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故事 > 正文

寒门学子的名人励志故事素材(寒门学子名言)

作者:淘名人 时间:2023-03-16 17:36 来源:淘名人 阅读:

4名大学寒门学子的励志故事

每一家农村贫困大学生,都有一部感人至深的血泪故事。下面是4名大学寒门学子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北京大学录取学生王春萌

不想让辛苦的父母失望,一直拼命学习,可上学读书花那么多钱,又让父母更辛苦

王春萌,17岁,家住肇州县二井镇卫国村,高考成绩702分,已经被北京大学录取。

从二井镇到卫国村,有一条半小时车程、高低不平的红砖道,乡村教师王志生骑着摩托车往返于这条路,20年了,“原来是土路,更难走,现在已经挺好了。”8月5日,王志生骑着摩托车带路,领着有人来到他的家,家里有刚刚被北大录取的女儿王春萌。

王春萌考上了北大,小村子沸腾了,出出进进的村民最近都在唠一个话题:“王老师家,这回要好起来了。”

王志生家4口人,妻子常年多病,再加上务农和照顾孩子老人,全靠他的收入养活一家人,日子挺紧。如今,孩子要上大学,他有点儿犯愁。

“我不想让我爸爸妈妈这么累,这就是我学习的动力。”王春萌低着头,声音有点儿颤。她说,爸爸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每天上班下班来回骑着个旧摩托车,十几里乡间偏僻的路,有时候车坏在半路,推回家已是很晚。“爸爸压力这么大,真担心他骑摩托车出事。”父亲王志生听女儿这么说,眼睛泛红了,微胖的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白色的短袖衫背后,汗早已溼成了一片。

“我在这个小地方教书育人这么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考上大学,走出贫困。”王志生说,自己上学那会儿成绩也不赖,但因为家里没钱供自己上学,只上了中专,“孩子考上大学,也圆了我的大学梦。”

“我也这么想,我们都渴望上大学。”王春萌的母亲袁影面色沉重。“我也没捞着上大学,也是家里没钱。”袁影说,年轻时,她还在村子里当过民办教师,后来身体不好,家里也需要人手照顾老人和孩子,她就回家了。

王春萌小声说,她经常特别纠结,不想让辛苦的父母失望,她一直拼命学习,可上学读书花那么多钱,又让父母更辛苦。“我爸从来都不说苦,他让我只管学习,其实我知道他有多难。”王春萌说,父亲每天骑摩托车去镇里上班,中午为了省钱都不吃饭,每天看着父亲推着摩托车疲惫的身影,她特别心疼,有了爱心企业家的资助,学费不愁了,父亲的压力也能轻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学生高宏苇

没有书桌,窗边的炕角是她学习的地方

高宏苇,18岁,家住肇州县托古乡富海村,高考成绩654分,已经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

高宏苇家一进门是个光线挺暗的灶房,左手边屋里是一铺大炕,由于家什简单,一家三口吃在炕上,睡在炕上。“你在哪里学习?”看着连个桌子都没有的房间,有人好奇。“那儿,光线可好了。”高宏苇指着窗边的炕角,一摞书堆在那里,窗台上不知名的两盆花,一盆绿得惹眼、一盆红得艳丽,8月5日,距高宏苇报到还有一个月零2天。

身为农民的高宏苇父母很是欣慰,他们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重点大学,大女儿在燕山大学就要毕业,二女儿高宏苇也将踏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门。

“再苦再难,都得把孩子供出去。”45岁的父亲高中昌,说话的时候眼睛总是看着地,“这些年把他愁坏了,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都靠他在工地挣,关键是工地找小活儿不一定总能连上。”母亲王艳萍叹气,每个人3亩地的收入对于这个家来说太微薄,丈夫高中昌为了多赚钱,曾一起打两份工,在工地中腰受了伤,现在再干不了重活儿。“工地的小零工赚不了几个钱,可她还有心脏病,还得陪读,也干不了啥。”高中昌看着黑瘦的妻子说,孩子上高中必须到县里,爱人带她租房陪读一年,是一笔大开销。

“以前主要供她姐一个大学生,我们过得都那么困难,以后两个大学生,真是不敢想。”高中昌依然直盯盯瞅着地,身旁站着沉默不语的高宏苇,高宏苇考的大学是本硕连读7年,学费得4万元左右。

“学费凑够了么?”有人问。

“还没有,藉着呢。”高中昌叹着气说,他琢磨着第一年怎么说都好办一些,因为第一次开口找亲戚借钱都能帮一把,可以后几年的学费真让他犯愁,爱心企业家帮孩子交学费,让高中昌这个多年不笑的父亲腼腆地笑了。

