活动。

红四方面军第30军经过道孚、炉霍到达甘孜。6月30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领2军团到达甘孜附近的绒岔与红四方面军第30军先头部队会师。7月1日,红2、6军团齐集甘孜。7月2日,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召开庆祝会师大会。朱德总司令和任弼时在会上讲了话,给全体指战员以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

7、第七次会师: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7日,红四方面军第4军一部到达会宁,与红一方面军第73师胜利会合。10月8日,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第10师,与红一方面军的第1师在甘肃会宁的青江驿、隆德的界石铺胜利会师。9日,红军总部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进入会宁城。

8、第八次会师: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

正在北进途中的红二方面军指战员闻知一、四方面军已在会宁会师的消息,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以求早日分享大会师的欢乐。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率总指挥部到达隆德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主力胜利会师。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王震、左权、聂荣臻在这里亲切会面。红一方面军把3万块大洋、20多头牛、2000多只羊、数万斤粮食、1000套棉衣、数万张羊皮、500多匹布、2万斤羊毛和3架缝纫机赠送给红二方面军。两军在将台堡召开了规模盛大的联欢大会,欢庆胜利会师。

扩展资料:

进行长征的历史背景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共产党党员),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

1934年4月,中央红军(1月,由红一方面军改称)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红军长征中到底有几次会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信仰》李克农原型介绍

《信仰》是一部谍战题材的电视剧,讲述了在国共内战时期,以李克农为首的红色谍报战线的历史故事。剧中很多人物就有原型,郭涛饰演的李克农是中国共产党在隐秘战线上的杰出代表,抗战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协助周恩来、叶剑英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信仰》李克农原型介绍

李克农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18年9月,经蒋光慈和李宗邺等介绍,李克农加入主要由芜湖省立五中学生发起组织的无政府主义团体——安社。安社出版发行《自由之花》,标榜反对强权、反对礼教、反对专制,在当时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并在皖省内外学校中产生较大的反响。

1928年秋,李克农与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人罗绮园取得联系。根据党的指示,他与宣传部干事潘汉年一道创办小型报纸,先办《铁甲车》,后办《老百姓报》,由李克农任经理,潘汉年任编辑。大约在1929年初,经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决定,李克农被调到沪中区委任宣传委员。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根据当时世界法西斯主义抬头、日寇侵华日深的形势,党中央决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毛泽东关于做好东北军和西北军工作指示下,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宣告成立,周恩来担任主任,李克农和朱理治被指定为周恩来的助手。

西安事变后,李克农任中共代表团秘书长,协助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11月以李世农为书记、张恺帆和桂蓬为委员的中共皖中工委,在李克农的筹划下成立。他又协助周恩来、秦邦宪和叶剑英从国民党监狱里营救保释出数百名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

全国解放后,李克农历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和中共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在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又担任外交部副部长。

1962年1月26日至2月6日,李克农抱病出席在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2月9日21时,因脑软化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2月10日,他的遗体被移置北京医院,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和陈云等领导人到医院向其遗体告别。2月12日,经党中央研究决定,李克农的灵堂设置在中山公园中山堂。13日首都各界2500多人在中山堂隆重举行公祭。

李克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隐蔽战线斗争的光辉代表。周恩来曾把他与钱壮飞、胡底并列为党的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凭着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李克农深入龙潭虎穴,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功绩永远铭刻于史册。

标签: 朱理治

赵振铎相关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