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有哪些?
新时代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举例如下。
1、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57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
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2、陈陆:男儿付死生。
36岁,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
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陈陆英勇牺牲。说,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都会崇敬他们。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
3、张桂梅:素心托高洁。
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4、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炊香万灶烟。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2003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
万熊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
5、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94岁,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教授。70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关于英雄人物的作文素材,你知道多少呢?可以聊一聊吗?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电视剧功勋让我们了解了八位功勋人物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这篇文章就为大家带来其中几位伟大人物的作文素材,记得收藏啊。
人物素材一、李延年。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事迹:1、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20余次。在湘西剿匪中曾与土匪掰过手腕,指挥联队以微小的代价取得剿匪20余人的胜利。2、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度弹尽粮绝,通行中断,他指挥仅存的40多个有生力量,靠着收集敌人遗弃的武器,最终必伤美军600余人,夺回尸首的三四六点六高地,荣立特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人物关键词:革命本色、爱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践行初心和使命等。
人物素材二、申纪兰。连续13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事迹:1、带领西沟村妇女展开劳动竞赛,争取权益,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为争取男女平等作出巨大贡献。2、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始终坚持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念,通过建议和议案,将老区脱贫振兴带入快车道。
人物关键词,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无私奉献、不忘初心、执着为民等。
人物素材三、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事迹:毅然服从国家需要,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为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工作隐姓埋名28载,在多年研究中解决了许多氢弹原理突破的问题,对中国核武器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重要贡献。在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一把计算尺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人物关键词,忠于祖国、无私奉献、钻研科学、执着追求等。
人物素材四、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
生平事迹: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120/3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失败,孙家栋带领着科研人员在冰天冻地里捡了三天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由此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新时代的英雄名人事例有哪些?
1、杨建庆:男,汉族,1955年6月出生,白银区四龙镇双合村杨湾社村民。2006年3月7日20时,双合村100多人到村前祭奠刚去世的老人,一辆严重超载的农用车向正在横穿公路的人群冲来。在这危急关头,站在路边的杨建庆来不及多想,冲向人群把大家往路边推搡,先后有6人被他救出,就在推出最后一人的一刹那,杨建庆被农用车撞到十多米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2、张照明: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甘州区梁家墩镇梁家墩村六社村民。2004年2月8日凌晨3时许,张照明将两名流窜至张掖、手持凶器捅开邻居房门的歹徒制服。
3、屠永成: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原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治安协管员。2005年9月6日上午8时许,屠永成等5名协管员跟往常一样在责任区巡逻,行至辖区孙家台地段时,有群众举报,称有3名青年男子抢了一位女士的手提包。
当屠永成等5人搜寻至华林山5号门前时,发现3名形迹可疑男子并上前盘问,3名男子见状逃窜,屠永成等人奋力追赶,一男子突然从身上掏出匕首乱挥,穷凶极恶的歹徒将匕首深深扎入了屠永成的大腿,队员们将他送至医院急救,由于失血过多,以身殉职。
4、王守军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定西市通渭县李店乡郭坪村村委会主任。2005年4月18日清晨,王守军听到杨湾社村民杨××用铁锨砍死一人、砍伤两人的消息后,迅速赶到事发现场。经过一小时对峙和周旋,王守军瞅准时机大胆地靠近凶手,与其他村干部将其制服。
5、刘磊(1996年7月-2019年3月19日),男,汉族,湖南常德人,2015年9月参加消防工作,生前系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中队一班副班长、四级消防士。
2019年3月19日9时33分,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清溪河新东大桥一女子欲跳河自杀,吴江消防大队接警后立即调派盛泽中队1辆消防车、6名指战员于9时39分到达现场处置。
9时41分,轻生女子跳下运河,消防员刘磊、叶勇胜佩戴救生设备下河营救。9时49分,跳河女子被成功营救上岸,送医院治疗,无生命危险。刘磊同志不幸被水流卷入,壮烈牺牲。
2021年新时代英雄人物及事迹有哪些?
2021年新时代英雄人物及事迹如下:
一、陈贝儿:见证国家脱贫奇迹的香港主持人
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全面翔实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无穷之路》播出之后,不仅内地观众赞誉不绝,香港观众也好评如潮。
二、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打赢这场战役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个提出“武汉封城”的人,奋战在抗疫一线,呕心沥血,带领团队研发疫苗。
三、吴天一: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的老院士
缺氧气,但不能缺志气!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面对肆虐的高原疾病,吴天一深扎在青藏高原,以碧血丹心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青藏铁路建设时,吴天一和医疗团队的目标是“不死一个人”,最终5年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这被国际医学界称为高原医学的奇迹。
四、顾诵芬:70年航空报国的科学家
我国航空领域唯一的两院院士。上世纪50年代,他在几乎是一张白纸的新中国飞机设计中,创建了属于中国人的气动力设计方法。在没有经过任何飞行训练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三次乘坐战斗机,跟随歼-8试验机升空,观察气流,成功解决问题。
五、杨振宁:百岁科学家
杨振宁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领域拥有多项诺贝尔级别的成就。他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2003年杨振宁回国定居清华,为吸引中国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
【作文素材】新时代英雄
英雄者,乃胆识过人、聪明智慧、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汉代文学家刘劭云:“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英雄者,拥有载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无不敬畏;英雄者,深明大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但是,无论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其本旨都离不
开“国”“民”两字,头顶正义、肩扛民族、手托国家是英雄永恒的担当。英雄是时代的辉煌、历史的记忆,英雄是国家荣耀、民族的偶像。
英雄不论成败、不问出处。在抗击外来侵略时,民族英雄是为捍卫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英勇抗争的人;在民族和平发展变革时,民族英雄是为本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建立的不朽功勋!