“在炕角学习能得劲儿吗?怎么写字呢?”高宏苇看有人一堆疑问,擡腿上炕,爬到炕角,面朝窗户倚着墙演示起来,“这儿是我挑的宝地,光线好,要是写字,就这样。”高宏苇转身趴到炕上,沙沙地翻起书来。

 东北林业大学录取学生李红雨

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即将高考的她成绩下降30多名

李红雨,19岁,家住肇源县和平乡立功村,高考成绩564分,已经被东北林业大学录取。

见到李红雨母女在肇源县里是意料之外,她们的家本在和平乡立功村。8月6日中午,肇源一小的大门走出一前一后牵着手的李红雨母女,母亲步子略沉,被牵得有些趔趄,两个人都身形消瘦。

“我在这儿的物业打工,孩子在这儿学画画,家已经没了,现在住在这儿。”母亲李金凤说,当初亲戚朋友给凑的钱一时还不上,把房子抵债了。她用钥匙打开出租屋的房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这是一间只有12平米的小屋,窗户只有巴掌宽。

李红雨出生在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家里有7亩地,父亲外出打点儿零工,母亲跟着李红雨来到肇源县租房陪读,生活拮据,但勉强度日。一年前,父亲患尿毒症突然离世,母女俩蒙了。即将高考的李红雨经受不了打击,每天神情恍惚,学习成绩下降了30多名,母亲李金凤顾不得悲痛,一面是经济没有来源,一面是孩子的学费、母女的生活费,以及房租费,李金凤不得不到处找工作,她一米五的个子,体弱多病,右胳膊由于常年劳作不能弯曲,多次被拒绝,最后,李金凤终于在住处附近找到了一份物业保洁的工作,但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200元。

失去父亲的李红雨平复了自己,把成绩赶了上去,她决定出去打工承担一部分家用,母亲急眼了:“你正是关键时候,再咋样也不能分心啊!”打工的想法被母亲阻止了,可李红雨的心每天都提着,“妈身体不好,一条胳膊还不好使,真怕她突然倒下。”只要母亲在李红雨视野里,她都要牵着母亲才安心。

接到东北林业大学通知书时,母女俩重陷困境,4000元的学费可咋办呢?母亲算了一下,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再去亲友那儿凑点儿也就够一半。得知爱心企业家要帮李红雨交学费,而且一管就是大学4年,李红雨母女俩哭着抱在了一起。

李红雨的专业是风景园林,她在校友羣里了解到,其他同学都趁着暑假学美术打基础呢,自己连画笔都没摸过,能跟上课吗?她向高中同学开素描班的妈妈求助,对方同意半价教她,每节课20元,李红雨学了6节课,已画得很不错了。“我学完这节课就不学了,入学后多努努力,应该没问题。”李红雨想牵着母亲一起挑起这个家。

哈工大录取学生胡佳欣

最害怕的就是交学费,真不知道怎么跟爸妈开口

胡佳欣,18岁,家住肇源县头台镇七家子村,高考成绩630分,已经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

8月6日中午,胡佳欣气喘吁吁地回到家,她是从采油八厂给学生补完课赶回来的,一进门,就是一张灿烂的笑脸。

“我得抓紧赚钱凑够学费,9月10日要去大学报到。”胡佳欣一脸紧迫,表情里掩不住欢喜。

胡佳欣的父亲胡志峯恨自己出生就是个不能干活儿的废人,由于贫困,胡志峯父母没带他去过医院,胡志峯拖着一条瘸腿,说不出自己是啥病,“也不知道哪天我就没了,现在最愁的是快把孩子供出去。”母亲邢淑兰一说话就掉眼泪,这些年她一个人种家里的5亩一分地,还要打工养活一家人,每月只有800元的收入。

胡佳欣性格坚强开朗,说起自己上学的路还是哭了。“最害怕的就是交学费,真不知道怎么跟爸妈开口。”有一次,老师告诉胡佳欣全班同学都交完了学费,就差她一个人,胡佳欣放学在外面转了好久,她低着头跟母亲说要交学费时,母亲邢淑兰爽快地说:“有钱,明天咱就交上。”邢淑兰认为,无论怎样都不能难为了孩子,更不能让丈夫上火严重了病,为凑学费她多少次跑到亲友家借钱,爷俩儿都不知道。

