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坚持成功的例子
在古代,因为坚持而成功的名人有哪些呢?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古代名人坚持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名人坚持成功的例子篇1:天道酬勤的曾国藩
曾国藩是清朝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无论军事上还是文学上都很有成就。并带出了无湘不成军的神话。但是他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还是没有能够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躲在在他的屋檐下,贼想等到读书人睡觉之后偷点东西。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那篇文章。贼大怒,从梁上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而曾国藩便是凭着勤奋和坚忍的毅力成为一代宗师。
故事感悟: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会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古代名人坚持成功的例子篇2:墨子兼爱反对战争
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他提倡以人为本。他创立了当时一个非常著名的学派——墨家学派。
墨子的一生中,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宣扬自己的学说;二就是反对战争。
当时楚国国君楚惠王,一心想让楚国恢复霸主地位,所以不断扩大军队,并准备攻打宋国。
楚惠王重用了最有本领的工匠——公输般,也就是鲁班。公输般替楚王设计了一种专门用来攻城的工具,那是一种非常高的梯子,高得看起来好像可以碰到天上的云一样,所以叫做云梯。
楚国制造云梯的消息一传出去,各诸侯国都很担心,宋国更是觉得就要大祸临头了。
楚国想进攻宋国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其中反对得最厉害的就是墨子了。他反对这种为了争夺城池而使老百姓遭到灾难的混战。所以他一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急忙跑到楚国阻止这场战争。为了赶时间,他连脚底走得起了疱也不管,撕下一块衣服,把脚一包就继续前进。
一到都城,墨子就去见公输般,劝他不要制造云梯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
可公输般却说自己已经答应楚惠王,不能反悔。墨子就让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
见了楚惠王,墨子很认真地劝说道:“楚国面积总共有五千里那么大,而且物产丰富;而宋国不过五百里左右,土地不肥沃,物产也不丰富。这就好像是大王您有了华贵的车马后,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扔掉了自己绣上花的丝绸袍子,去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一样,是很不值得做的事情!”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很有道理,
但他还是不肯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公输般也对用云梯攻城充满信心。
墨子于是对公输般说:“你能攻我就能守,你不一定能赢的,不信,我们就试试吧。”
于是墨子解下腰带,在地下围成一圈当做城墙,再拿几块小木板当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输般来模拟一下攻城,好比一比两人的本领。公输般用云梯,墨子就用火箭烧掉云梯;公输般用撞车撞城门,墨子就用滚木?石砸撞车;公输般用地道,墨子就用烟熏……公输般用了九种攻法,把他能想到的方法都用完了,可墨子还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来。
公输般很不服气:“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你,不过现在我不说。”墨子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不过我也不说。”
两人说话像打哑谜一样,弄得楚惠王莫名其妙,他问墨子说:“你们究竟在说什么?”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我很清楚,他想把我杀掉,这样,就没有人帮助宋国守城了。其实我在来楚国之前,早就派了三百个徒弟去宋国帮助他们守城了,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我的守城办法。即使把我杀了,楚国也不一定能打赢宋国的。”
楚惠王知道要战胜宋国没了希望,只好对墨子说:“先生的话很有道理,我决定不攻打宋国了。”就这样,墨子阻止了一场战争的发生。在墨子和他弟子的努力下,墨家在战国成了一个重要学派,和儒家一起被称为显学,墨子的弟子遍天下,也得到不少君主的信任和看重。
古代名人坚持成功的例子篇3:李冰治水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同时他对天文地理也颇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他被派往蜀地,也就是四川当郡守。
古代的四川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天府之国”,每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有“泽国”、“赤盆”的称号。
李冰到了四川之后,便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他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与地势。他们发现:岷江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的岷山,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特别湍急。可当江水到了都江堰附近时,一下进入平坦的平原,浩大的水势失去了束缚,往往就会冲垮堤岸,泛滥成灾。同时,上游水流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个地方,将河床抬高,这又进一步加重水灾的隐患。
通过观察他们还发现,在都江堰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这座山阻碍了江水向东流,特别是到了每年夏秋的洪水季节,就会经常发生四川东边大旱而西边发大水的情况。
为了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李冰制定出了治理岷江的详细方案。他首先将玉垒山凿开了一个宽二十米的大口子,后人称其为“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就像两堆大石头,因此也叫 “离堆”。他还在江中心修建了分水堰,把江水分成了两支,使其中的一支流进宝瓶口里。在修建分水堰的过程中,李冰遇到了不少难题。
李冰先采用了向江中心扔石头的办法来修筑这道堰,但江水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石头刚刚扔进去就被冲走了,根本没有办法留在原地,更不用说修堰了。但他没有放弃,开动脑筋,继续想办法。
李冰想:一块石头重量不够,会被水冲走,能不能把石头的重量增加一些呢?如果要增加重量,只有两个办法,就是增加石头的体积或增加石头的数量。增加石头的体积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又花钱又花力气,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石头的数量了。
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怎么样才能将这些石头固定在一起呢?后来李冰看到竹工在编竹器,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竹笼填石法。