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将会成为未来反复回味的历史片段,任何一个作家和戏剧家的作品都很难超越这历史本身。翻看再多的人物传记,都不及当下的现实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
日新月异的时代,深刻变革的中国,年轻一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有的人曾认为不少90后、00后沦于英雄虚无主义,而事实证明,他们擅长在当今社会发掘闪光的偶像,并赋予崇拜行为全新的涵义。人类群星闪耀古今,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
【抗疫英雄谱】
抗疫勇士,他们都正在为中国战疫写下生动的注脚,无论尊贵与否,无论名声大小,都是最勇敢的战士。内涵很丰富、深远:时代责任、悲悯善良、天下为公、舍身忘己、家国情怀、爱岗敬业、命运共同体……
(84岁。17年前,他是中国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17年后,84岁高龄的他又一次义无反顾地来到抗击新冠肺炎最前线)
17年前,钟南山教授领军抗击非典;17年后的这个冬季,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老人,再次成为绝对的超级明星、全民偶像。他的言谈举止令全网疯狂刷屏,令无数人为之振奋与动容,很多经常看偶像剧的女性朋友都说:没想到被一个老爷爷圈粉,毫无抵抗。
84岁,在这个绝对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龄,支撑他出山,承担如此大的身体与精神负荷的,绝对是医者仁心和国士风范。
84岁高龄的钟南山,是一位长者,一位医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位老师这样概括:知识渊博,专业过硬;悬壶济世,心怀悲悯;勇于于担责,敢说真话;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我们一直在寻找读书之用,教育之本,或许这就是吧。
(73岁。2月20日,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进入ICU病房,等她脱掉防护装备,面部的压痕清晰可见。)
疫情后,“李兰娟”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冒险亲赴武汉、建议武汉封城、怒怼谣言毁谤……这位73岁的女院士,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丈夫,极具传奇色彩
有人说,她是一个可以和钟南山院士并驾齐驱的抗疫灵魂人物。有他们二位在,我们就更加心安。她是国内唯一一个传染病学科院士;在她掌舵浙江省卫生厅期间,巾帼不让须眉,创造了“二次感染率为零”的奇迹。
从贫寒的农家女,到浙江省卫生厅厅长;从赤脚医生,到名震天下的院士;李兰娟的人生,足够传奇,也足够“硬核”。
李兰娟院士率先提出“封城”建议:在防控疫情时,市民们不得进出武汉。万一疫情没那么严重,李兰娟院士的名誉可能毁于一旦。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她顾不上多想,与钟南山院士联名上书。次日,湖北省关闭“离汉入汉通道”。一个建议,保护了更多人。也是从那天开始,李兰娟院士每天凌晨两三点后才睡,睡眠时间不超过三小时。
那些最光辉伟大的人格,并不是儒家编造的童话,而是真实存在着。本可安享荣华,却“哀民生之多艰”,不惜深入险境。李兰娟和钟南山,要是在古代,是会被封神立庙的。在这种长者面前,年轻一辈是既感到崇敬,也感到汗颜的。
(63岁。年逾60的她驻守在重症疗区,“国家有需要,这是我应该做的一件事”)
63岁的她不顾家人劝阻,主动请缨参与抗击疫情工作。作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她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则更让人钦佩与感动。
她说:“我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领域已经工作35年了,在处理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上,我有把握;面对急危重症的抢救及疑难病,我有治疗经验;在介入治疗上,我有技术。”“我喜欢干活,热爱工作,这也是医生的职责。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国家需要,我多大年纪都上!”
(57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身患渐冻症的情况下,自疫情爆发就开始了连轴的救治工作,“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57岁的张定宇本人身患绝症,妻子同为医护被感染,他却顾不上照顾妻子,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奋战了30余天,无疑是可歌可泣的英雄!
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同时,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很害怕,怕她身体抗不过去,怕失去她!”“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
因患渐冻症,他的腿一瘸一拐,夜以继日地与病毒赛跑。他是一个做指挥的将军,同时也是一个拼命的战士。
《湖北日报》评价说: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却要为患者、为社会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挡不了自己的病情,却用尽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来。他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坚实的阵地。”
30年隐姓埋名,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潜艇数据;
一生都为国家核潜艇呕心沥血,与惊涛骇浪相伴,抛家舍业,隐姓埋名,30年没回过老家;他默默地一生,就像深海中核潜艇-无声,但有无穷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从1958开始,黄旭华至今仍战斗在核潜艇研制领域,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24年心无旁骛,为中国“天眼”燃尽生命;
“人是要做一点事情的。”这是南仁东生前常说的话。为了给“中国天眼”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台址,他拄着竹竿翻山越岭,踏遍了贵州大山里的所有洼地,一找就是12年。“鸟的翅膀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高了”,要像南仁东一样为了事业,淡泊名利、忘我奉献、磨练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在茫茫戈壁工作生活20多年,参与主持决策30多次核试验;
为航天事业奋斗了一辈子,被钱学森称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
87岁的孙家栋是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多个“第一”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
颁奖词: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