“这次可是一大笔钱,真是没地方凑啊!”邢淑兰叹气,胡佳欣高考完就出去给学生补课了,现在她补课的学生在采油八厂,离家远,胡佳欣暂住在姑姑家,她算了算补课的收入,能有2000元。爱心企业家来家说要给胡佳欣交学费时,胡佳欣全家感激地几乎要跪在地上,被扶起来时,邢淑兰哭得不成样子。

胡佳欣很坚决地说,自己不想考研究生,她着急毕业赚钱,“研究生还得那么多钱,也不能挣钱,我得赶快解救我妈,她太累了。”可被问及这么好的成绩,真不考虑读研时,她沉默了很久,没说话。

“本来为给孩子凑学费,这房子不能修了,这回太好了。”邢淑兰扶着丈夫,站在3间土房前仰脸朝房顶看,“去年苫上的塑料布又漏了,今年再买一块苫上就不漏雨了。”

北大9年寒窗苦今朝哈佛展翅飞——记安金鹏

北大9年寒窗苦今朝哈佛展翅飞——记安金鹏

安金鹏平时很少有条件和机会拍照,所以当我们编辑这篇稿件的时候,因为他本人已经赴美,照片就成了难题。作者想尽办法只在他家里找到了两张他接受采访时的照片。虽不是很清楚,但仍能从他的眉宇间看到一种自信与力量。

1997年8月,《天津日报》一篇《金鹏展翅》的报道感动了许多人。报道的主人公名叫安金鹏,是本市武清区大友垡村一个贫困农家的孩子。他靠吃泡面渣、穿补了又补的衣服刻苦学习,最终夺得了第38届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之后,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安金鹏1997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研究院学习以来,赞扬、赞助与五花八门的传闻同时朝他涌来,但都没有动摇他独立刻苦学习的决心。今年7月,安金鹏在北大取得了博士学位。8月1日,安金鹏在哈佛大学导师的精心安排下,飞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

一个从天津奋斗出来的贫寒学子,是怎样飞向哈佛这所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的他都经历了些什么请看我们的报道——

以超强的自控能力和学习精神三年拿下本科,两年拿下硕士,四年拿下博士。

1997年9月5日,安金鹏揣著“北京大学数学研究院”入学通知,开始了大学生活。本该4年毕业的大学本科学历,安金鹏3年就拿到了学士证书,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应该满3年毕业,安金鹏用2年就拿到了硕士毕业证,又轻松顺利地考进了北大博士研究生班学习。博士研究生应该5至6年毕业,安金鹏用4年时间便戴上了博士帽。

进入大学学习,世界在每一个莘莘学子面前洞开了一个新天地。但大学校园同样存在着浮躁、虚伪和懒惰等不良风气,要实现学习和发展的最优化,学子们有好多无形的考卷要回答。

大学生学习全凭自觉,不像国考冲刺那样科目多、时间紧、压力大。有些同学兴冲冲地从图书馆抱回一套武侠小说,声称要好好补补这些年的亏空。有些同学借回一摞言情小说,声称早就想好好体味缠绵悱恻的梦幻味道了,可恨国考竞争压得喘不过气……面对同学送到手里的武打或言情小说,安金鹏赶紧站起身摇著头推说自己不喜欢这些书,每天更加勤奋地攀登他的数学高峰。

安金鹏的家被称作“津门首驿”,离北京百余里路程,乘车往返非常方便,即使这样,安金鹏在北大读书的这些年却很少回家。每年寒假,只有大年初一和初二在家过,初三就返回学校,钻进宿舍楼继续他的学业或做课题研究。暑假基本没回过家。每次回家,父母总希望儿子能多住几天说说话,但想着儿子要去赶时间学习,总是恋恋不舍地送他上路,嘱咐他要注意身体,常回家看看。今年正月初三,安金鹏又要返校,16岁的弟弟抱着哥哥不让走。望着泪水涟涟的胞弟,金鹏只好带他到北大小住几天,说是让弟弟感受北大的氛围,将来也考北大。 不少读者来信希望他努力学习,将来能成为华罗庚、陈景润式的数学家。安金鹏说:“那都是很遥远的事,是我奋斗的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实际的就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所以他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谁耽误他学习时间,他会像红了眼的牛一样很不客气。