竹子是当地很常见的东西,将竹子编成筐后,用来装石头,既结实又耐用。而且这个办法既简便又高效,不仅可以就地取材,施工也方便,费用也低。
于是李冰找来竹工,让他们编成了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并将里面装满鹅卵石后盖好。然后他将这些竹笼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终于战胜了湍急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
大堤就如同鱼头,并且前端有一个开口,所以取名叫“鱼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用来灌溉的河渠的主干,而渠首就是宝瓶口。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大致是外江占百分之四十,内江占百分之六十,内江流经宝瓶口后被分成许多大小渠,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了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分水堰两侧还砌起了用鹅卵石做成的护堤,内江一侧的叫“内金刚堤”,外江一侧叫“外金刚堤”,也叫“金堤”。
分水堰建成以后,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害了,从此四川得名“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的伟大贡献。所以李冰千百年来一直受四川人民崇敬,被尊称为“川主”,四川各地还修有“川主祠”,用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
古人热爱劳动的故事
一、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帝在二月初二劳动
相传,二月二是我国古代的劳动节。据西晋皇甫谧创作的《帝王世纪》记载:伏羲氏时期,每年农历二月二“御驾亲耕”。
自唐代开始,二月二被正式定为“耕事节”或“劳农节”,皇帝率百官象征性地参加劳动,农民在农具上绑以红绸布表示喜庆。到了明清时,每逢二月二,皇帝都会亲手扶犁耙耕田,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撒种,皇后和宫女挑篮来送饭。
“二月初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反映的便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帝,在二月初二劳动的场景。
二、陶渊明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下田铲除杂草,暮色披月光扛锄回家。陶渊明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自己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和对田园劳作之乐惬意、舒适的享受。
扩展资料
名人爱劳动的故事:
克洛克的家境并不富裕,下课的时候在一家快餐店打工。起初老板安排他专门擦桌子,他毫无干劲儿,当天就溜回了家。
克洛克向父亲诉苦:“我的理想是做老板,不是擦桌子。”父亲没有反驳他,而是叫他先把自家的餐桌擦干净。克洛克拿来毛巾,在桌子上随意擦了一遍,然后看着父亲,等他验收。
父亲拿来一块崭新的白毛巾,在桌面上轻轻擦拭了一下,洁白的毛巾立即脏了,分外刺眼。父亲指着桌子说:“孩子,擦桌子是很简单的活儿。可是你连桌子都擦不干净,还能做好什么,凭什么做老板?”克洛克羞愧难当。
克洛克回到了快餐店,他谨记父亲的教诲,每次擦桌子都要准备5条毛巾,依次擦s遍,而且每次都顺着同一个方向擦,为的是不让毛巾重复污染桌面。最终,克洛克得到老板赏识留了下来,并接管了那家快餐店,做了老板。10年后,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麦当劳。
靠劳动成功的名人事例
“铁人”王进喜。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油田铁人。
靠劳动成功的名人事例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
劳动名人有: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雷蒙·克罗克等等,他们都是因为坚持劳动而获得了成功。
古今中外通过勤奋努力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1、匡衡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
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
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
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2、李密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3、孙敬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常常是废寝忘食。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变得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此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终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4、车胤
晋代时期,车胤从小就好学不倦,因家贫没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在夏夜他见室外飞舞着萤火虫,就用白纱布袋把捉来的萤火虫吊在书本上方,借着微弱的光线进行读书。
5、米勒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
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
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古代因为勤奋而获得成就的故事1~~5篇
1.名:不教一日闲过
主人公;齐白石。
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最初,他不过是个书画店的小学徒,后来,他慢慢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应该说,齐白石并不具备过人的绘画天赋,但他凭借着刻苦勤奋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国画大师。
当他成名之后,并没有得意忘形,反而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每天至少作五幅画。
为了督促自己,他写下“不教一日闲过”六个大字,挂在墙上。几十年来,齐白石一直坚持着这个习惯,从不间断。
那一年,齐白石已经九十多岁了,是文化圈内有名的老寿星,因此,他的朋友们早就开始商量,要给他办一个热阔的生日。
这天,齐白石的生日到了,一大早,就有客人登门祝寿。虽然齐白石并不主张大大办,但既然客人已经来了,总不能扫大家的兴。他想:“等客人们走了之后,我马上开始画画。
于是,齐白石热情地接待了大家。谁知这一批客人刚走,又来了一批客人,没办法,只能继续招待。一天下来,上门祝贺的朋友络绎不绝,等他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时,已经是深夜了。现在,不仅没有时间作画,更没有精神画画了,因为齐白石累了一天,非常疲倦,于是他便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齐白石就起床了,他勿勿忙忙地洗澈一番,使进入了画室。
开饭时,家人没看见他的人影,就知道他一定在画空,于是过去催他:“吃完早饭再画吧!”
但齐白石克耳不闻,仿佛没有听见一样,继续挥动着手中的画笔,直到画满了五张,才走出画室吃早餐。
刚刚放下碗筷,齐白石叉跑进了画室。
家人非常奇怪不解地问今天的任务不是已经完成了吗怎么还要画唱
齐白石说:“昨天过生日忙了一天,没有画画,所以我今天要多画几张,弥补昨天浪费的时间。我的原则就是不教一日闲过。”
家人一听,也不好再劝他注意身体,只得让他待在画室忙活去了。