付出就有回报,1998年第一学年期末考试,他以满分的成绩位居全班第一;紧接着又申请参加数学系大二课程考试,结果又是满分。再申请参加大三数学课内容考试时,报名期已过,只好来年再考。安妈妈告诉我,金鹏在一年内学完了大学三年的数学课程。第二学年期终考试,他英语过了6级,4年的数学主课全部以满分结业。据悉,安金鹏这几年不仅学完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取得数学博士的学位,他还学完了物理系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鉴于他优异的学习成绩,哈佛大学不但免试录取,还向他提供全额奖学金,欢迎他来哈佛继续学习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从农村娃一夜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面对五花八门的诱惑,他仍能排除一切干扰埋头学业。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依据《天津日报》的报道拍摄的“专访安金鹏”播出后,这位农家小院走出的孩子一夜间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先是雪片般的读者来信令他应接不暇,最多时一天抱回200多封,这么多信,别说看,就是一封一封拆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哪!安金鹏把看不完的来信捆扎在一起,让送东西的妈妈带回去,代他拆阅并回复。除了来信还有电话,常常是刚坐下来打开书,走廊里传来门房老师傅的声音:“安金鹏,接电话。”一个很少接听电话的农村娃,一下子来了好多全国各地朋友的电话,有表示关切的,有询问学习、身体状况的,有要求建立联系的,他说真是忙坏了,也忙乱了,生活主线全颠倒了。安金鹏不得不离开宿舍,躲到图书馆、电脑房、甚至在校园的石凳石桌上看书学习。

最难处理的是那些登门采访者,面对面的真让人着急。有要求安金鹏建立青年朋友热线的,有邀他在报纸上开专栏的,有专程来接他去录音做专题的,也有要拉他赶回天津农村家中录像的。还有十多个来请他去家里做家教……安金鹏性格内向,不喜欢出头露面,不愿意应酬,不愿意风光无限。他清楚地知道,学生以学为主,如果乐于到处去应酬,陶醉在人们的恭维中,荒废学业,这辈子就毁了,这些年的努力也白费了。同学们帮他出主意:你就不能心狠点回绝?“哪能啊,面子一个比一个大,语言一个比一个恳切动人,根本不容推辞。”无可奈何下,安金鹏请求系领导帮忙,所有电话都由值班员处理,所有来访都由领导挡驾。当然,公益性活动除外。

如果说应对上述情况很不容易,面对面谢绝捐助,拂人美意,对安金鹏更是考验。一家电信公司老板通过作者联系到安金鹏,想要赞助安金鹏,承担他所有大学期间费用和将来出国深造费用,不求任何回报。北京大栅栏有一位搞服装生意的温州老板按照作者电话告知的地址也找到了北大,同样遭到安金鹏的拒绝。几年来遭到安金鹏拒绝的老板有十多位。安妈妈告诉我,金鹏不喜欢别人的给予,他说:“自力更生地活着比舒舒服服享受别人的施舍更能长志气。一个人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社会的馈赠,社会的每一份给予,都等于剥夺了一个年轻人经历磨难的机会。任何一个在别人给予下成长起来的人,一旦失去这样的环境,其神经是脆弱的,其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也肯定是很差的。”

赞扬的话多,想赞助的人多,但也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议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安金鹏的父母不止一次告诉作者,有人竟打电话问安金鹏是不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学得成了傻子?有人说安金鹏神经出了毛病,现在北京住院治疗;还有人说安金鹏脑仁儿让外国人挖去搞研究去了。武清区不少干部和教师直接给作者打电话询问安金鹏是不是真傻了!乡镇也有不少人传说安金鹏参加数学比赛让外国人给服了慢性痴呆药,现在已失去思维能力,成了植物人在家里躺着。

真真假假,似是而非的传言弄得安家父母心神不安,他们曾放下农活,带着疑虑,乘车去北大看望儿子。安金鹏安慰父母说:“不要被无聊的传言牵着鼻子走,做自己的人,过自己的日子,走自己的路。”

5角钱豆芽菜与5角钱土豆丝,一年四季不穿袜子,他的“象牙塔”生活常人难以想像。

2005年安金鹏以学生身份出席世界数学研究会时,一位素不相识的大学生到住处找他,认为安金鹏的腰包一定被奖金撑得满满的,他向安金鹏诉苦,请他看在同是学子的份上施以“援手”。安金鹏向对方解释:我并非像别人传说或者你想像中的那样富有。几年前取得奥赛金牌,国家没给一分钱奖金,天津市也没给一分钱奖金,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政策规定。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报道后,读者来信不少,也有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的个人赞助,我基本上都寄还人家了。有些老板想赞助,我统统没有接受。还有人在电话里就问我:“你现在生活好些了吗?”大概和我生长的家庭环境有关,我从来没认为自己生活苦过。我受的那点苦和父母吃的苦受的累比,又算得了什么?我还是过去的我,父母依然在那3亩地里刨食,妈妈仍然每天跛著腿汗流浃背地给羊割草,不停地忙碌著。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基本都是依赖父母。安金鹏从上研究生起,没要过家里一分钱。日常生活开支主要靠奖学金和帮导师做一些科目获得的报酬。

9年的北大学习生活,安金鹏属于“绝对型贫困生”。长期的经济拮据,使安金鹏慢慢形成了“超节约”的习惯。精打细算是他最突出的标志。东拼西凑交齐学费后,衣食住行的标准他是抠了又抠,每个双休日他都去校园图书馆和印刷厂打工,打工的钱加上国家给的每月60元副食补贴,是他吃、穿、用、买书及回家路费的全部经费。计画不好便会出现赤字。于是在学校食堂,安金鹏今天买5角钱半份豆芽菜,明天又买5角钱半份的土豆丝,转天又是5角钱半份豆腐菜。他说他很清楚,自己每天能吃上俩半份炒菜就很不错了,父母在家永远都是没有多少油星的凉拌菜。

大学是年轻人的天下,相互攀比、相互模仿的随机消费和冲动消费时有发生。但安金鹏很清楚自己那令人羞涩的钱袋,没有名牌衣服,没有MP3,没有手机,他觉得这都无所谓。他的衣服都是上网求购同学闲置的服装,也有互相交换的物品。

考上博士研究生后,校方免除了他的住宿费,每月有300元生活补助,加上连年不断的一级奖学金,这已经是最好的学习条件了。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安妈妈告诉我,已是博士的安金鹏,一年四季不穿袜子。有一双袜子是出门有活动时穿的。冬天外出也是靠旅游鞋和裤管遮著。安金鹏说穿袜子是额外浪费。冬天脚冻了、裂了,他也不声不响地盼望着春天早点到来。

为了补充自己的生活费用,安金鹏曾找校方承包每天清扫宿舍周围卫生的活儿。在这个大学生把自己视为宝贝、骄子、人才的时代,读博士的安金鹏却能拿起扫把扫地,这恐怕不是一个单纯的生活所迫!安金鹏告诉我,大学生时时处处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走向生活独立的人。将来大学普及了,大学生与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如果大学生连普通劳动者这样的身份都认识不清,你就很难在芸芸众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9年前就接到哈佛大学的邀请,9年后哈佛大学又给他全额奖学金,金鹏终于展翅高飞。

安金鹏在北大有两位指导老师,一位是北大数学研究院的张筑生教授,一位是记不清准确名字的美国哈佛大学来兼职的博士生导师。张筑生教授是1997年安金鹏在阿根廷参加国际奥赛夺得金牌时中国队的主教练。上北大后,安金鹏直接在恩师的辅导下学习,情同父子。不幸的是2002年张教授因病去世。后来这几年,安金鹏一直在这位哈佛的兼职导师辅导下学习。安金鹏研究生毕业时,导师就建议他去哈佛读博士。安金鹏征求父母意见,父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坚持让儿子在国内读博士。今年7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导师和安金鹏商量,建议他去哈佛读博士后,认为那里条件更好,更有利于学习和研究学问。安金鹏给父母打电话,父母也不懂接下来要学什么和到哪里去学更好,让儿子自己决定。

几年的教学辅导接触,美方导师早已了解了安金鹏的家庭情况。他直言不讳很喜欢这个穷不坠志的数学天才,经常带着金鹏参加校内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引导金鹏与全国各地的优秀老师、同学乃至国际友人沟通思想,交流学术知识。他知道安金鹏的学业基础很扎实,而且在数学和物理两个领域的前途都不可限量。早在安金鹏还在准备博士答辩之前,导师已将安金鹏的全部资料介绍到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挑选人才的眼光是面对全世界的,有一套系统的情报资料网,所有参加过世界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并夺得金银牌的学生他们都有档案跟踪。9年前美方就有数学探子在奥赛结束后要安金鹏去哈佛大学学习。9年后安金鹏成了博士,美方知道这是一个到哪里都能增加光芒并潜在着无限创造力的精英,所以愿意提供全额奖学金,同意安金鹏赴哈佛继续学业,选择读数学还是高能物理由安金鹏自己决定。

安金鹏的美方导师深为自己给哈佛推荐了这样优秀的学生而兴奋,所有出国的手续都出奇地快捷顺利,就连机票和服装都由导师包办,行期比原计画提前近一个月,使得安金鹏原计画回家小住的打算无法落实。

安妈妈告诉我,金鹏去年“五一”节前已同一位叫巩郅帜的湖南女孩领取了结婚证。巩郅帜比安金鹏小一岁,去年在北大读完硕士研究生,先赴哈佛攻读工商管理博士。按照计画,安金鹏先直飞多伦多,然后再去哈佛大学。

从9年前的《天津日报》报道中那个“展翅”的金鹏,到今天的哈佛精英,一个农家子弟艰难成材的故事有了一个可喜的结局。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惊喜,也留下了一份思考:如何面对人生、面对贫困、面对诱惑,如何在任何情况下坚守心中的那一份良知、坚持自己的那一份理想……

贫困是力量不是借口

今天我们向读者讲述了贫寒津门学子安金鹏的故事,相信许多老朋友一定还记得他。安金鹏所取得的成绩令我们赞叹,他的拚搏和进取精神更让我们佩服,但这些都不是他再次走进我们视野的真正原因,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确切地讲是他对待贫困和诱惑的那颗平常心。

寒门学子贫而有志终成大器的故事,写满了历史的记忆,也是当今励志教育中最常见的素材之一。客观地说,听得太多看得太多,难免会产生一种感动疲劳。然而安金鹏给我们的感受则不同,尽管他的经历与千百万贫困学生是一样的,难得是他面对贫穷的坦然和面对诱惑的平静。我们从他的故事既读不到眼泪,也读不到炫耀,他固守着一个农家学子的希望,也固守着一个农家孩子的本分,固守得坚韧不拔,固守得心平气和。我觉得这才是他的过人之处。

贫穷不是耻辱,贫穷也不是荣耀,贫穷能磨炼人的意志,激发改变环境,改变命运的勇气;贫穷也能刺激人性中的偏执和仇恨,将人引向邪恶甚至疯狂。如何向贫穷抗争,以何种方式摆脱贫穷是人品的体现,也是社会品质的体现。一个能够承受贫穷,并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改变自身命运的人是真正的强者。一个能够正视贫穷,并能脚踏实地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改变贫穷面貌的社会才是健康和谐的社会。

贫穷不是财富,更不是光荣,对国家是这样,对个人也是如此。但贫穷是一种力量,有过贫穷经历的人会增强应付困难的能力,从贫穷走过来的国家有一种奋发图强的整体意识。前者安金鹏的成长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后者是我们每个人都亲历的历史。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贫困居然成了秀场,甚至成了商品。现今媒体炒作贫困之风盛行,社会上也流行以贫困为噱头的行为艺术。这种不健康的现象不能不令人忧虑。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展示某些人的特殊困境,呼唤社会的爱心和救援原本是媒体的功能之一,但现在这种炒作已经大肆氾滥,并且成为商业手段。最典型的是目前有一个名为“加油,好男儿”的电视选秀节目,该节目中的一项常规内容是,每个参赛者都要诉说自己少时的苦难人生,五尺男儿们,个个一把鼻涕两行泪地讲述自己苦大仇深的生活(难保其中没有谎言和欺骗),好像不穷就没有参选资格,难怪有人将这档节目称作苦难比赛,目的不过是增加收视率。而落网的贪官也是人人都有一部贫穷的家史,大抵也不外是想为自己的犯罪找个理由吧。

畸形的炒贫穷和过分地渲染贫困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年轻人并无益处,会引导不择手段的乞怜行为,也会成为一种暗示,让他们误以为贫困是一种向社会讨价还价的资本。我们需要人们的善举,但善举应该是身心的双重救助。安金鹏对待人们善意资助的态度和做法,很值得大家深思,能靠自己办到的绝不向别人伸手,独立的人格是最值得骄傲的。对于初入社会的孩子,这很重要。

一个人一生要面对的困难和诱惑难以预计,如何坚守信念把握自己,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安金鹏的成功不仅仅是靠聪明才智,也不仅仅是刻苦拚搏的结果,重要的还有他那份做人的操守。

高三励志:倾听寒门学子励志故事

他们虽是贫困学子,却以“穷且益坚”的姿态,成为一名成绩优异的学子,藉此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以下是我跟大家分享大学励志:倾听寒门学子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你们不要担心,生活的担子我来挑”

姓名:许海涛

高考分数:621分 (理科)

录取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许海涛的家人身体都不好,小伙子是干家务的一把好手。

在17岁的许海涛眼中,没有妈妈的家庭是不太完整的,幸好还有爷爷奶奶的宠护,让他从来不觉得亲情有所欠缺。

从肾病到胃病,再到骨质增生,父亲许兵的身体一直被疾病困扰,缺少劳动能力导致家庭贫困。许海涛从不怨天尤人,决心尽早替父亲扛起家庭的重担。

从小帮着家人干农活

记者赶到许海涛家时是阳光炽烈的正午,晒得黝黑的他挑着两个水桶,去一里路外的水井挑水。爷爷奶奶已70多岁了,父亲腰椎盘突出不能干重活,许海涛成为家里最好的“劳动力”。

在许海涛刚出生时,许兵被诊断为双肾结石,需要立即手术。这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但更让人难过的是,病情的不断复发,让许兵没有劳动能力。 生活似乎看不到希望,加上夫妻俩性格的摩擦,许海涛2岁的时候,母亲提出离婚,随后改嫁。

离婚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是雪上加霜,善良的许兵却选择理解妻子,他不断告诉儿子,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不怪她,现在她也生病了,我和爸爸时不时还会去探望。”这样充满善意与爱的家庭,让许海涛“传承”到善良与坚毅,他从小便帮着爷爷和父亲干农活,听从他们的教诲努力学习,并决心通过知识来改变家庭的困境。

尽早挑起生活的重担

从小学起,许海涛的学习成绩就十分优异,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高中时进入涟源一中读书,学校得知他的家庭情况后,将不能干重活的父亲安排到学校当保安,并免费提供居住的地方,供这对父子生活居住。

“别的学生有家长照顾,他经常需要自己做饭,还要照顾我。”现在家里还欠着12万的债务,一家人靠着低保生活,许兵表示,没能给儿子更好的学习条件,他经常愧疚,幸亏孩子懂事,没有耽误学业。

“我应该做得更好的,替爸爸挑起生活的担子。”许海涛坦言,读书是他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一定要牢牢抓住它。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他会尽快养活自己,然后替父亲挑起生活的重担,照顾好家人。

“贫穷是种磨砺,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姓名:肖威

高考分数:

630分(理科)

录取院校:

南开大学

简陋的家中,肖威正在学习。

“现在是家里最困难的阶段,希望能有好心人伸出援手,帮我们渡过难关。”得知本报有“利群阳光”助学项目后,肖威就像抓住了希望的稻草,因为他虽已被南开大学录取,但学费却没着落。

父亲5节腰椎盘突出,每天只能佝偻着身子走路;母亲患肝病、类风湿、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一到下雨天就起不来床。肖威告诉记者,他需要做更自立自强的自己,因为贫穷困苦是种磨砺,一定要让全家人的生活好起来。

把贫穷困苦当做磨砺

在一堆小洋楼中间,肖威家的房子特别显眼,因为这是一栋外部没有装修的红砖房,看起来很陈旧。

走进屋内,一楼简单地刷了白墙,楼梯间和二楼还是毛坯,到处散落着筑墙的泥沙。

“现在算好了的,我们家以前是在山顶上,回家要爬很久的山,2008年才搬下来。”得知记者要来,妈妈袁炳红特意从干活的工地骑摩托车赶回来,早早地在路口等着,生怕错过这次的助学。她坦言,丈夫只能做点零工,自己身体好的时候也会出去做零工,两人一年的收入才10000多元,5000元的利群阳光助学金对家里来说是笔“巨款”。

“幸好有你们助学,不然我们家难过这个学费的关。”肖威说,姐姐正在湖南商学院上学,自己高中时有助学金,但现在开始要上大学了,9月份开学的费用就要10000多元,家里根本拿不出来。

“贫穷是种磨砺,让我和姐姐有了更多奋进的力量。”肖威说,他和姐姐都立志要完成学业,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也不辜负从小因贫困带来的“磨砺”。

想成为寒门中的“贵子”

肖威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参加过各种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清华大学一直是他的梦想,老师也以为是能考上的,可惜高考中发挥得不好。”袁炳红小声地告诉记者,高考成绩出来后,得知自己与清华失之交臂,肖威难过了好几天。

轻易放弃可不是肖威的性格,梳理好情绪之后,他又开始学习了。清华大学依旧是他的.向往,他决定更加努力,考取这个我国最高等学府之一的研究生。他甚至已经计划好,自己会在大学里申请助学金,再做一些兼职,不给家里增加经济负担。

以前都说寒门出贵子,肖威一直要求自己珍惜学习机会,成为一个努力上进的“贵子”。“困难是暂时的,生活总会好起来。”他也不断安慰父母,现在的辛苦付出,将来会收获应有的回报。

“贫穷如果是成才‘拦路虎’,我要去攻克它”

姓名 :肖丽梅

高考分数:508分(文科)

录取院校:宜春学院

目前,肖丽梅在长沙一家公司打工,感觉非常好。

高考结束后,肖丽梅就开始找暑假兼职,在和发小肖丽娟的合作下,两人在网上找到一份职业学院招生咨询的工作,并于7月8日来到长沙上班。

“很充实,感觉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工作10天之后,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不但适应了需要语言沟通方式的咨询工作,还和好几个一起兼职的女同学成为朋友。肖丽梅表示,如果贫困是求学成才的“拦路虎”,她决心自己去“攻克”它。

幸福家庭陷入困境

“你好,我是……”在韶山南路一座商住楼里,肖丽梅和其他几个女孩子住在一间单身公寓里,每天工作便是联系需要上职业学院的高考生,进行招生。记者看到,几个女孩都是兼职的学生,吃住都在这间房子里,有的睡上下铺的铁床,有的睡地铺。

“这样的条件,比我想象的好点。”肖丽梅笑着说,记忆中的小时候,虽然爷爷中风了,但爸爸和妈妈辛勤地劳作,大自己10多岁的哥哥乖巧懂事,家庭非常幸福。

但这种幸福在她上小学的一天戛然而止。爸爸在建筑工地摔伤,背部骨折并落下后遗症,从此只能做一些零活。之后妈妈也患病,没能及时治疗恶化成癌症,手术后也失去了劳动能力。当时还年幼的哥哥,只能早早踏入社会,靠打工赚钱来维持家庭的开支。

“老师”是她的理想职业

“家人都希望我可以上大学,有更好的未来。”肖丽梅说,她也深知家人的想法,她努力学习,不辜负家人的殷殷期盼。

不过,得知肖丽梅考上大学,家人也有担忧,因为她的学费还没有着落。“现在打工有2000多元,哥哥也在努力赚钱,我会继续加油。”她表示。

“当老师一直是我的理想职业,宜春学院虽然不是师范类,但教师资格证还是可以考。”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肖丽梅选择了自己擅长的英语以及法语,“如果没能成为老师,那我就去当一名翻译。”

古代寒门书生成功的例子

1、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

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2、范仲淹求学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在范仲淹两岁之时,他的父亲便病逝了,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他人。等到范仲淹懂事之后,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

在后面的日子里,他将自己沉浸在了书海之中,经过了多年的寒窗苦读,对儒家学说有了自己的见解。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之时,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成功踏入了官场。

3、萤囊映雪

车胤(公元333-401),字武子,东晋时期南平郡离县人(今临澧县柏枝乡)。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其囊萤夜读 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他功名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先后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两次进爵后,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职守功勋,颇极一时之盛。

4、头悬梁锥刺股

苏秦,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乘轩里人,字季子。苏秦是洛阳人,虽然出身寒门,却怀有一番大志。他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术多年后,看到自己的同窗庞涓、孙膑等都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于是也和张仪告别老师下山。张仪去了魏国,而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但一事无成,只得狼狈地回到家里。

5、宋濂求学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你知道哪些古代名人苦读成才的故事?

尽历寒冬始见寒梅傲霜枝,遍阅离骚终闻弱冠企苍穹!

对于普通百姓,寒门学子要想成为人生的赢家,只有靠刻苦学习,努力读书来实现。古往今来,历史上有许多刻苦读书的事例,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悬梁刺骨”头悬梁的孙敬,通过苦读,后来成为东汉大儒、著名的政治家、纵横家;、锥刺股的苏秦,通过读书,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凿壁借光的匡衡,也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后来成为西汉著名丞相;还有囊萤映雪的车胤 ,牛角挂书的李蜜等等。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快节奏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生存的压力。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越他们自己。孩子们小小的年纪就背上了重重的书包,本该是玩耍的年龄,却被各种明目的补习班搞得焦头烂额。

其实古代的读书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更难,十年寒窗苦读,有时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原因或者是一些无法预知预测的因素而使考生终身无法应试。

唐代诗人李贺的父亲因为名字中有一个晋字,这个“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所以李贺终身未能考取进士;还有唐代大诗人李白,因为他爸爸是商人.所以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在古代,中国历朝历代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与丁匠是不能前去应试的。像这些例子古代还有很多。

古人在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能寒窗苦读,皓首穷经。生活在当代和平发展环境里 成长和学习的孩子们更应该不负韶光,只争朝夕。在现在相对公平的社会制度下,无论贫富,只要你够努力,都有机会成为时代的宠儿 ,人生的赢家。

赵振铎相关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